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外科尿样检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96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3
一种泌尿外科尿样检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一侧设有立板,该立板上端部设有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侧部设有支撑环架,且在支撑环架的外端置有承托件;所述支撑板位于底板上方的一端开设有缺口,且在缺口内横向设有转轴,且通过转轴摆动连接有V型支架,该V型支架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当测试条吸收完尿液后,放松对夹持组件的下压,进而,通过弹性件自动复位,同时,第一支板上摆,并带动第二支板同时上摆,而顶杆重新对承托件内的尿液杯形成支撑,并将尿液杯上顶一端距离,这样便于尿液杯的取出。此操作过程方便快捷,且可避免尿液检测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外洒的情况出现。因操作不当造成外洒的情况出现。因操作不当造成外洒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泌尿外科尿样检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泌尿外科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泌尿外科尿样检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尿样检验装置,内含有测试条。测试条由样品接收区,检测区等组成。测试条是一种或多种具有吸水能力的材料组成,如硝酸纤维素膜,玻纤,滤纸等。测试条含有能与被检物质反应的生化物质。当尿样从测试条的接收区流向检测区时,尿样中的物质与测试条上的生化物质反应,产生颜色变化,从而观察出检测结果。
[0003]目前用的尿样检验装置,是把测试条插入尿液中,等待一定时间后,再拔出测试条观察变化情况。此操作过程不方便,也容易因手部抖动而将尿液外洒,将手部给弄脏或带来环境的污染。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泌尿外科尿样检验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泌尿外科尿样检验装置。一种泌尿外科尿样检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一侧设有立板,该立板上端部设有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侧部设有支撑环架,且在支撑环架的外端置有承托件;所述支撑板位于底板上方的一端开设有缺口,且在缺口内横向设有转轴,且通过转轴摆动连接有V型支架,该V型支架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其中,在第一支板异于转轴的一端设有转动部,在转动部上端面设有立柱,且在立柱上端面设于夹持组件,该第二支板异于转轴的一端且面向承托件设有顶杆,且顶杆穿过承托件下端面开设的通孔而延伸至承托件的内腔;所述支撑环架上面向第一支板固定设有垫块,且在垫块上端面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下端与垫块固定连接,上端顶抵在第一支板的下端面,且与第一支板固定连接。首先,将测试条固定在夹持组件内,然后,将盛有尿液的尿液杯放进承托件内,此处尿液杯采用医院常用的塑料杯管,由于底部有顶杆的支撑,尿液杯还不能下落到位,随后,通过下压夹持组件,将测试条的下端插入尿液杯内,并浸泡在尿液中,使测试条充分吸收尿液,保证测试准确。在下压夹持组件时,第一支板向下摆动,带动第二支板同时下摆,顶杆不再对尿液杯形成支撑,进而,尿液杯下落到位,被稳定和牢固的限定在承托件内,从而,保证在插入测试条时尿液杯不会晃动。当测试条吸收完尿液后,放松对夹持组件的下压,进而,通过弹性件自动复位,同时,第一支板上摆,并带动第二支板同时上摆,而顶杆重新对承托件内的尿液杯形成支撑,并将尿液杯上顶一端距离,这样便于尿液杯的取出。此操作过程方便快捷,且可避免尿液检测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外洒的情况出现。
[0006]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盘体,在转盘体的周边均布开设有多个卡槽,在转盘体的外侧且对应卡槽的位置设有拨板。在检侧尿液之前,将多个卡槽均插入测试条,并在测试时通过下压拨板操作,并通过转动转盘体,逐个进行测试,这样大大提高了检验效率。
[0007]所述卡槽底部开设容置空间,在容置空间内对应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辊和第二夹持辊,在第一夹持辊斜上方设有第一凸部,且在第二夹持辊上对应第一凸部设有第二凸部,在第一夹持辊面向第二夹持辊的一侧设有第一吸附块,且在第二夹持辊上对应第一吸附块设有第二吸附块,其中,第一吸附块与第二吸附块之间相互吸引。第一吸附块与第二吸附块均采用磁性块,且采用正负极相吸的原理进行设置。插入测试条的过程,首先,测试条通过卡槽上端口插入,并由第一吸附块与第二吸附块之间的间隙穿过,进而,通过测试条在第一吸附块和第二吸附块之间形成隔档,相互吸引力减弱,进而,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因重力作用分别带动第一夹持辊和第二夹持辊相对旋转,进而,通过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将测试条夹持在中间。
[0008]所述承托件的上端设有凸缘,且凸缘的下端面通过支撑环架支撑。承托件可从支撑环架上取出,进而,便于承托件的清洗。
[0009]所述底板下端面设置多个吸盘。将底板吸附在工作台上,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0010]所述立板与底板形成倾斜夹角,且夹角值大于90度。且立板相对于底板向外侧倾斜,进而,有利于装置的重心居中,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首先,将测试条固定在夹持组件内,然后,将盛有尿液的尿液杯放进承托件内,此处尿液杯采用医院常用的塑料杯管,由于底部有顶杆的支撑,尿液杯还不能下落到位,随后,通过下压夹持组件,将测试条的下端插入尿液杯内,并浸泡在尿液中,使测试条充分吸收尿液,保证测试准确。在下压夹持组件时,第一支板向下摆动,带动第二支板同时下摆,顶杆不再对尿液杯形成支撑,进而,尿液杯下落到位,被稳定和牢固的限定在承托件内,从而,保证在插入测试条时尿液杯不会晃动。当测试条吸收完尿液后,放松对夹持组件的下压,进而,通过弹性件自动复位,同时,第一支板上摆,并带动第二支板同时上摆,而顶杆重新对承托件内的尿液杯形成支撑,并将尿液杯上顶一端距离,这样便于尿液杯的取出。此操作过程方便快捷,且可避免尿液检测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外洒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5]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夹持组件的放大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承托件的放大图;
[0018]图6是测试条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中各个标记的名称为:
[0020]1‑
底板,2

