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加工用具有揉搓结构的自动控温炒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259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炒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绿茶加工用具有揉搓结构的自动控温炒茶装置,包括加工台,加工台内开设有加工腔,加工腔内对称设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两端均延伸至外界;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揉搓带和第二揉搓带,第一揉搓带位于第二揉搓带的上方;第一揉搓带内且位于加工台的前后方均设有第一滚筒,第一滚筒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加工腔、固定板、第一揉搓带、第一滚筒、第一转轴、第一电机、第二揉搓带、第二滚筒、第二转轴、第二电机、圆筒、加热棒、连接电线、主电线、电源、温度感应器和L形电线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现在的炒茶设备不具有对茶叶揉搓的功能,茶叶的水分无法快速蒸发,影响茶叶的质量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茶加工用具有揉搓结构的自动控温炒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炒茶
,具体为一种绿茶加工用具有揉搓结构的自动控温炒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

30
°
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cm,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搓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
[0003]现在的炒茶设备不具有对茶叶揉搓的功能,茶叶的水分无法快速蒸发,影响茶叶的质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绿茶加工用具有揉搓结构的自动控温炒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茶加工用具有揉搓结构的自动控温炒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绿茶加工用具有揉搓结构的自动控温炒茶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内开设有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加工用具有揉搓结构的自动控温炒茶装置,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内开设有加工腔(11),所述加工腔(11)内对称设有固定板(2),且两个所述固定板(2)的两端均延伸至外界;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设有第一揉搓带(3)和第二揉搓带(4),所述第一揉搓带(3)位于第二揉搓带(4)的上方;所述第一揉搓带(3)内且位于加工台(1)的前后方均设有第一滚筒(31),所述第一滚筒(3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轴(32),两个所述固定板(2)上均设有与第一转轴(32)对应的第一转动孔(21),且所述第一转轴(32)位于第一转动孔(21)内;所述第二揉搓带(4)内且位于加工台(1)的前后方均设有第二滚筒(41),所述第二滚筒(4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转轴(42),两个所述固定板(2)上均设有与第二转轴(42)对应的第二转动孔(22),且所述第二转轴(42)位于第二转动孔(22)内;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33)和第二电机(43),所述第一电机(33)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32)同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3)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二转轴(42)同轴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滚筒(31)之间和两个所述第二滚筒(41)之间均设有若干圆筒(5),所述圆筒(5)内设有加热棒(51),所述加工台(1)的一侧设有两条主电线(6),两条所述主电线(6)的一侧均设有若干连接电线(61),且若干所述连接电线(61)的一端均穿过加工台(1)的一侧以及其中一个固定板(2)并分别与若干加热棒(51)的一端固定;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电源(7)和温度感应器(8),两个所述主电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琴
申请(专利权)人:凤庆县大摆田茶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