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韦欣专利>正文

一种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269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包括原水箱,原水箱的一侧设置有锰砂过滤器,原水箱与锰砂过滤器通过设置有进水泵A进行连接,锰砂过滤器远离原水箱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水箱,中间水箱远离锰砂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式电吸附装置,中间水箱与絮凝式电吸附装置之间设置有进水泵B进行连接,絮凝式电吸附装置远离进水泵B的一侧设置有浓水箱与产水箱,锰砂过滤器与絮凝式电吸附装置远离浓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泥垢集水池,泥垢集水池通过设置有清水泵与原水箱进行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解决了传统电吸附处理高硬废水需要进行加药软化预处理的问题,大幅降低了电吸附的运行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处理
,具体为一种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各项环保政策的颁布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严格实施,大多数工业企业的高硬高盐废水如火电厂脱硫废水等不得外排,必须进行零排放固化处理。由于固化处理单位吨水能耗较大,通常设置浓缩减量处理系统。
[0003]目前,脱硫废水等高硬高盐废水浓缩减量处理技术主要有膜法、热法、电吸附等几类。其中,膜法浓缩包括高压卷式反渗透、碟管式反渗透、电渗析、正渗透等,存在进水水质要求高、预处理工艺冗长、设备占地面积大、膜易污堵、药剂费用高等问题;热法浓缩包括烟气余热闪蒸、低温负压多效浓缩、烟气余热浓缩、晶种法MVR等,存在易结垢堵塞、设备清洗困难、换热效率低、设备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具备解决了传统电吸附处理高硬废水需要进行加药软化预处理的问题,大幅降低了电吸附的运行成本等优点,解决了存在易结垢堵塞、设备清洗困难、换热效率低、设备占地面积大等问题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解决了传统电吸附处理高硬废水需要进行加药软化预处理的问题,大幅降低了电吸附的运行成本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包括原水箱,原水箱的一侧设置有锰砂过滤器,原水箱与锰砂过滤器通过设置有进水泵A进行连接,锰砂过滤器远离原水箱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水箱,锰砂过滤器与中间水箱之间设置有反洗泵进行连接,中间水箱远离锰砂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式电吸附装置,中间水箱与絮凝式电吸附装置之间设置有进水泵B进行连接,絮凝式电吸附装置远离进水泵B的一侧设置有浓水箱与产水箱,锰砂过滤器与絮凝式电吸附装置远离浓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泥垢集水池,泥垢集水池通过设置有清水泵与原水箱进行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絮凝式电吸附装置的外部设置有爬梯,爬梯包括有斜板,斜板固定连接于絮凝式电吸附装置的外表面上,且斜板在絮凝式电吸附装置外表面上成倾斜状设置,斜板远离絮凝式电吸附装置一侧的表面开设有四个空槽,四个空槽在斜板的外表面成等分状设置,斜板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斜板外部的侧面开设有侧槽。
[0009]优选的,所述内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转杆,两个转杆分别转动连接于内槽内部的两侧,两个转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履带,履带通过两个转杆带动进行转动,履带远离内槽的一侧活动贯穿内槽的内壁并延伸进入侧槽的内部。
[0010]优选的,每个所述空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助力机构,助力机构包括有滑槽,滑槽开设于空槽的内侧壁上,空槽的内部设置有踏板,踏板活动贯穿空槽的内壁并延伸进入内槽的内部,且踏板远离空槽的一端活动贴合于履带的外表面上。
[0011]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上表面开设成斜面状,踏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圆轴,圆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弹绳,弹绳远离圆轴的一端贴合于履带的外表面上,踏板通过圆轴与弹绳活动连接于空槽的内部,且圆轴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履带的内部设置有放置箱,放置箱包括有箱体,箱体固定连接于履带的内圈壁面上,箱体的内部设有开口,且箱体的内部与箱体外远离履带的一侧相连通,箱体内的内壁开设有短槽口,短槽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远离短槽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通过压缩弹簧活动连接于箱体的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箱体远离短槽口的一壁面开设有外槽口,外槽口的内部与箱体的外部相连通,压板靠近外槽口的一侧设置成斜面状。