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氟树脂耐腐蚀性良好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06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氟树脂耐腐蚀性良好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工艺。该基于氟树脂耐腐蚀性良好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工艺,采用平挤上吹设备,制备出高性能多层复合氟膜;多层复合氟膜,利用多层结构的优势,最外层氟树脂耐高低温、耐紫外老化、耐摩擦、耐腐蚀、阻隔水;粘结层链接氟树脂与阻气层,起到良好粘结性能;阻气层采用高性能未改性(或改性)的阻隔材料;三者有机统一制备的多层复合薄膜,采用薄膜吹塑工艺,使ETFE薄膜内高分子横向与纵向呈现有序排列;进一步提高了ETFE薄膜横向与纵向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也可作为临近空间飞艇的阻隔层。也可作为临近空间飞艇的阻隔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氟树脂耐腐蚀性良好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空气球
,具体为一种基于氟树脂耐腐蚀性良好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主要以常规结构为主,例如:LLDPE的多层复合薄膜;特种PET等材料制备得到的氦气或氢气阻隔薄膜,主要应用在高空气球、临近空间浮空器的阻氦层等关键部位,常规结构:LLDPE/AD/EVOH/AD/LLDPE或特种PET单层;其他含有EVOH的薄膜,阻隔氦气或氢气,原理:多层或单层薄膜阻隔氦气原理均为薄膜内部细微结构的曲折通道阻隔气体分子。
[000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LLDPE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的韧性比较好,但力学强度低,分子之间的力作用小,导致材料的热封、气体阻隔以及耐腐蚀等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氟树脂耐腐蚀性良好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工艺,解决了薄膜材料耐腐蚀差的问题、耐高低温老化问题、力学强度低的问题、氦气或氢气阻隔差的问题、紫外老化等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氟树脂耐腐蚀性良好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计量:将尼龙、聚乙烯、酸改性聚烯烃合成物、乙烯四氟乙烯聚合物等原辅材料,(其原辅材料均为颗粒状)通过人工加入到挤出机的料斗中,并按照特定比例进行自动计量与混合配比。
[0009]S2、干燥:对有吸湿倾向的高聚物,在进行加工之前,须要先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在80~150℃左右,干燥时间约4~24小时,干燥后的聚合物切片湿含量要求控制在50ppm以下。
[0010]S3、加料及挤出:当挤出机和机头达到保温要求后(即:温度在220~310℃),启动挤出机,向料斗加入少量的原辅材料,开始时螺杆以低速转动,当熔融料通过机头并吹胀成管泡后,逐渐提高螺杆转速,同时把料加满,并采用定制的多层挤出设备将氟树脂与其他树脂相结合,制备出来多层共挤薄膜,与此同时采用冷却水对挤出机电机进行不间断的循环冷却,确保挤出机电机处于安全温度(30℃~50℃)以内。
[0011]S4、添料:在融熔料挤出中,采用一定含量的含钛母料切片加入配用至融熔料中,通过母料切片分解后的二氧化钛微粒在薄膜中的分布,从而增加薄膜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0012]S5、定型:将熔融后的树脂,经挤出机内部挤出吹塑的机械力作用而进行纵向拉
伸,同时经压缩空气吹胀进行横向拉伸,使多层复合膜吹胀成薄膜,然后经多层膜挤出机自带的多个挤出机共挤,经由同一个机头挤出;通过挤出机自带的风机配合位于机头的冷却环,对处于冷却线内的多层膜进行冷却、机械自动牵引、拉伸、定型、收卷后制成多层薄膜。
[0013]S6、剖开展平收卷:经过多层膜挤出机自带的多辊轴对定型后的薄膜进行收卷,将定型好的薄膜经过多层膜挤出机自带切边设备进行裁边,通过展平机对裁边好的薄膜进行展平收卷。
[0014]S7、检验:将多层复合膜收卷前、后各裁剪若干个约5m长的样品,进行检验。
[0015]S8、包装入库:将检验后满足相关要求的与不满足相关要求的多层复合薄膜贴样签,满足相关要求的薄膜包装好进入成品原料区;不满足相关要求的的薄膜贴好标签,放入成品原料区独立保存。
[0016]优选的,所述在S3过程中多层膜挤出机内部采用屏障型螺杆结构对融熔料进行挤出工作,并对螺杆的长径比、压缩比、各功能段均进行特定要求标准使用。
