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及制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289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7
一种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及制浆方法,涉及制浆加工系统及制浆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秸秆制浆易造成环境污染、化学药剂量大的问题。系统由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制浆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组成;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包括拆捆机、1#清选机、链耙式输送机、预粉碎机、秸秆揉丝机、2#清选机、风力输送系统、定量出料储料仓和除尘系统;制浆设备包括搅拌罐、送料绞龙、1#干湿分离机、1#浆池、1#浆泵、磨浆机、2#浆池、2#浆泵、2#干湿分离机、3#浆池、3#浆泵和储浆池;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黑液池、PAC储罐、PAM储罐、絮凝池、污泥池、清水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制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和污水回用工艺相互依托,出浆率高,污水无排放。污水无排放。污水无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及制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及制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秸秆利用已全面展开,秸秆制浆造纸虽已研发多年,但因加工过程中没有专用设备,目前使用的都是替代设备,生产工艺还处于摸索研发阶段,并且生产出的秸秆浆为生浆,帚化不好,不能独立造纸,只能作为添加料进行使用,因生产还处于研发阶段,所以不能量产,添加的化工药剂多、生产环节温度高,使得生产成本高;并且产生的污水无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秸秆制浆易造成环境污染、化学药剂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及制浆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秸秆制浆加工系统由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制浆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组成;
[0005]所述秸秆加工处理设备由首尾依次连接的拆捆机、1#清选机、链耙式输送机、预粉碎机、秸秆揉丝机、2#清选机、风力输送系统、定量出料储料仓和除尘系统构成;
[0006]所述制浆设备由首尾依次连接的搅拌罐、送料绞龙、1#干湿分离机、1#浆池、1#浆泵、磨浆机、2#浆池、2#浆泵、2#干湿分离机、3#浆池、3#浆泵和储浆池构成;1#浆池内设置有1#搅拌器,2#浆池内设置有2#搅拌器,3#浆池内设置有3#搅拌器;
[0007]所述搅拌罐包括底座、罐体和运料绞龙,罐体设置在底座上,运料绞龙设置在罐体内部;罐体的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条轴向设置的导料板,多条导料板呈环形阵列排布,罐体的进料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左旋螺旋叶片,罐体的出料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右旋螺旋叶片,罐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0008]运料绞龙的两端分别探出至罐体两端,运料绞龙的绞龙外壳内设置有进料螺旋叶片和出料螺旋叶片,进料螺旋叶片和出料螺旋叶片设置在驱动轴上,进料螺旋叶片设置在罐体的进料侧,出料螺旋叶片设置在罐体的进料侧,进料螺旋叶片和出料螺旋叶片之间的绞龙外壳的下部开有落料口;出料螺旋叶片对应的绞龙外壳的上部为敞口;
[0009]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由黑液池、PAC储罐、PAM储罐、絮凝池、污泥池、清水池构成;黑液池的出料口与絮凝池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絮凝池的排水口与清水池的进水口连接,絮凝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池的进口连接;黑液池出料口和絮凝池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PAC进料口和PAM进料口,PAC进料口设置在靠近污水处理设备由黑液池一侧;PAC储罐的排料口与PAC进料口链接;PAM储罐的排料口与PAM进料口连接,PAC进料口和PAM进料口之间的间距为5m~10m;清水池的排水口分别与洗浆池的进水口和搅拌罐的进水口连接。
[0010]利用秸秆制浆加工系统进行制浆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11]秸秆捆通过拆捆机将草捆均匀拆开,拆开的秸秆进入1#清选机将包含在秸秆内的杂质清选出来,干净的秸秆经过链耙式输送机的传输进入预粉碎机,在预粉碎机内秸秆将
被粗加工粉碎,再经过秸秆揉丝机加工后秸秆纤维被加工成绒状,利用2#清选机对绒状的秸秆纤维进行精细分离,将加工成绒状的秸秆纤维分离出来,绒状的秸秆纤维通过风力输送系统输送到定量出料储料仓进行存储;
[0012]将定量出料储料仓中的绒状的秸秆纤维输送至向搅拌罐内,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后加入NaOH,搅拌罐搅拌90min,得到浆料,之后加入浓度5%的H2O2对浆料进行漂白处理,加入后继续搅拌反应20分钟,得到秸秆浆料;
[0013]搅拌罐排出秸秆浆料经过送料绞龙直接进入1#干湿分离机,1#干湿分离机将浆料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黑液分离,分离所得浆料的含水率为40%

60%,所得黑液的PH为9

11,分离后的浆料进入1#浆池,进行加水搅拌,搅拌后的浆料用通过1#浆泵送至磨浆机,磨浆机将浆料细化磨匀,磨浆机处理后的浆料进入2#浆池储存,2#浆池内的浆料由2#浆泵送至2#干湿分离机,2#干湿分离机对磨好的浆料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黑液分离,2#干湿分离机所得浆料的含水率为40%

60%,所得黑液PH为7.5

9,浆料进入3#浆池后经3#搅拌器搅拌,搅拌后的浆料通过3#浆泵送入储浆池;
[0014]1#干湿分离机和2#干湿分离机分离所得黑液输送至黑液池内储存24h,黑液存储后受内部有机质及糖分影响PH值会下降至7.5

