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双铰接可恢复功能柱脚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41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双铰接可恢复功能柱脚节点,涉及钢框架结构技术领域。一种双向双铰接可恢复功能柱脚节点,所述柱脚节点包括垫板和盖板,所述垫板的表面上靠近边缘处周向设置有凹槽;所述盖板表面上靠近边缘处周向设置有凸起;其中,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且,当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插接连接时,所述凸起的外侧平板与所述凹槽的外侧平板之间设有间隙。构造简单且紧凑,仅需设置凹槽凸起,即可实现复杂双向双铰接功能。从优化节点变形受力角度,提升了节点的耗能能力。在任意方向摇摆时,受拉侧耗能板均能出现较大拉伸变形,而受压侧耗能板压缩变形较小。耗能板压缩变形较小。耗能板压缩变形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双铰接可恢复功能柱脚节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框架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双铰接可恢复功能柱脚节点。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紧邻两条大地震带,地震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通过合理构造措施,减轻或者避免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危害,一直是结构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近年来,可恢复功能结构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类可恢复功能构造措施层出不穷。可恢复功能结构是指结构在地震过后损伤主要集中在可更换耗能部件,而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无损伤状态。现阶段关于梁柱节点的可恢复功能构造措施相对较多,而关于柱脚节点的相对较少。对于框架结构而言,柱脚节点和梁柱节点同等重要,二者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协同变形。因此需要同时对二者进行可恢复功能设计,仅对其一进行可恢复功能设计是不可行的。
[0003]当前已有可恢复功能柱脚节点是将柱子底部放置于基础或者支撑结构上,在柱脚周围设置耗能盖板或耗能阻尼器。柱子底部可不做任何处理,由耗能部件限制侧向位移;或者在底部设置抗剪键,防止其侧向位移。现有可恢复功能柱脚节点构造主要关注耗能部件的设计,提升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双铰接可恢复功能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脚节点包括:垫板(1),所述垫板(1)的表面上靠近边缘处周向设置有凹槽(101);盖板(2),所述盖板(2)表面上靠近边缘处周向设置有凸起(201);其中,所述凸起(201)与所述凹槽(101)配合,且,当所述凸起(201)与所述凹槽(101)插接连接时,凸起外侧平板(202)与凹槽外侧平板(102)之间设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双铰接可恢复功能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1)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凸起(201)为圆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双铰接可恢复功能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1)与所述凸起(201)的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鹏鲍宇焦志安郭杨田黎敏柯宅邦乐腾胜蔡梦雅谷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