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安全带附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74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安全带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为平板框架结构,所述主体框架的两侧设有滚轮,所述主体框架中部设有磁铁,所述磁铁中部设有锚点,有效的在无锚点的建筑外立面提供了安全带的锚点,进一步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进一步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进一步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安全带附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安全领域,具体涉及施工安全带附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施工安全带的固定方式是使用一端的挂钩将安全绳扣在具备使用挂钩以及强度足够的地方。在很多不具备使用挂钩的外立面作业面上局限性较大,无法使用施工安全绳。因此,工人的高处作业将无法使用安全绳以保证其施工安全,且现有安全带所有挂钩在扣上附着物后如需移动位置则需重新将挂钩取下,横向移动较为不便,且取下更换位置的时间,若工人仍在高处则增大了作业人员的危险程度。
[0003]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上发布的《500Kg钕铁硼永磁磁力吊的设计与制作》的论文中,500Kg钕铁硼磁力吊使用0.84Kg钕铁硼材料。
[0004]中国专利文件CN201621452699.6公开了一种《高处作业用磁力系挂安全带》,该申请利用磁吸的原理在管道上提供了安全带的锚点,为磁吸活动式安全带固定提供了应用的先例。但该装置由于应用于管道,固定在管道的顶部,所以锚点不会移动。如果应用在建筑外墙、板房施工的环境上,由于施工人员的走动,如果锚点不跟随移动容易造成对施工人员的拉扯,也容易在真的出现施工人员在坠落时,造成绕施工人员绕锚点呈钟摆式摆动,增加坠落后的二次受伤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无固定锚点的建筑施工外立面和板房外立面上提供施工安全带附着点的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施工安全带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为平板框架结构,所述主体框架的两侧设有滚轮,所述主体框架中部设有磁铁,所述磁铁中部设有锚点。
[0008]进一步的,所述磁铁的下方设有副磁铁,所述副磁铁滑动设置在主体框架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磁铁设置在主体框架中央,磁铁的下方设有一组副磁铁,所述副磁铁滑动设置在主体框架上,位于磁铁的两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锚点下方通过伸缩机构与副磁铁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旋转轴套和转盘,所述旋转轴套活动设置在主体框架上,旋转轴套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上设有一对弯向转盘中心的圆弧槽,所述副磁铁设有与圆弧槽配合的卡头;所述锚点活动设置在旋转轴套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上卡设有限位卡头,所述限位卡头呈C形,卡在滑槽的一侧;所述限位卡头上旋转设有板头,所述板头上设有凸头。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上设有履带。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履带上设有与固定槽配合的凸条。
[0015]本是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本装置,有效的在无锚点的建筑外立面,例如板房的外墙面,提供了安全带的锚点,进一步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副磁铁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锚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限位卡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限位卡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履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实施例2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实施例2伸缩机构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图2、图3和图9所示,一种施工安全带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为平板框架结构,主体框架1的两侧设有滚轮2,滚轮2上设有履带202,滚轮2上设有固定槽201,所述履带202上设有与固定槽201配合的凸条203。
[0030]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使用时提升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同时避免履带202与滚轮2的相对滑动。在使用中履带202水平放置,利用摩擦力以及固定槽201和凸条203的限位进行竖直方向的固定,同时保证在拉动时也能够横向移动。
[0031]主体框架1中部设有磁铁3,磁铁3中部设有锚点5。磁铁3的下方设有副磁铁4,副磁铁4滑动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
[0032]在实际的应用中滚轮2有较小的尺寸,滚轮2滚动时副磁铁4底部距离滚轮2滚动表面的距离小于0.8cm,磁铁3距离底部距离滚轮2滚动表面的距离小于1.8cm。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副磁铁4质量0.5kg,磁铁3质量0.8kg,在这样的磁铁组合下理论最大磁力在1070~1080kg。在实际测试中,钕铁硼永磁铁与吸附面距离在4.2cm处磁力约等于自身重力。在本实施例中,副磁铁4底部距离滚轮2滚动表面的距离小于0.8cm,磁铁3距离底部距离滚轮2滚动表面的距离小于1.8cm,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磁力约350kg,满足单一成年人作为安全带的锚点使用。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磁铁3设置在主体框架1中央,磁铁3的下方设有一组副磁铁4,副磁铁4滑动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位于磁铁3的两侧,锚点5下方通过伸缩机构与副磁铁4连接。通过副磁铁4的滑动,达到调节磁力覆盖面积的作用。
[0035]伸缩机构包括旋转轴套6和转盘7,所述旋转轴套6活动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旋转轴套6的一端与转盘7固定连接,所述转盘7上设有一对弯向转盘7中心的圆弧槽701。所述副磁铁4设有与圆弧槽701配合的卡头401;所述锚点5活动设置在旋转轴套6内。旋转转盘7时圆弧槽701与转盘7中心的距离不断变化,通过圆弧槽701拉动卡头401,进一步带动副磁铁4滑动。
[0036]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部门板房8上设有若干的瓦楞状肋条801,在使用中,通过调整副磁铁4的位置,能够调整整个装置的吸力,方便装置的卸下。同时也能避免过大的吸力在拆卸装置时导致板房8表的损坏。
[0037]实施例3
[0038]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槽101上卡设有限位卡头102,所述限位卡头102呈C形,卡在滑槽101的一侧;所述限位卡头102上旋转设有板头103,所述板头103上设有凸头104,凸头104采用软质材料。
[0039]在使用过程中,按下板头103利用凸头104与滑槽101的摩擦力将限位卡头102固定在滑槽101上,限制副磁铁4的滑动,避免装置磁力的意外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安全带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1),所述主体框架(1)为平板框架结构,所述主体框架(1)的两侧设有滚轮(2),所述主体框架(1)中部设有磁铁(3),所述磁铁(3)中部设有锚点(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安全带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3)的下方设有副磁铁(4),所述副磁铁(4)滑动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安全带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3)设置在主体框架(1)中央,磁铁(3)的下方设有一组副磁铁(4),所述副磁铁(4)通过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的滑槽(101)滑动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位于磁铁(3)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安全带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点(5)下方通过伸缩机构与副磁铁(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安全带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旋转轴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聪邓豪雷羚江天武王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