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型电伴热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17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阻燃型电伴热带,包括位于最内层的两根镀锡铜丝、包裹于镀锡铜丝外围的PTC导电发热层、包裹于PTC导电发热层外围的绝缘层、包裹于绝缘层外围的金属屏蔽层以及位于最外层的加强防护阻燃层,位于最外层的加强防护阻燃层由加强金属网和包裹于加强金属网表面的阻燃材料层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由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及有机卤化物阻燃剂构成的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可有效提高电伴热带表面的阻燃材料层的阻燃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由改性玄武岩纤维、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和多晶莫来石纤维构成的纤维类阻燃物,可有效提高电伴热带表面的阻燃材料层的阻燃性能。的阻燃材料层的阻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型电伴热带


[0001]本专利技术及电伴热带
,具体为一种阻燃型电伴热带。

技术介绍

[0002]电伴热带是由导电聚合物和两根平行金属导线及绝缘护层构成。其特点是导电聚合物具有很高的正温度系数特性,且互相并联,能随被加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的温度,可以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使用,并允许多次交叉重叠而无高温热点及烧毁之虑;一般的电伴热带其外围的一层包裹物质的阻燃性能不是很理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阻燃型电伴热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型电伴热带。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阻燃型电伴热带,包括位于最内层的两根镀锡铜丝、包裹于镀锡铜丝外围的PTC导电发热层、包裹于PTC导电发热层外围的绝缘层、包裹于绝缘层外围的金属屏蔽层以及位于最外层的加强防护阻燃层,位于最外层的加强防护阻燃层由加强金属网和包裹于加强金属网表面的阻燃材料层构成。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阻燃材料层由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纤维类阻燃物以及辅助阻燃物制备而成,其中,三者的构成比例为: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45%、纤维类阻燃物40%、辅助阻燃物15%。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包括有机阻燃材料和无机阻燃材料协同混合构成,二者的构成比例为:有机阻燃材料45%、无机阻燃材料55%,其中,无机阻燃材料采用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二者的构成比例为:三氧化二锑45%、氢氧化铝55%,有机阻燃材料采用有机卤化物阻燃剂,有机卤化物阻燃剂选用十溴联苯酸、四溴双酚、溴化聚苯乙烯、氯化石蜡和氯化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纤维类阻燃物包括如下成分:改性玄武岩纤维、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和多晶莫来石纤维,其中,三者的构成比例为:改性玄武岩纤维40%、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35%、多晶莫来石纤维25%。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辅助阻燃物包括如下成分:硅藻土、煅烧陶土、硅油、硼酸锌和纯水,其中,五者的构成比例为:硅藻土30%、煅烧陶土25%、硅油20%、硼酸锌18%、纯水7%。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阻燃材料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步骤一:按照各个成分的构成比例配制对应比例的添加量,配制完成后分别单独放置备用;
[0012]步骤二:对氢氧化铝进行微化处理后与三氧化二锑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无机阻燃材料,然后将有机卤化物阻燃剂掺入混合后的无机阻燃材料,并将二者进行充分混合形成
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
[0013]步骤三:将改性玄武岩纤维、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和多晶莫来石纤维分别充分绞碎形成粉末状颗粒,再将三者绞碎形成的粉末状颗粒共同投入混合设备中进行充分混合,形成纤维类阻燃物;
[0014]步骤四:将硅藻土、煅烧陶土、硼酸锌放置在一起并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向混合物内倒入硅油和纯水混合后的混合液体,并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形成辅助阻燃物;
[0015]步骤五:将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纤维类阻燃物和辅助阻燃物混合在一起,并进行充分搅拌,使三者混合充分均匀,形成粘稠状的阻燃材料;
[0016]步骤六:将粘稠状的阻燃材料均匀涂抹于电伴热带最外围的加强金属网表面,共涂抹三层,直到在加强金属网表面形成致密的阻燃材料层,将涂抹阻燃材料后的电伴热带置于烘干设备内进行干燥处理,待阻燃材料层完全干燥成型后即可。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步骤二中氢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锑混合时混合设备的搅拌转速为300r/min,混合设备内的温度维持在25℃至35℃之间,混合时间为15min至25min,有机卤化物阻燃剂和无机阻燃材料混合时混合设备的搅拌转速为300r/min,混合设备内的温度维持在22℃至38℃之间,混合时间为18min至28min。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步骤三中改性玄武岩纤维、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和多晶莫来石纤维在绞碎过程中绞碎设备内的温度维持在35℃至45℃之间,绞碎时间为20min至30min,三者绞碎形成的粉末状颗粒混合时混合设备的搅拌转速为350r/min,混合设备内的温度维持在32℃至42℃之间,混合时间为20min至30min。