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卿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源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79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4
一种空气源热泵,涉及新能源领域。包括制冷压缩机、节流装置、空气/制冷剂换热器、流体/制冷剂换热器和绝热维护结构。绝热维护结构或为绝热发泡材料或为真空绝热板,或包裹在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流体/制冷剂换热器及连接管路外或将流体/制冷剂换热器设置在室内,而将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包裹在绝热维护结构内。该结构使空气源热泵制热时热损失很少,使空气源热泵的有效制热量增加,制热效率提高,制冷时,冷量损失很少,使空气源热泵的有效制冷量增加,制冷效率提高,解决了当制冷压缩机温升超过允许值时,自动启动有效冷却装置并向环境空气排热,使制冷压缩机有效降温。该结构明显减少空气源热泵的能源消耗,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献力量。献力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热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源热泵在节能环保的大形势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取代燃煤供热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应用领域,从冬季气温较高的南方,逐渐向冬季气温较低的寒冷北方地区扩展,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北方的应用遇到了热效率较低,供热费用较高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的空气源热泵是在传统的冷暖空调器升级而来的,为解决在低环境温度的制热效率问题,采取了喷气增焓,中间回气方案,喷液冷却方案,双级或多级压缩方案,复叠式循环方案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北方低温环境的适应性,但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步。
[0004]分析空气源热泵工作循环的过程,可以发现,热泵工质在空气源热泵的循环过程中要发生温度变化,而空气源热泵的主机是装在室外环境中,当热泵工质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时候,工质会通过其外表面自发的向环境空气传递热量,使其有效制热量减小,而当工质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时,室外环境就会将热量传递给工质,使其制冷量减少,而现在空气源热泵主机主要是安装在室外环境中的,所以现有技术的空气源热泵受环境温度影响,其冷、热量的损失是巨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
[0006]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的吸气口;空气/制冷剂换热器,一端口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另一端口连通节流装置第一端口;流体/制冷剂换热器,一端口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另一端口连通节流装置第二端口;封闭在空气源热泵连接管路内的制冷工质;其技术要点是,还包括绝热维护结构,绝热维护结构的设置方式包括:绝热维护结构设置在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流体/制冷剂换热器和节流装置及连接管路整体外;或在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流体/制冷剂换热器和节流装置中任选至少一个单体并在被选择的单体外设置绝热维护结构,同时将上述设置了绝热维护结构的单体、未设置绝热维护结构的单体及连通管道作为整体,在该整体外设置另一层绝热维护结构;或
将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节流装置以及连接管路整体放在室外并整体设置绝热维护结构,将流体/制冷剂换热器作为室内机设置在室内。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绝热维护结构由绝热发泡材料构成。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绝热维护结构由真空绝热板构成。
[0008]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的制冷压缩机外壳表面还缠绕有变形温控热管排热组件,所述变形温控热管排热组件由吸热蒸发段导热管、放热冷凝段导热管、温控截止阀依次串联构成变形的温控传热热管,所述的吸热蒸发段导热管缠绕在制冷压缩机外壳上并与制冷压缩机外壳紧密接触,所述的放热冷凝段导热管设置在绝热维护结构外部环境中,在放热冷凝段导热管的液体存留段与吸热蒸发段导热管底部之间设有控制液体是否流出的温控截止阀;在上述变形的温控传热热管内充注有热管工质。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空气源热泵,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空气/制冷剂换热器、节流装置、流体/制冷剂换热器和绝热维护结构。绝热维护结构或为绝热发泡材料或为真空绝热板,或包裹在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流体/制冷剂换热器、节流装置及连接管路外或将流体/制冷剂换热器设置在室内,而将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及节流装置包裹在绝热维护结构内。该结构使空气源热泵制热时热损失很少,使空气源热泵的有效制热量增加,制热效率提高,制冷时,冷量损失很少,使空气源热泵的有效制冷量增加,制冷效率提高,解决了当制冷压缩机温升超过允许值时,自动启动有效冷却装置并向环境空气排热,使制冷压缩机有效降温。该结构明显减少空气源热泵的能源消耗,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空气源热泵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空气源热泵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空气源热泵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制冷压缩机、、3四通换向阀、4空气/制冷剂换热器、5流体/制冷剂换热器、6节流装置、7连接管路、8变形温控热管排热组件、81温控截止阀、9绝热发泡材料、10真空绝热板、11制冷剂蒸汽管路连接阀、12制冷剂液体管路连接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图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本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通过四通换向阀的管路流程转换,满足制冷、制热模式的切换。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源热泵,主要由空气源热泵主机构成。
[0014]本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主机包括:制冷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3、空气/制冷剂换热器4、流体/制冷剂换热器5、节流装置6、变形温控热管排热组件8以及连接管路7。四通换向阀3的第一接口H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1的排气口。四通换向阀3的第四接口L连接所述制冷
压缩机1的吸气口。空气/制冷剂换热器4一端口连通四通换向阀3的第二接口W,另一端口连通节流装置6第一端口。流体/制冷剂换热器5的一端口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3的第三接口C,另一端口连通节流装置6第二端口。在所述连接管路7内充注制冷剂。工作时,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制冷压缩机1的吸气口,在压缩机内通过电能做功,被绝热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由压缩机的排气管进入四通换向阀3,此时根据四通换向阀控制电磁阀是否通电进入制冷通道循环模式或制热通道循环模式。
[0015]现有技术之所以不能为制冷压缩机做高效的绝热维护结构,主要原因是制冷压缩机工作时要产生热量,使机体的温度升高,若不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就会变稀,润滑性能变差,使排气出现积炭现象,严重时,致使压缩机转子报废,压缩机损坏。本实施例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在制冷压缩机1的外表面设置了变形温控热管排热组件8,利用增加的变形温控热管排热组件8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从而使得在制冷压缩机1外表面增加绝热维护结构成为可能。本实施例的变形温控热管排热组件8由吸热蒸发段导热管、放热冷凝段导热管、温度截止阀81依次串联构成变形的温控传热热管,其中的吸热蒸发段导热管缠绕在制冷压缩机1外壳上并与制冷压缩机1外壳紧密接触,所述的放热冷凝段导热管设置在绝热维护结构外部环境中;在放热冷凝段导热管的液体存留段与吸热蒸发段导热管底部之间设有控制液体是否流出的温控截止阀81,本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采用感温电磁截止阀,感温电控截止阀等。在上述变形的温控传热热管内充注有热管工质。工作时,当制冷压缩机温度高于温控截止阀的设定开启的上限值时,温控截止阀81导通,热管工质液体由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制冷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3),所述四通换向阀(3)的第一接口(H)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1)的排气口;所述四通换向阀(3)的第四接口(L)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1)的吸气口;空气/制冷剂换热器(4),一端口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3)的第二接口(W),另一端口连通节流装置(6)第一端口;流体/制冷剂换热器(5),一端口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3)的第三接口(C),另一端口连通节流装置(6)第二端口;封闭在空气源热泵连接管路内的制冷工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热维护结构,绝热维护结构的设置方式包括:绝热维护结构设置在制冷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3)、流体/制冷剂换热器(5)和节流装置(6)及连接管路整体外;或在制冷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3)、流体/制冷剂换热器(5)和节流装置(6)中任选至少一个单体并在被选择的单体外设置绝热维护结构,同时将上述设置了绝热维护结构的单体、未设置绝热维护结构的单体及连通管道作为整体,在该整体外设置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卿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