[0017]优选的,所述在S7工作中,分别检验其薄膜耐腐蚀性能、耐温情况、气体渗透性能、薄膜力学性能、拉伸性能、抗紫外线老化性能以及粘合性能和热封性能。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氟树脂耐腐蚀性良好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该基于氟树脂耐腐蚀性良好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工艺,采用平挤上吹设备,制备出高性能多层复合氟膜;多层复合氟膜,利用多层结构的优势,最外层氟树脂耐高低温、耐紫外老化、耐摩擦、耐腐蚀、阻隔水;粘结层链接氟树脂与阻气层,起到良好粘结性能;阻气层采用高性能未改性(或改性)的阻隔材料;三者有机统一制备的多层复合薄膜,采用薄膜吹塑工艺,使含氟树脂复合膜薄膜内高分子横向与纵向呈现有序排列;进一步提高了含氟树脂复合ETFE薄膜横向与纵向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进一步提高了含氟树脂复合膜气体阻隔性;进一步提高了含氟树脂复合薄膜横向与纵向的耐磨性;进一步提高了化学稳定性,也可作为临近空间飞艇的阻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氟树脂耐腐蚀性良好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计量:将尼龙、聚乙烯、酸改性聚烯烃合成物、乙烯四氟乙烯聚合物等原辅材料,(其原辅材料均为颗粒状)通过人工加入到挤出机的料斗中,并按照特定比例进行自动计量与混合配比。
[0025]S2、干燥:对有吸湿倾向的高聚物,在进行加工之前,须要先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在80~150℃左右,干燥时间约4~24小时,干燥后的聚合物切片湿含量要求控制在50ppm以下。
[0026]S3、加料及挤出:当挤出机和机头达到保温要求后(即:温度在220~310℃),启动
挤出机,向料斗加入少量的原辅材料,开始时螺杆以低速转动,当熔融料通过机头并吹胀成管泡后,逐渐提高螺杆转速,同时把料加满,并采用定制的多层挤出设备将氟树脂与其他树脂相结合,制备出来多层共挤薄膜,与此同时采用冷却水对挤出机电机进行不间断的循环冷却,确保挤出机电机处于安全温度(30℃~50℃)以内。
[0027]S4、添料:在融熔料挤出中,采用一定含量的含钛母料切片加入配用至融熔料中,通过母料切片分解后的二氧化钛微粒在薄膜中的分布,从而增加薄膜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0028]S5、定型:将熔融后的树脂,经挤出机内部挤出吹塑的机械力作用而进行纵向拉伸,同时经压缩空气吹胀进行横向拉伸,使多层复合膜吹胀成薄膜,然后经多层膜挤出机自带的多个挤出机共挤,经由同一个机头挤出;通过挤出机自带的风机配合位于机头的冷却环,对处于冷却线内的多层膜进行冷却、机械自动牵引、拉伸、定型、收卷后制成多层薄膜。
[0029]S6、剖开展平收卷:经过多层膜挤出机自带的多辊轴对定型后的薄膜进行收卷,将定型好的薄膜经过多层膜挤出机自带切边设备进行裁边,通过展平机对裁边好的薄膜进行展平收卷。
[0030]S7、检验:将多层复合膜收卷前、后各裁剪若干个约5m长的样品,进行检验。
[0031]S8、包装入库:将检验后满足相关要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氟树脂耐腐蚀性良好的多层共挤薄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计量:将尼龙、聚乙烯、酸改性聚烯烃合成物、乙烯四氟乙烯聚合物等原辅材料,(其原辅材料均为颗粒状)通过人工加入到挤出机的料斗中,并按照特定比例进行自动计量与混合配比。S2、干燥:对有吸湿倾向的高聚物,在进行加工之前,须要先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在80~150℃左右,干燥时间约4~24小时,干燥后的聚合物切片湿含量要求控制在50ppm以下。S3、加料及挤出:当挤出机和机头达到保温要求后(即:温度在220~310℃),启动挤出机,向料斗加入少量的原辅材料,开始时螺杆以低速转动,当熔融料通过机头并吹胀成管泡后,逐渐提高螺杆转速,同时把料加满,并采用定制的多层挤出设备将氟树脂与其他树脂相结合,制备出来多层共挤薄膜,与此同时采用冷却水对挤出机电机进行不间断的循环冷却,确保挤出机电机处于安全温度以内。S4、添料:在融熔料挤出中,采用一定含量的含钛母料切片加入配用至融熔料中,通过母料切片分解后的二氧化钛微粒在薄膜中的分布,从而增加薄膜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S5、定型:将熔融后的树脂,经挤出机内部挤出吹塑的机械力作用而进行纵向拉伸,同时经压缩空气吹胀进行横向拉伸,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新兴东方临近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