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58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0
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包括炉头座、炉头座上安装具有中心混气腔的中心分火器、以及具有外环混气腔的外环分火器,外环分火器与炉头座之间形成空气进气间隙,所述外环分火器与中心分火器之间形成进气槽,所述中心分火器的外端面往空气进气间隙环向延伸有风道分隔板,风道分隔板将空气进气间隙分设成二次空气风道和一次空气风道,所述二次空气风道与进气槽相连通,一次空气风道与炉头座的内腔相连通;该结构风道分隔板将空气进气间隙一分为二,能够形成两条独立使用、互不干扰的二次空气风道和一次空气风道,使进气风道中的空气流动更加顺畅,防止进气槽和内腔之间由于产生负压的高度,造成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被单向拉扯,导致进气槽的二次空气或内腔的一次空气进入量不足,影响燃烧效率。影响燃烧效率。影响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燃烧器主要包括炉头座、中心分火器、以及外环分火器,中心分火器和外环分火器均延伸有引射管,且外环分火器与炉头座之间形成空气进入的空气进气间隙,外环分火器与中心分火器之间形成进气槽,空气就会从空气进气间隙进入,然后分向流入引射管的进气端口和进气槽形成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气槽和进气端口两者之间产生的负压不同,因此会导致空气通过空气进气间隙进入燃烧器后,会被负压较大位置(进气端口或进气槽)将空气向该方向拉扯吸入,导致流入负压较小位置的一次空气或二次空间减少,造成燃烧器燃烧效率降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其作用是形成两条独立使用、互不干扰的二次空气进气风道。
[0004]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包括炉头座、炉头座上安装具有中心混气腔的中心分火器、以及具有外环混气腔的外环分火器,外环分火器与炉头座之间形成空气进气间隙,所述外环分火器与中心分火器之间形成进气槽,所述中心分火器的外端面往空气进气间隙环向延伸有风道分隔板,风道分隔板将空气进气间隙分设成二次空气风道和一次空气风道,所述二次空气风道与进气槽相连通,一次空气风道与炉头座的内腔相连通。
[0005]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0006]进一步说明,所述炉头座呈碗状并形成内腔,所述外环分火器的底部往炉头座的内腔倾斜延伸有与外环混气腔相连通的外环引射管,所述外环引射管的外环进气端口处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外环喷气嘴,外环引射管的外环进气端口与一次空气风道相连通。
[0007]进一步说明,所述中心分火器的底部往炉头座的内腔垂直延伸有与中心混气腔相连通的中心引射管,内腔内安装有垂直向上朝向中心引射管的中心进气端口的中心喷气嘴。
[0008]进一步说明,所述中心分火器包括中心分火座,中心分火座上盖设有中心分火盖,中心分火盖与中心分火座合围形成中心混气腔;所述外环分火器包括外环分火座,外环分火座上盖设有外环分火盖,外环分火盖与外环分火座合围形成外环混气腔。
[0009]进一步说明,所述风道分隔板由内往外向下倾斜,风道分隔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Θ1,所述夹角Θ1=5
±5°

[0010]进一步说明,所述中心分火器呈圆台体,中心分火器的外端面与燃烧器的中心轴
线之间形成夹角Θ2,所述夹角Θ2=8
±5°

[0011]进一步说明,所述外环分火器连接有两条外环引射管,两条外环引射管对称设置。
[0012]进一步说明,所述外环引射管的中心轴线与燃烧器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Θ3,所述夹角Θ3=40
±5°

