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秀芳专利>正文

一种隔热保温的屋面覆盖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26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保温的屋面覆盖层,属于现代纺织技术领域,通过转温覆层感知外界的温度,在炎热的环境下通过生热并促使热膨胀球膨胀对透明液体进行挤压,促使其带动漂浮的反光浮球进行扩散分布对转温覆层形成阻挡,并对太阳光进行反射,从而降低太阳光直射引起的急剧升温,在寒冷的环境下利用转温覆层转化的热量来进行抵抗外界的冷量,从而在极端环境下辅助保温层提升保温隔热的效果。辅助保温层提升保温隔热的效果。辅助保温层提升保温隔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保温的屋面覆盖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现代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热保温的屋面覆盖层。

技术介绍

[0002]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屋顶又被称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对建筑的形体和立面形象具有较大的影响,屋顶的形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形象。
[0003]其中保温层可以较好的保证屋内的环境温度不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干扰,从而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申请号为201120569085.7的中国专利《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它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竖直桁架、担接在每两个相邻桁架下端之间的拱形板、将每两个相邻桁架和两者之间的拱形板包容的覆盖层。所述覆盖层为水泥砂浆层。所述覆盖层为上下两层结构,其中:下层为泡沫混凝土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层,上层为混凝土层。采用以上的结构后,因每个拱形板呈独立的一块整板且其通过担接结构进行固定,故使得本屋面不易漏水,因覆盖层将每两个相邻桁架和两者之间的拱形板包容,故使得本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较佳。
[0004]但是覆盖层的保温效果有限,在夏季和冬季较为炎热或者寒冷的环境下,热量或者冷量不可避免的会进行少量的渗透,因此屋顶环境仍然受外界环境温度干扰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保温的屋面覆盖层,相比现有技术中单纯的保温覆盖层,本设计通过引入转温的方式,在炎热的环境下通过反射太阳光来降低直射引起的高温,在寒冷的环境下通过吸收太阳光来制热抵抗寒冷,起到辅助提升覆盖层的保温效果。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隔热保温的屋面覆盖层,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增设转温的方式,通过转温覆层感知外界的温度,在炎热的环境下通过生热并促使热膨胀球膨胀对透明液体进行挤压,促使其带动漂浮的反光浮球进行扩散分布对转温覆层形成阻挡,并对太阳光进行反射,从而降低太阳光直射引起的急剧升温,在寒冷的环境下利用转温覆层转化的热量来进行抵抗外界的冷量,从而在极端环境下辅助保温层提升保温隔热的效果。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扩面部逐渐向下倾斜,所述透光护片采用硬质透明材料制成,扩面部既具有足够的面积与太阳光接触,并将其转化为热量,并根据热量的多少来触发相应的动作,同时方便扩散后的反光浮球和透明液体重新复位,透光护片起到对内部的防护作用,同时不干扰太阳光的照射。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温覆层包括导热层和光热转化层,所述光热转化层连接于导热
层上端,光热转化层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导热层传导至导热芯柱处对热膨胀球进行加热,在热量足够的情况下热膨胀球会膨胀至将透明液体部分挤出流动孔,利用反光浮球的重分布对转温覆层进行覆盖阻挡,并对太阳光进行一定程度的反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和导热芯柱均采用硬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光热转化层采用黑色炭基材料制成,黑色炭基材料可以将光能高效转化为热能,然后利用导热层和导热芯柱完成热量的传导。
