基于风电桩基智能制造的抱桩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2953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风电桩基智能制造的抱桩提升装置,包括稳桩台架;所述稳桩台架由下提升部、上提升部、竖连板与移动轮组成,移动轮通过转轴安装在下提升部的底侧;抱桩器件设有两组,并分别由固定部与活动部组成,固定部与活动部均为半圆型结构,且活动部活动安装在固定部上。在桩基置于固定部的圆口内,通过驱动电机反向转动,将活动部从固定部内转出,利用抱桩缸带动前端的弧形抱桩板对桩基夹装,分别通过上侧的抱桩器件将桩基夹紧,并利用上提升部对桩基向下移动,并通过下侧的抱桩器件将桩基夹紧后,松开上侧抱桩器件中的抱桩缸,并利用下提升部继续对桩基向下移动,进而依次交替将桩基安装到位。桩基安装到位。桩基安装到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风电桩基智能制造的抱桩提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电基桩安装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风电桩基智能制造的抱桩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现在通过风力进行发电,而风电桩基在制造与安装时,会用到桩基的抱桩提升器。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020538303.X的专利中,公开了风电设备安装的平台用抱桩器,包括抱桩器主架机构和稳定支撑架机构,抱桩器主架机构包括抱桩器主体和移动主架,抱桩器主体固定连接在移动主架上,稳定支撑架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撑架上并且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平台上,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撑架上并且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平台上,第三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平台上,移动主架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架上,移动主架架设在第二支撑架上并且移动主架可在第二支撑架上滑移,移动主架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撑架并且移动主架架设在第三支撑架上,并且移动主架可在第三支撑架上滑移。
[0004]基于上述,传统的风电桩基在安装时,多采用吊车吊装作业,然而吊车吊装桩基,桩基并不是竖直状态,往往是一个斜的状态,影响桩基的整个安装,而且现有的抱桩器结构中,其需要将桩基置于抱桩结构内时,需要手动打开,比较麻烦,而且抱桩器打开的另一部分处于活动状态,容易与桩基发生碰撞,还多采用一组抱桩器,不利于对桩基的交替夹紧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风电桩基智能制造的抱桩提升装置,以解决在需要将桩基置于抱桩结构内时,需要手动打开,比较麻烦,而且抱桩器打开的另一部分处于活动状态,容易与桩基发生碰撞,还多采用一组抱桩器,不利于对桩基的交替夹紧与安装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基于风电桩基智能制造的抱桩提升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基于风电桩基智能制造的抱桩提升装置,包括稳桩台架;所述稳桩台架由下提升部、上提升部、竖连板与移动轮组成,下提升部与上提升部之间通过四组竖连板相连,且竖连板的底端连接在下提升部的底板上,顶端连接在上提升部的底侧面上,移动轮通过转轴安装在下提升部的底侧;抱桩器件,抱桩器件设有两组,并分别由固定部与活动部组成,固定部与活动部均为半圆型结构,且活动部活动安装在固定部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下提升部与上提升部的结构相同,且下提升部包括:
底板,底板为方形结构,其一端设有缺口,另一端连接有两组下滑轴;横连板A,横连板A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下滑轴;顶板,顶板也为方形结构,其宽度小于底板,其底侧一端连接有两组上滑轴;横连板B,横连板B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上滑轴上;交叉杆,交叉杆设有两组,且交叉杆的下侧一端转动连接在横连板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底板的另一侧,交叉杆的上侧一端转动连接在横连板B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顶板的另一侧;液压缸,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底板的缺口处,且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横连板A固定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内弧形板框,内弧形板框为半圆型结构,设有两组,并为上下相对结构;外弧形板框,外弧形板框为半圆型结构,也设有两组,也为上下相对结构,两组外弧形板框的外侧还通过四组U型连框相连;水平连板,水平连板连接在内弧形板框与外弧形板框之间,且水平连板的厚度为内弧形板框厚度的1/2。