[0013]进一步说明,所述外环引射管的长度为L,且L=47
±
5m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结构风道分隔板将空气进气间隙一分为二, 能够形成两条独立使用、互不干扰的二次空气风道和一次空气风道,使进气风道中的空气流动更加顺畅,防止进气槽和内腔之间由于产生负压的高度,造成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被单向拉扯,导致进气槽的二次空气或内腔的一次空气进入量不足,影响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夹角和长度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参考图1至图3所示: 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包括炉头座1、炉头座1上安装具有中心混气腔A的中心分火器2、以及具有外环混气腔B的外环分火器3,外环分火器3与炉头座1之间形成空气进气间隙C,所述外环分火器3与中心分火器2之间形成进气槽D,所述中心分火器2的外端面往空气进气间隙C环向延伸有风道分隔板4,风道分隔板4将空气进气间隙C分设成二次空气风道5和一次空气风道6,所述二次空气风道5与进气槽D相连通,一次空气风道6与炉头座1的内腔101相连通。
[0021]该结构风道分隔板4将空气进气间隙一分为二, 能够形成两条独立使用、互不干扰的二次空气风道和一次空气风道,使进气风道中的空气流动更加顺畅,防止进气槽和内腔之间由于产生负压的高度,造成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被单向拉扯,导致进气槽的二次空气或内腔的一次空气进入量不足,影响燃烧效率。
[0022]所述炉头座1呈碗状并形成内腔101,所述外环分火器3的底部往炉头座1的内腔101倾斜延伸有与外环混气腔B相连通的外环引射管7,所述外环引射管7的外环进气端口701处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外环喷气嘴8,外环引射管7的外环进气端口701与一次空气风道6相连通。
[0023]所述中心分火器2的底部往炉头座1的内腔101垂直延伸有与中心混气腔A相连通的中心引射管10,内腔101内安装有垂直向上朝向中心引射管10的中心进气端口801的中心喷气嘴9。
[0024]燃烧器通过倾斜设置外环引射管7以及垂直设置中心引射管10,能够使燃烧器横向尺寸在限定情况下延长外环引射管7和中心引射管10的长度,增强引射管的引射能力,使燃气和空气在引射管中混合更加充分,从而使得燃气燃烧更加充分。
[0025]所述中心分火器2包括中心分火座21,中心分火座21上盖设有中心分火盖22,中心分火盖22与中心分火座21合围形成中心混气腔A;所述外环分火器3包括外环分火座31,外环分火座31上盖设有外环分火盖32,外环分火盖32与外环分火座31合围形成外环混气腔B;上述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阐述。
[0026]所述风道分隔板4由内往外向下倾斜,风道分隔板4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Θ1,所述夹角Θ1=5
±5°
;能够使二次空气能够顺畅流入进气槽D内。
[0027]所述中心分火器2呈圆台体,中心分火器2的外端面与燃烧器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Θ2,所述夹角Θ2=8
±5°
,对进入进气槽D内的二次空气起到扩散作用,能够降低气流速度,可以与火焰更好混合。
[0028]所述外环分火器3连接有两条外环引射管7,两条外环引射管7对称设置,使外环混气腔B内的燃气更加均匀分布。
[0029]所述外环引射管7的中心轴线与燃烧器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Θ3,所述夹角Θ3=40
±5°
,该结构使得燃烧器在高度和横向尺寸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0030]所述外环引射管7的长度为L,且L=47
±
5mm,更长的外环引射管7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包括炉头座(1)、炉头座(1)上安装具有中心混气腔(A)的中心分火器(2)、以及具有外环混气腔(B)的外环分火器(3),外环分火器(3)与炉头座(1)之间形成空气进气间隙(C),所述外环分火器(3)与中心分火器(2)之间形成进气槽(D),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分火器(2)的外端面往空气进气间隙(C)环向延伸有风道分隔板(4),风道分隔板(4)将空气进气间隙(C)分设成二次空气风道(5)和一次空气风道(6),所述二次空气风道(5)与进气槽(D)相连通,一次空气风道(6)与炉头座(1)的内腔(10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1)呈碗状并形成内腔(101),所述外环分火器(3)的底部往炉头座(1)的内腔(101)倾斜延伸有与外环混气腔(B)相连通的外环引射管(7),所述外环引射管(7)的外环进气端口(701)处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外环喷气嘴(8),外环引射管(7)的外环进气端口(701)与一次空气风道(6)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分火器(2)的底部往炉头座(1)的内腔(101)垂直延伸有与中心混气腔(A)相连通的中心引射管(10),内腔(101)内安装有垂直向上朝向中心引射管(10)的中心进气端口(801)的中心喷气嘴(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独立一二次空气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述宙袁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和用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