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解决了传统电吸附技术浓缩减量时需软化、加酸等缺点以及不能用于高含盐量废水的现状,提供一种无需软化加酸的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技术,该技术工艺预处理要求极低、工艺流程简单、对水质的适应性强,克服了现有电吸附技术浓缩脱盐时存在的技术缺点,为脱硫废水等高硬高盐废水的浓缩减量处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几乎无需预处理的脱盐软化技术,絮凝式电吸附技术处理高盐高硬废水时,其阴极上可沉积钙镁等水垢,阳极产生可产生氧化性物质破坏水中胶体使之失稳,与水垢絮凝沉淀,并通过反冲洗排出,具有较好的软化除垢效果,无需加药软化,解决了传统电吸附处理高硬废水需要进行加药软化预处理的问题,大幅降低了电吸附的运行成本。
[0017]2、该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絮凝式电吸附技术采用WQ系列新电极材料,解决了电吸附不能用于高盐废水的问题,为高硬高盐废水的浓缩脱盐处理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技术路线,采用工作电压变化控制模型,提高了电吸附的吸附性能和稳定性,防止电吸附装置的瘫痪。
[0018]3、该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通过采用絮凝式电吸附装置对高硬高盐废水进行浓缩减量处理,只需控制进水的pH值及浊度,降低了控制难度,絮凝式电吸附装置出水与脱硫工艺用水水质接近,可直接回用至脱硫系统,利用絮凝式电吸附技术与电化学、反渗透等技术结合,可低成本灵活控制产水回收率和脱盐率。
[0019]4、该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通过设置助力机构配合爬梯,用户可以在检修装置时可以将工具放置于放置箱中,随后当用户踩在助力机构上时,借由助力可以带动履带进行转动,同时履带转动带动放置箱使工具箱进行自动上升,从而可以达到避免用户手提工具箱,方便用户携带工具箱进行检修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爬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放置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斜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斜面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原水箱;2、进水泵A;3、锰砂过滤器;4、中间水箱;5、进水泵B;6、反洗泵;7、絮凝式电吸附装置;8、产水箱;9、浓水箱;91、泥垢集水池;92、清水泵;111、斜板;113、内槽;114、转杆;115、侧槽;116、履带;117、空槽;121、踏板;123、弹绳;124、圆轴;125、滑槽;131、箱体;132、压缩弹簧;133、短槽口;134、压板;135、外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包括原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锰砂过滤器(3),原水箱(1)与锰砂过滤器(3)通过设置有进水泵A(2)进行连接,锰砂过滤器(3)远离原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水箱(4),锰砂过滤器(3)与中间水箱(4)之间设置有反洗泵(6)进行连接,中间水箱(4)远离锰砂过滤器(3)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式电吸附装置(7),中间水箱(4)与絮凝式电吸附装置(7)之间设置有进水泵B(5)进行连接,絮凝式电吸附装置(7)远离进水泵B(5)的一侧设置有浓水箱(9)与产水箱(8),锰砂过滤器(3)与絮凝式电吸附装置(7)远离浓水箱(9)的一侧设置有泥垢集水池(91),泥垢集水池(91)通过设置有清水泵(92)与原水箱(1)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式电吸附装置(7)的外部设置有爬梯,爬梯包括有斜板(111),斜板(111)固定连接于絮凝式电吸附装置(7)的外表面上,且斜板(111)在絮凝式电吸附装置(7)外表面上成倾斜状设置,斜板(111)远离絮凝式电吸附装置(7)一侧的表面开设有四个空槽(117),四个空槽(117)在斜板(111)的外表面成等分状设置,斜板(111)的内部开设有内槽(113),斜板(111)外部的侧面开设有侧槽(1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絮凝式电吸附软化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11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转杆(114),两个转杆(114)分别转动连接于内槽(113)内部的两侧,两个转杆(114)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履带(116),履带(116)通过两个转杆(114)带动进行转动,履带(116)远离内槽(113)的一侧活动贯穿内槽(113)的内壁并延伸进入侧槽(115)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韦欣
申请(专利权)人:张韦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