[0009]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内弧形板框上分别还设有弧形卡槽A,且弧形卡槽A上下相对,两组外弧形板框上分别设有弧形卡槽B,且弧形卡槽B也上下相对,外弧形板框的外侧还分别通过竖连柱、斜连板与下提升部上的顶板、上提升部上的顶板固定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卡筒,卡筒外侧为圆弧结构,另一侧为方形结构,并分别连接在内弧形板框与外弧形板框上;限位板,限位板为竖向结构,并连接在内弧形板框与外弧形板框之间的一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包括:内弧形插板,内弧形插板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组内弧形板框的弧形卡槽A内,外弧形插板,外弧形插板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组外弧形板框的弧形卡槽B内,弧形齿条,弧形齿条设在内弧形插板与外弧形插板之间,并通过内连板分别与内弧形插板、外弧形插板相连,内连板的上下两端均小于弧形齿条。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抱桩器件还包括:抱桩缸,抱桩缸分别安装在固定部的卡筒中与活动部上,且抱桩缸在固定部上安装有四组,并上下相对,抱桩缸在活动部上安装有两组,抱桩缸前端的伸缩端连接有弧形抱桩板;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固定部的上侧端,并设在固定部上与限位板相对的一侧,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锥齿轮,且锥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转至固定部的外侧端,且弧形齿条的一端与限位板相贴时,活动部上的抱桩缸与固定部上两组抱桩缸的中间相对。
[0014]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组抱桩器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锥齿轮转动,并利用锥齿轮与活动部内弧形齿条的啮合,使内弧形插板与外弧形插板分别在弧形卡槽A内、弧形卡槽B内内向内转动,进而使活动部整体向固定部内转动,将固定部前端的半圆口漏出,并在桩基
置于固定部的圆口内,而且活动部在固定部的卡位下,不会与桩基发生碰撞,再次通过驱动电机反向转动,将活动部从固定部内转出,以便利用抱桩缸带动前端的弧形抱桩板对桩基夹装,并能够保持桩基的竖直。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并将两组抱桩器件分别安装在下提升部与上提升部上,在对桩基安装时,分别通过上侧的抱桩器件将桩基夹紧,并利用上提升部对桩基向下移动,并通过下侧的抱桩器件将桩基夹紧后,松开上侧抱桩器件中的抱桩缸,并利用下提升部继续对桩基向下移动,进而依次交替将桩基安装到位,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下提升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抱桩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专利技术图6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专利技术图6中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稳桩台架;101、下提升部;1011、底板;1012、横连板A;1013、下滑轴;1014、交叉杆;1015、液压缸;1016、顶板;1017、横连板B;1018、上滑轴;102、上提升部;103、竖连板;104、移动轮;2、抱桩器件;201、固定部;2011、内弧形板框;20111、弧形卡槽A;2012、外弧形板框;20121、弧形卡槽B;20122、U型连框;2013、水平连板;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风电桩基智能制造的抱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桩台架(1);所述稳桩台架(1)由下提升部(101)、上提升部(102)、竖连板(103)与移动轮(104)组成,下提升部(101)与上提升部(102)之间通过四组竖连板(103)相连,且竖连板(103)的底端连接在下提升部(101)的底板(1011)上,顶端连接在上提升部(102)的底侧面上,移动轮(104)通过转轴安装在下提升部(101)的底侧;抱桩器件(2),抱桩器件(2)设有两组,并分别由固定部(201)与活动部(204)组成,固定部(201)与活动部(204)均为半圆型结构,且活动部(204)活动安装在固定部(201)上;固定部(201)包括:内弧形板框(2011),内弧形板框(2011)为半圆型结构,设有两组,并为上下相对结构;外弧形板框(2012),外弧形板框(2012)为半圆型结构,也设有两组,也为上下相对结构,两组外弧形板框(2012)的外侧还通过四组U型连框(20122)相连;水平连板(2013),水平连板(2013)连接在内弧形板框(2011)与外弧形板框(2012)之间,且水平连板(2013)的厚度为内弧形板框(2011)厚度的1/2;活动部(204)包括:内弧形插板(2041),内弧形插板(2041)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组内弧形板框(2011)的弧形卡槽A(20111)内,外弧形插板(2042),外弧形插板(2042)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组外弧形板框(2012)的弧形卡槽B(20121)内,弧形齿条(2044),弧形齿条(2044)设在内弧形插板(2041)与外弧形插板(2042)之间,并通过内连板(2043)分别与内弧形插板(2041)、外弧形插板(2042)相连,内连板(2043)的上下两端均小于弧形齿条(2044)。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风电桩基智能制造的抱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提升部(101)与上提升部(102)的结构相同,且下提升部(101)包括:底板(1011),底板(1011)为方形结构,其一端设有缺口,另一端连接有两组下滑轴(1013);横连板A(1012),横连板A(1012)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下滑轴(1013);顶板(1016),顶板(1016)也为方形结构,其宽度小于底板(1011),其底侧一端连接有两组上滑轴(1018);横连板B(1017),横连板B(1017)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上滑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霞洪锁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