[0013]进一步的,所述光热转化层上还镶嵌连接有纤维绒毛层,且纤维绒毛层处于站立状态,正常状态下太阳光可以穿过站立的纤维绒毛层照射至光热转化层上,从而实现光能向热能的转化,在透明液体被热膨胀球挤出后浸湿纤维绒毛层,纤维绒毛层由于增重会趴下对光热转化层进行覆盖阻挡,一方面提高对太阳光的阻挡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对转温覆层上转化的热量进行保留减少散失,从而可以长时间的保持热膨胀球受热膨胀动作,不易使得热膨胀球因温度变化频繁而导致反复膨胀收缩引起的疲劳损失,延长热膨胀球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0014]进一步的,所述热膨胀球包括中空定型球、推液膜以及多根导热丝,所述推液膜镶嵌连接于中空定型球上端并共同形成一个球体,所述导热丝均匀连接于中空定型球内端,且导热丝与中空定型球和导热芯柱的连接区域相对应,中空定型球起到支撑和定形的作用,其内的空气在受热膨胀后会迫使推液膜向流动孔内膨胀,从而挤压透明液体向上流动,然后带动反光浮球进行扩散分布,其中导热丝可以快速将导热芯柱传导来的热量对中空定型球内的空气进行充分均匀的加热。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定型球和导热丝均采用硬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推液膜采用不透气的柔性材料制成。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浮球采用密度低于透明液体的轻质材料制成,且反光浮球外端包覆有反光膜,反光浮球较为轻质可以始终漂浮于透明液体上,在透明液体受到挤压向外扩散时,在浮力作用下反光浮球也会同步扩散从而对转温覆层进行覆盖阻挡,而反光膜可以有效对太阳光进行反射。
[0017]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反光浮球的最大截面积之和大于扩面部的正射投影面积,保证反光浮球在随透明液体扩散后是呈堆叠形式的,可以有效对相邻反光浮球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减少部分太阳光穿过而透射。
[0018]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可以采用整体现浇制成或者分散预制制成,所述透光护片可以相互独立存在或者整体相邻存在,保温层可以视具体工况来选择现浇还是预制的方式来进行施工,整体现浇工程量大效率较低,但是防水效果及强度均较高,分散预制可以减少现场工程量施工效率也会提高,但是组合而成容易出现缝隙导致防水效果下降,透光护片的覆盖面积越大理论上对于转温的效果更佳,但是受损率也会随之增高,成本也会相对增加。
[0019]3.有益效果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本方案通过转温覆层感知外界的温度,在炎热的环境下通过生热并促使热膨胀球膨胀对透明液体进行挤压,促使其带动漂浮的反光浮球进行扩散分布对转温覆层形成阻挡,并对太阳光进行反射,从而降低太阳光直射引起的急剧升温,在寒冷的环境下利用转
温覆层转化的热量来进行抵抗外界的冷量,从而在极端环境下辅助保温层提升保温隔热的效果。
[0022](2)本方案中保温层可以采用整体现浇制成或者分散预制制成,透光护片可以相互独立存在或者整体相邻存在,保温层可以视具体工况来选择现浇还是预制的方式来进行施工,整体现浇工程量大效率较低,但是防水效果及强度均较高,分散预制可以减少现场工程量施工效率也会提高,但是组合而成容易出现缝隙导致防水效果下降,透光护片的覆盖面积越大理论上对于转温的效果更佳,但是受损率也会随之增高,成本也会相对增加。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散预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寒冷环境下转温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炎热环境下转温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寒冷环境下转温覆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炎热环境下转温覆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热膨胀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反光浮球堆叠前后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保温的屋面覆盖层,包括保温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转温槽,所述转温槽包括上下分布的扩面部以及内陷部,所述扩面部内连接有透光护片(2),所述内陷部镶嵌连接有相匹配的导热芯柱(4),所述导热芯柱(4)下端镶嵌连接有热膨胀球(5),所述扩面部端壁上覆盖有转温覆层(3),且转温覆层(3)位于透光护片(2)的内侧,所述转温覆层(3)与导热芯柱(4)连接,所述导热芯柱(4)上开设有流动孔,所述流动孔内填充有透明液体,所述透明液体上侧漂浮有多个反光浮球(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的屋面覆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面部逐渐向下倾斜,所述透光护片(2)采用硬质透明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的屋面覆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温覆层(3)包括导热层(31)和光热转化层(32),所述光热转化层(32)连接于导热层(31)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的屋面覆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31)和导热芯柱(4)均采用硬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光热转化层(32)采用黑色炭基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的屋面覆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转化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芳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张秀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