立板,3

支撑板,31

缺口,4

支撑环架,5

承托件,51

凸缘,6

第一支板,61

转动部,7

第二支板,71

顶杆,8

夹持组件,81

转动盘,82

卡槽,83

拨板,84

第一夹持辊,841

第一凸部,842

第一吸附块,85

第二夹持辊,851

第二凸部,852

第二吸附块,9

弹性件,10

测试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2]参阅图1

6所示,一种泌尿外科尿样检验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端面一侧设有立板2,该立板2上端部设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的侧部设有支撑环架4,且在支撑环架4的外端置有承托件5;所述支撑板3位于底板1上方的一端开设有缺口31,且在缺口31内横向设有转轴,且通过转轴摆动连接有V型支架,该V型支架包括第一支板6和第二支板7,其中,在第一支板6异于转轴的一端设有转动部61,在转动部61上端面设有立柱,且在立柱上端面设于夹持组件8,该第二支板7异于转轴的一端且面向承托件5设有顶杆71,且顶杆71穿过承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泌尿外科尿样检验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面一侧设有立板(2),该立板(2)上端部设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的侧部设有支撑环架(4),且在支撑环架(4)的外端置有承托件(5);所述支撑板(3)位于底板(1)上方的一端开设有缺口(31),且在缺口(31)内横向设有转轴,且通过转轴摆动连接有V型支架,该V型支架包括第一支板(6)和第二支板(7),其中,在第一支板(6)异于转轴的一端设有转动部(61),在转动部(61)上端面设有立柱,且在立柱上端面设于夹持组件(8),该第二支板(7)异于转轴的一端且面向承托件(5)设有顶杆(71),且顶杆(71)穿过承托件(5)下端面开设的通孔而延伸至承托件(5)的内腔;所述支撑环架(4)上面向第一支板(6)固定设有垫块,且在垫块上端面设有弹性件(9),该弹性件(9)的下端与垫块固定连接,上端顶抵在第一支板(6)的下端面,且与第一支板(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泌尿外科尿样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8)包括转盘体(81),在转盘体(81)的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