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新型管道吊模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新型管道吊模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施工工艺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求。关于管道穿楼板洞口如何有效封堵,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大技术难点。
[0003]现有的施工方法是用成品模具进行吊模。洞口封堵前先将基层 洒水湿润,若原预留洞过于光滑还需要凿毛,然后采用C20石进行施工,一个洞口分2次浇筑,第一次浇筑一半,振捣密实。待第一层混凝土强度达到后进行第二层浇筑,表面抹实压光,有防水要求的封堵,第二层浇筑预留 5~10mm 深度,使用堵漏灵附加层 将预留部分进行封堵,确保管根无渗漏。
[0004]但是这种现有技术施工周期长,两次浇筑加附加层至少3天时间施工,现场如没有细石混凝土还需要自行拌和,而且夏季高温天气,混凝土和堵漏王附加层若养护不及时容易脱水开裂。这些会造成漏水隐患。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新型管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新型管道吊模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首先将在混凝土工厂中预制浇筑成型完成的楼板下半部分的叠合楼板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吊装工作,在进行吊装工作时,需要先在已经完成的建筑上架设相应的装配支撑,装配支撑需要位于具有承载格构的钢筋方向上,预叠合楼板及建筑楼板的安装面须清理干净,并避免点支撑,同时对于支撑座需要抹一层水泥砂浆,然后便可以使用吊车等设备将叠合楼板吊运到建筑上方,然后进行放置工作,在放置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千斤顶调平器和撬棍进行叠合楼板的调整工作,然后便可以进行叠合楼板侧面以及开洞处模板的安装工作,并顺利的完成相应的浇筑工作,再接着便可以再叠合楼板上方进行管线等预埋件的安装工作,接着便可以铺设用于配合楼板上半部分的钢筋,这样一来便算是完成了叠合楼板的吊装工作;S2、在吊装完成后,再次使用钢筋对已经位于指定位置的叠合楼板进行绑扎工作,然后根据叠合楼板上针对管道安装的预留孔洞大小裁剪出合适大小的泡沫板,接着将泡沫板放置在相应的预留孔洞上方并固定住,然后便可以使用套筒灌浆料在叠合楼板上方进行楼板上半部分的浇筑工作,在进行浇筑工作时,需要首先在叠合楼板上安装相应的模具,然后对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进行清除工作,并经检查钢筋的水泥垫块是否垫好,如果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清扫口高水平在清除杂物后再封闭,然后使用相应的泵和管道将套筒灌浆料运送到叠合楼板上进行浇筑工作,若是在高温季节可以使用湿草袋对工作管道进行降温,在进行套筒灌浆料的浇筑工作时,泡沫板的设置会使得叠合楼板上的预留孔洞不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乾盛,李朝朋,王晓东,肖含,李享,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