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其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289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细菌性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其制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亚氯酸钠16%~22%、过硫酸钠22%~30%、氨基磺酸5.5%~6.5%、葡萄糖1.4%~1.6%、氯化钙14%~16%、海藻酸钠3%~6%、壳寡糖锌配合物21%~26%、木质素磺酸季铵盐0.7%~0.9%、硫酸镁1.1%~1.3%、吐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其制剂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细菌性病害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其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一种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等优点,且味道鲜美,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的新兴特色农业,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循环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发展食用菌生产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主要产地为山区或半山区。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同样适合多种病害的生长繁殖,尤其细菌性病害,一旦发生,会造成大量减产,甚至绝产。2011年通过对四川、山东、内蒙、河南、江苏及我省规模化种植基地的调查显示,平菇、金针菇、鸡腿菇褐斑病、腐烂病等细菌性病害普遍存在,严重时损失可达50%以上,被农户称为食用菌癌症,被食用菌界人士称之为国际性难题。目前市场上虽有一些防治药物,但在治病的同时损伤食用菌菌丝体、子实体,不仅防治效果欠佳,而且会形成毒性物质残留,产品无法出口,并造成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不会损伤食用菌菌丝体、子实体且防治效果优异的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存在会损伤食用菌菌丝、子实体且防治效果欠佳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其制剂及制备方法。/>[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亚氯酸钠16%~22%、过硫酸钠22%~30%、氨基磺酸5.5%~6.5%、葡萄糖1.4%~1.6%、氯化钙14%~16%、海藻酸钠3%~6%、壳寡糖锌配合物21%~26%、木质素磺酸季铵盐0.7%~0.9%、硫酸镁1.1%~1.3%、吐温

201%~5%和十六醇1%~5%。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具有以下优势:
[0008]本申请以亚氯酸钠和过硫酸钠作为主剂,以氨基磺酸和葡萄糖作为活化助剂,将ClO2‑
缓慢被氧化成ClO2,使得ClO2在72h内保持较高浓度,具有长效杀菌效果,ClO2能吸附和穿透细菌的细胞壁,氧化细胞酶系统,并快速的控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导致细菌及病毒的死亡,而且ClO2对细胞内含硫基的酶有很强的氧化作用,不仅能除去一般的细菌,能够很好的杀灭对芽孢、病毒、藻类、真菌等微生物,且对食用菌菌丝、子实体无任何毒副害作用;以硫酸镁和氯化钙为干燥稳定剂,不仅保证其在存储解阶段发生化学反应,还能增加ClO2的收率,进而提高其灭菌性,且硫酸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更易吸收水分,提高存储的安全性;同时以木质素磺酸季铵盐为增效剂,能有效降低组合物的表面张力,增加组合物
的延展性和附着性。
[0009]本申请提供的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对防治褐斑病等细菌性病害效果显著,并对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用药成本低,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且本申请不产生三废,使用方便,具有用药量小、耐雨水冲刷,增效明显的作用。该组合物适用范围广、效果好、成本低、残留低,对人、畜、环境等安全。
[0010]优选的,所述亚氯酸钠与过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1.4~1.6。
[0011]优选的质量比不仅保证二氧化氯产率的最大化进而保证组合物的抑菌杀菌性能,同时还降低了反应成本。
[0012]优选的,所述亚氯酸钠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0.9~1.1:1。
[0013]优选的质量比既能保证组合物中的反应组分不会在存储过程中发生变质还能增加ClO2的收率。
[0014]优选的,所述壳寡糖锌配合物为质量比为0.8~1.2:0.8~1.2的壳寡糖与氯化锌反应得到,且所述壳寡糖的分子量为500Da~1000Da。
[0015]壳寡糖锌配合物不仅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提高食用菌的产量,还能利用能利用真菌富集功能,将无机锌与蛋白、糖等物质结合成有机锌蛋白和锌多糖等大分子活性物质,既避免了无机锌不易被人体吸收且一般具有毒性的缺点,又更有利于有机锌的免疫功能和食药用菌的抗病功能的发挥。
[0016]上述壳寡糖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将壳寡糖与氯化锌溶于蒸馏水中,并调节体系pH至4.5~5.5,然后置于45℃下的恒温水浴振荡器中,反应2h后取出;然后向混合体系中加入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醇沉离心后获得产物;经透析去除游离Zn
2+
的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壳寡糖锌配合物。
[0018]上述壳寡糖与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45~55,质量的单位为g,体积的单位为mL。
[0019]上述壳寡糖:通过非专一性酶纤维素酶降解壳聚糖,冷冻干燥法得到,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将壳聚糖溶解于醋酸溶液中,配制浓度为5wt%的壳聚糖溶液,并升温至40℃。
[0021]S2、向步骤S1所述的壳聚糖溶液中加入质量比为1:1的角蛋白酶与外切型β

1,4

葡聚糖酶组成的复合酶(复合酶与壳聚糖质量比为1:20)于40℃降解3h,得降解液;
[0022]S3、向所述降解液中加入硅藻土,硅藻土与壳聚糖质量比1:5,然后采用滤布过滤得清液。
[0023]S4、将所述清液依次经截留分子量5

30KDa的膜设备超滤、截留分子量1

5KDa的膜设备超滤、截留分子量500Da的膜设备纳滤除盐、浓缩至溶液中糖浓度达到16%以上,得浓缩液。
[0024]S5、将浓缩液进行冷冻干燥,其中冷冻干燥的冷冻温度为

40℃,升华温度

5℃,解吸附温度0℃,得到聚合度为4

6的壳寡糖,收率90%。
[0025]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制剂,包括上述的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
[0026]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制剂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一、按照上述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分;
[0028]步骤二、将海藻酸钠溶于水,并于50℃~60℃条件下加入吐温

20,混合均匀得第一混合物;
[0029]步骤三、将十六醇加热至完全熔融,然后加入亚氯酸钠、过硫酸钠、氨基磺酸、葡萄糖和壳寡糖锌配合物,混合均匀得第二混合物;
[0030]步骤四、在搅拌条件下,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加入到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得活性组分微胶囊;
[0031]步骤五、将硫酸镁与木质素磺酸季铵盐混合干燥后,再与所述活性组分微胶囊、氯化钙混合得所述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亚氯酸钠16%~22%、过硫酸钠22%~30%、氨基磺酸5.5%~6.5%、葡萄糖1.4%~1.6%、氯化钙14%~16%、海藻酸钠3%~6%、壳寡糖锌配合物21%~26%、木质素磺酸季铵盐0.7%~0.9%、硫酸镁1.1%~1.3%、吐温

20 1%~5%和十六醇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亚氯酸钠与过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1.4~1.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亚氯酸钠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0.9~1.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寡糖锌配合物为质量比为0.8~1.2:0.8~1.2的壳寡糖与氯化锌反应得到,且所述壳寡糖的分子量为500Da~1000Da。5.一种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组合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淼刘沛然王静怡刘天宇李曼婷由子煊魏子群吴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广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