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拾光器。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光盘等光记录媒体以光学方式进行记录或再现信息的拾光器。
技术介绍
近年,光盘能高密度记录大量的信息信号,所以在音频、视频、计算机等许多领域不断进行利用。最近,存在对BD(Blue-ray Disc蓝光光盘)、DVD、CD等多个光盘作信息进行记录再现的记录再现设备。此记录再现设备中,由于装置本身大,通过在装置内分别独立构成适应BD的拾光器和适应DVD/CD的拾光器,实现对多个光盘的信息记录再现。另一方面,编入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时,需要薄且小型的光盘驱动器,所以存在上述那样适应BD的拾光器和适应DVD/CD的拾光器独立的光学系统的配置非常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许2626205号公报(1997年4月11日登记)中揭示例如用设置2个物镜的结构应对多个光盘的拾光器。用图26说明专利文献1揭示的拾光器。图26是示出专利文献1揭示的拾光器的结构的概略图。该图中示出的标号69表示防护层不相同的2个光盘。如图26所示,光源61出射的光在准直透镜62上形成平行光后,由分束镜63分成2个光束。该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拾光器,可在光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包含:第1光学系统(1、1’),该第1光学系统具有出射具有第1波长的第1光束的第1光源(11)、将所述第1光束汇聚到所述光记录媒体的第1聚光元件(15)、和从光记录媒体反射的第1光束的反射光检测出推挽信号的第1光检测器(18);以及第2光学系统(2),该第2光学系统具有出射具有第2波长的第2光束的第2光源(21)、将所述第2光束汇聚到所述光记录媒体的第2聚光元件(25、35)、和从光记录媒体反射的第2光束的反射光检测出推挽信号的第2光检测器(28),描绘从光记录媒体的中心轴往拾光器移动的半径方向延伸的中心线(L1)时,将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10-3 2006-272244;JP 2006-6-21 2006-1718001.一种拾光器,可在光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包含第1光学系统(1、1’),该第1光学系统具有出射具有第1波长的第1光束的第1光源(11)、将所述第1光束汇聚到所述光记录媒体的第1聚光元件(15)、和从光记录媒体反射的第1光束的反射光检测出推挽信号的第1光检测器(18);以及第2光学系统(2),该第2光学系统具有出射具有第2波长的第2光束的第2光源(21)、将所述第2光束汇聚到所述光记录媒体的第2聚光元件(25、35)、和从光记录媒体反射的第2光束的反射光检测出推挽信号的第2光检测器(28),描绘从光记录媒体的中心轴往拾光器移动的半径方向延伸的中心线(L1)时,将所述第1聚光元件(15)配置在此中心线上,而将所述第2聚光元件(25、35)配置在偏离所述中心线(L1)的偏移位置,同时所述第1光学系统和第2光学系统的至少一方,还在将光束汇聚到光记录媒体的光路中设置将其划分成主光束和至少1个子光束的衍射元件(13、23),所述衍射元件具有对通过的光束赋予相位差的移相区(122)。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拾光器,其特征在于,设计所述移相区(122),使得子光束的反射光的推挽信号振幅实质上为0。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拾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光学系统(1’)具有第1光源(51)和第1光检测器(54)为一体的光集成单元(200)。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拾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光学系统(2’)具有第2光源(21’)和第2光检测器(28’)为一体的全息激光器单元(20’)。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拾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光学系统(2A)中,只有所述第2光源出射的第2光束的一个光束汇聚到所述光记录媒体上。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拾光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检测出所述第2聚光元件(25)的光记录媒体半径方向移位量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