9,黑液经过管道输送至絮凝池,通过PAC储罐向PAC进料口注入质量百分为0.02%~0.1%的PAC,10S后通过PAM储罐向PAM进料口注入浓度为0.1%

0.3%的PAM,黑液池排出的黑液、PAM和PAC的混合物在絮凝池内絮凝15min,絮凝结束后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池;絮凝结束后产生的清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内的水再次进入洗浆池清洗浆料和搅拌罐进行制浆生产,洗浆池用于清洗储浆池内的浆料。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装置适合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高粱秸秆、谷子秸秆、棉花秸秆、各种麻杆、芦苇等含植物纤维的秸秆。本专利技术的制浆工艺与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制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和污水回用工艺相互依托可达到最佳使用效果。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可以一次性完成秸秆的拆捆、清选、输送、粉碎、揉丝、储存、定量输出和除尘工作。
[0017]现有的秸秆制浆所得秸秆浆未将木质素与纤维分离,使得纤维连接在一起,无法软化成纸浆。本专利技术根据秸秆特性,直接将秸秆纤维提取出来,降低了后期的处理难度,使得后期制浆更加容易,搅拌时加入NaOH,NaOH遇水会产生足够软化秸秆纤维的热能,通过搅拌罐的搅拌、揉搓、挤压将纤维内包含的木质素与纤维分离,即获得成品纸浆。本专利技术专为秸秆制浆而研制,具有结构紧凑简单、使用维护方便,设备节能高效,工艺简单有效,出浆率高,污水无排放,有效解决了现阶段秸秆制浆没有专用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秸秆加工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0019]图2是制浆设备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污水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搅拌罐10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0024]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秸秆制浆加工系统由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制浆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组成;
[0025]所述秸秆加工处理设备由首尾依次连接的拆捆机1、1#清选机2、链耙式输送机3、预粉碎机4、秸秆揉丝机5、2#清选机6、风力输送系统7、定量出料储料仓8和除尘系统9构成;
[0026]所述制浆设备由首尾依次连接的搅拌罐10、送料绞龙11、1#干湿分离机12、1#浆池14、1#浆泵15、磨浆机16、2#浆池18、2#浆泵19、2#干湿分离机20、3#浆池22、3#浆泵23和储浆池24构成;1#浆池14内设置有1#搅拌器13,2#浆池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秸秆制浆加工系统由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制浆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组成;所述秸秆加工处理设备由首尾依次连接的拆捆机(1)、1#清选机(2)、链耙式输送机(3)、预粉碎机(4)、秸秆揉丝机(5)、2#清选机(6)、风力输送系统(7)、定量出料储料仓(8)和除尘系统(9)构成;所述制浆设备由首尾依次连接的搅拌罐(10)、送料绞龙(11)、1#干湿分离机(12)、1#浆池(14)、1#浆泵(15)、磨浆机(16)、2#浆池(18)、2#浆泵(19)、2#干湿分离机(20)、3#浆池(22)、3#浆泵(23)和储浆池(24)构成;1#浆池(14)内设置有1#搅拌器(13),2#浆池(18)内设置有2#搅拌器(17),3#浆池(22)内设置有3#搅拌器(21);所述搅拌罐(10)包括底座(101)、罐体(102)和运料绞龙(103),罐体(102)设置在底座(101)上,运料绞龙(103)设置在罐体(102)内部;罐体(102)的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条轴向设置的导料板(113),多条导料板(113)呈环形阵列排布,罐体(102)的进料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左旋螺旋叶片(104),罐体(102)的出料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右旋螺旋叶片(105),罐体(102)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运料绞龙(103)的两端分别探出至罐体(102)两端,运料绞龙(103)的绞龙外壳(106)内设置有进料螺旋叶片(107)和出料螺旋叶片(108),进料螺旋叶片(107)和出料螺旋叶片(108)设置在驱动轴(129)上,进料螺旋叶片(107)设置在罐体(102)的进料侧,出料螺旋叶片(108)设置在罐体(102)的进料侧,进料螺旋叶片(107)和出料螺旋叶片(108)之间的绞龙外壳(106)的下部开有落料口(111);出料螺旋叶片(108)对应的绞龙外壳(106)的上部为敞口;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由黑液池(25)、PAC储罐(26)、PAM储罐(27)、絮凝池(28)、污泥池(29)、清水池(30)构成;黑液池(25)的出料口与絮凝池(28)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絮凝池(28)的排水口与清水池(30)的进水口连接,絮凝池(28)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池(29)的进口连接;黑液池(25)出料口和絮凝池(28)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PAC进料口和PAM进料口,PAC进料口设置在靠近污水处理设备由黑液池(25)一侧;PAC储罐(26)的排料口与PAC进料口链接;PAM储罐(27)的排料口与PAM进料口连接,PAC进料口和PAM进料口之间的间距为5m~10m;清水池(30)的排水口分别与洗浆池(31)的进水口和搅拌罐(10)的进水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罐体(102)的进料侧外部的绞龙外壳(106)上设置有入料口(109),罐体(102)的出料侧外部的绞龙外壳(106)上设置有出料口(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罐体(102)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环形的罐体传动侧轨道(115)和罐体传动链轮(114)罐体轨道(116),罐体轨道(116)设置在罐体(102)的进料侧;罐体传动侧轨道(115)设置在罐体(102)的出料侧;罐体传动侧轨道(115)上设置有环形的罐体传动链轮(114),底座(101)上设置有罐体传动电机(126)、罐体轨道托轮(117)、罐体传动减速机(119)和罐体传动侧轨道托轮(118),罐体传动侧轨道(115)设置在罐体传动侧轨道托轮(118)上,罐体轨道(116)设置在罐体轨道托轮(117)上,罐体传动电机(126)与罐体传动减速机(119)连接,罐体传动减速机(119)上设置有罐体传动减速机链轮(127),罐体传动减速机链轮(127)与罐体传动链轮(114)通过罐体传动链条(1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洪光王福涛闫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鹤岗市睿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