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185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吸管,包括有由外至内同轴贴设的一可降解层和一抗菌层,可降解层、抗菌层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抗菌层的内壁面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菌吸管的内侧为锯齿状管,增加了抗菌层与抗菌吸管所吸液体的接触面积,即增加了与细菌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杀菌效果、抗菌持久性强。抗菌持久性强。抗菌持久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吸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抗菌吸管。

技术介绍

[0002]吸管由于方便便捷在生活中被大家广泛使用。使用吸管本是为了方便卫生,可如今却成为一个新的“安全隐患”,之前,对百种塑料吸管“大调查”发现,大约三成吸管不合格,多数吸管检测出重金属和无效偶氮染料超标,长期使用该吸管可能危害人体的神经元和骨架,甚至有致癌的危险。
[0003]除了危害健康还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根据相关报道,我国去年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万吨,约合460亿根;每根的降解时间可能长达500年,且回收利用难度较大。今年发布了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塑料吸管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却也污染环境。
[0004]因此,亟需一种吸管不仅安全卫生、无毒副作用,且对环境友好,可食用、易降解,适合广泛推广应用,可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解决现有技术一次性塑料吸管难以降解,易造成环境和海洋生态污染的问题,并且起到抗菌作用的异形吸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抗菌吸管的抗菌效果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抗菌吸管。
[0006]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吸管,包括由外至内同轴贴设的一可降解层和一抗菌层,所述可降解层、所述抗菌层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抗菌层的内壁面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状。
[0008]较佳地,所述抗菌层为添加有无机抗菌添加剂的抗菌层;更佳地为,无机金属离子抗菌层。所述无机金属离子抗菌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物品无毒性反应,还能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09]较佳地,所述抗菌层为疏水抗菌层。
[0010]较佳地,所述抗菌吸管的外径为0.4~1.2cm。
[0011]较佳地,所述抗菌吸管的长度为6~20cm。
[0012]较佳地,所述抗菌层的内壁面上,每一横截面上分布的锯齿的个数为12~60个,例如32个。
[0013]较佳地,所述抗菌层的内壁面上,每一横截面上相邻的两个锯齿的夹角为15~35度,例如30度。
[0014]本技术中,所述可降解层的材料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为可降解的环保型材料。
[0015]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的抗菌吸管的内侧为锯齿状管,增加了抗菌层与抗菌吸管所吸液体的接触面积,即增加了与细菌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杀菌效果、抗菌持久性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抗菌吸管的截面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可降解层;2、抗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抗菌吸管,其截面图如图1所示,由外至内同轴贴设的一可降解层1和一抗菌层2,可降解层1、抗菌层2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抗菌层2的内壁面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状。
[0023]抗菌层2为无机金属离子抗菌层。无机金属离子抗菌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物品无毒性反应,还能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24]抗菌层2为疏水抗菌层。
[0025]抗菌吸管的外径为0.4cm。
[0026]抗菌吸管的长度为6cm。
[0027]抗菌层2的内壁面上,每一横截面上分布的锯齿的个数为32个。
[0028]抗菌层2的内壁面上,每一横截面上相邻的两个锯齿的夹角为30度。
[0029]可降解层1为可降解的环保型材料。
[0030]使用本技术的抗菌吸管时,操作过程如下:
[0031]使用本技术的抗菌吸管吸取液体,为锯齿状的抗菌层2的内壁面与液体接触,其锯齿状的结构,使吸管更容易与接触物接触,增大了与细菌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杀菌效果。
[0032]实施例2
[0033]一种抗菌吸管,由外至内同轴贴设的一可降解层1和一抗菌层2,可降解层1、抗菌层2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抗菌层2的内壁面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状。
[0034]抗菌层2为无机金属离子抗菌层。无机金属离子抗菌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物品无毒性反应,还能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35]抗菌层2为疏水抗菌层。
[0036]抗菌吸管的外径为0.4cm。
[0037]抗菌吸管的长度为6cm。
[0038]抗菌层2的内壁面上,每一横截面上分布的锯齿的个数为12个。
[0039]抗菌层2的内壁面上,每一横截面上相邻的两个锯齿的夹角为35度。
[0040]可降解层1为可降解的环保型材料。
[0041]使用本技术的抗菌吸管时,操作过程如下:
[0042]使用本技术的抗菌吸管吸取液体,为锯齿状的抗菌层2的内壁面与液体接触,其锯齿状的结构,使吸管更容易与接触物接触,增大了与细菌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杀菌效果。
[0043]实施例3
[0044]一种抗菌吸管,由外至内同轴贴设的一可降解层1和一抗菌层2,可降解层1、抗菌层2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抗菌层2的内壁面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状。
[0045]抗菌层2为无机金属离子抗菌层。无机金属离子抗菌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物品无毒性反应,还能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46]抗菌层2为疏水抗菌层。
[0047]抗菌吸管的外径为1.2cm。
[0048]抗菌吸管的长度为20cm。
[0049]抗菌层2的内壁面上,每一横截面上分布的锯齿的个数为60个。
[0050]抗菌层2的内壁面上,每一横截面上相邻的两个锯齿的夹角为15度。
[0051]可降解层1为可降解的环保型材料。
[0052]使用本技术的抗菌吸管时,操作过程如下:
[0053]使用本技术的抗菌吸管吸取液体,为锯齿状的抗菌层2的内壁面与液体接触,其锯齿状的结构,使吸管更容易与接触物接触,增大了与细菌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杀菌效果。
[005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吸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由外至内同轴贴设的一可降解层和一抗菌层,所述可降解层、所述抗菌层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抗菌层的内壁面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为无机金属离子抗菌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为疏水抗菌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层的材料为可降解的环保型材料。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峰温思颖余子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