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步骤四中硅藻土、煅烧陶土、硼酸锌混合时混合设备的搅拌转速为250r/min,混合设备内的温度维持在28℃至36℃之间,混合时间为18min至26min,与硅油及纯水混合时混合设备的搅拌转速为250r/min,混合设备内的温度维持在32℃至38℃之间,混合时间为22min至28min。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步骤五中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纤维类阻燃物和辅助阻燃物混合时混合设备的搅拌转速为350r/min,混合设备内的温度维持在35℃至40℃之间,混合时间为30min至40min;步骤六每层的阻燃材料的涂抹厚度不低于0.05mm,涂抹阻燃材料后的电伴热的干燥温度维持在55℃至75℃之间,干燥时间为35min至55mim。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由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及有机卤化物阻燃剂构成的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可有效提高电伴热带表面的阻燃材料层的阻燃性能;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由改性玄武岩纤维、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和多晶莫来石纤维构成的纤维类阻燃物,可有效提高电伴热带表面的阻燃材料层的阻燃性能;
[0024]3、本专利技术通过由硅藻土、煅烧陶土、硅油、硼酸锌和纯水构成的辅助阻燃物,可有效提高电伴热带表面的阻燃材料层的阻燃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型电伴热带,包括位于最内层的两根镀锡铜丝、包裹于镀锡铜丝外围的PTC导电发热层、包裹于PTC导电发热层外围的绝缘层、包裹于绝缘层外围的金属屏蔽层以及位于最外层的加强防护阻燃层,位于最外层的加强防护阻燃层由加强金属网和包裹于加强金属网表面的阻燃材料层构成。
[0028]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阻燃材料层由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纤维类阻燃物以及辅助阻燃物制备而成,其中,三者的构成比例为: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45%、纤维类阻燃物40%、辅助阻燃物15%。
[0029]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包括有机阻燃材料和无机阻燃材料协同混合构成,二者的构成比例为:有机阻燃材料45%、无机阻燃材料55%,其中,无机阻燃材料采用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二者的构成比例为:三氧化二锑45%、氢氧化铝55%,有机阻燃材料采用有机卤化物阻燃剂,有机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型电伴热带,包括位于最内层的两根镀锡铜丝、包裹于镀锡铜丝外围的PTC导电发热层、包裹于PTC导电发热层外围的绝缘层、包裹于绝缘层外围的金属屏蔽层以及位于最外层的加强防护阻燃层,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层的加强防护阻燃层由加强金属网和包裹于加强金属网表面的阻燃材料层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型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阻燃材料层由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纤维类阻燃物以及辅助阻燃物制备而成,其中,三者的构成比例为: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45%、纤维类阻燃物40%、辅助阻燃物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型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包括有机阻燃材料和无机阻燃材料协同混合构成,二者的构成比例为:有机阻燃材料45%、无机阻燃材料55%,其中,无机阻燃材料采用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二者的构成比例为:三氧化二锑45%、氢氧化铝55%,有机阻燃材料采用有机卤化物阻燃剂,有机卤化物阻燃剂选用十溴联苯酸、四溴双酚、溴化聚苯乙烯、氯化石蜡和氯化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型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纤维类阻燃物包括如下成分:改性玄武岩纤维、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和多晶莫来石纤维,其中,三者的构成比例为:改性玄武岩纤维40%、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35%、多晶莫来石纤维25%。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型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辅助阻燃物包括如下成分:硅藻土、煅烧陶土、硅油、硼酸锌和纯水,其中,五者的构成比例为:硅藻土30%、煅烧陶土25%、硅油20%、硼酸锌18%、纯水7%。6.如权利要求1

5所述的阻燃型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阻燃材料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各个成分的构成比例配制对应比例的添加量,配制完成后分别单独放置备用。步骤二:对氢氧化铝进行微化处理后与三氧化二锑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无机阻燃材料,然后将有机卤化物阻燃剂掺入混合后的无机阻燃材料,并将二者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有机无机混合阻燃物。步骤三:将改性玄武岩纤维、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和多晶莫来石纤维分别充分绞碎形成粉末状颗粒,再将三者绞碎形成的粉末状颗粒共同投入混合设备中进行充分混合,形成纤维类阻燃物。步骤四:将硅藻土、煅烧陶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贻连
申请(专利权)人:安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