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作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164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预制构件制作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作的模具;技术方案包括上、下、左、右边模,上述边模均由若干第一模块固定连接而成,第一模块包括L型支架,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三角形背楞,且互相平行,第一模块的背楞的三角形面与L形支架的两个端面分别在同一平面上,上述边模的端部设有第二模块,第二模块包括L型支架,该L型支架一端面设有背楞,另一端距离端面50~70mm处设有背楞和调节孔,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外表面均设有密封条;该技术方案简单易组合制作,并且模块之间均有密封条挤压,解决了目前建筑预制构件制作时工序复杂、工作效率不高及容易漏浆的问题。及容易漏浆的问题。及容易漏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作的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预制构件制作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作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得到了蓬勃发展,各地涌现了大量的装配式建筑。由于装配式建筑大量使用预制墙、柱等构件,因此预制构件与现浇板如何连接成为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与现浇板的连接基本采用灌浆套筒灌浆的方式,并且在灌浆前必须预先用座浆料封堵预制构件底部周边,使其密实、牢固、不漏浆。但是,在现场实际灌浆过程中会由于工艺水平、施工环境及灌浆压力等各种原因造成座浆料封堵强度不足、开裂导致灌浆失败的情况。而且,这种传统的方式使得预制构件吊装及灌浆工序复杂,一旦失败预制构件必须重新进行冲洗吊装,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浪费、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作的模具,解决了目前建筑预制构件制作时工序复杂、工作效率不高及容易漏浆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作的模具,包括上边模、下边模、左边模、右边模,所述上边模、下边模、左边模、右边模均包括若干第一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L型支架,所述第一模块的L型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背楞,并且互相平行,所述背楞为三角形,所述第一模块的背楞的三角形面与L形支架的两个端面分别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上边模、下边模、左边模、右边模的端部设有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包括L型支架,所述第二模块的L型支架的一端面设有背楞,另一端距离端面50~70mm处设有背楞且在背楞距离端面处的L型支架的一个侧面设有调节孔,所述背楞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模块的背楞之间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密封条,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一模块之间,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均通过安装孔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背楞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背楞的尺寸为40*40*5mm,所述L型支架的尺寸为50*50*5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L型支架为角钢,所述密封条的材质为橡胶。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一模块之间,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均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高强螺栓规格为M14。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通过3M胶粘贴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外表面。
[001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通过/采用以螺栓连接组合成的简易型钢模具,并在模具中的每一个模块上设置密封条,使得模块之间得以无缝组合,使用该组合模具可直接进行预制构件的
吊装施工,不必封堵座浆料即可在安装固定好模具后直接开始灌浆施工,且在灌浆料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拆除模具,宜可用于现浇柱的柱脚封堵,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该模具可根据预制构件的大小进行调整,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预制构件,并具有安装和拆卸方便,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的特点,简化施工工序,节约材料和人力,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3]图1为本技术所述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作的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所述第一模块的主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所述第一模块的左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所述第二模块的主视图;
[0017]图中:1—高强螺栓;2—密封条;3—第一模块;4—第二模块;5—调节孔;6—安装孔;7—L型支架;8—背楞。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19]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作的模具,包括上边模、下边模、左边模、右边模,上边模、下边模、左边模、右边模均包括若干第一模块3,第一模块3包括L型支架7,L型支架7的尺寸为50*50*5mm,为角钢,第一模块3的L型支架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背楞8,并且互相平行,背楞8为三角形,尺寸为40*40*5mm,第一模块3的背楞8的三角形面与L形支架的两个端面分别在同一平面上,上边模、下边模、左边模、右边模的端部设有第二模块4,第二模块4包括L型支架7,第二模块4的L型支架7的一端面设有背楞8,另一端距离端面50~70mm处设有背楞8且在背楞8距离端面处的L型支架7的一个侧面设有调节孔5,背楞8上均设有安装孔6,第二模块4的背楞8之间互相平行设置,第一模块3与第二模块4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橡胶密封条2,该密封条2通过3M胶粘贴在第一模块3和第二模块4的外表面,第一模块3与第一模块3之间,第一模块3与第二模块4之间均通过安装孔6和螺栓固定连接,为了保证模具与预制构件底部、模具与基础地面之间不存在缝隙且拥有足够的压力,特别设置了高强螺栓1与对拉螺杆,该高强螺栓1规格为M14,使型钢模具、基础地面、预制构件底部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密实,有效的保障了灌浆的质量和效率,并且提高了该模具的容错率。
[0020]使用时,本技术的型钢模具组合尺寸可以根据预制构件的尺寸大小进行相应的调整。
[0021]1、将型钢模具紧贴预制构件底部与基础地面放置,放置时可根据预制构件的尺寸预先调节放置方式(根据预制构件大小将标准模具用M14高强螺栓1完成拼接,末端采用第二模块与第一模块进行首尾连接)。
[0022]2、在固定型钢模具时必须施加充分的压力,使模具底部5mm厚橡胶密封条与基础
地面无缝隙紧密贴合,模具内部5mm厚橡胶密封条与预制构件底部无缝隙紧密贴合,以防止灌浆施工时出现漏浆的情况。通过利用5mm橡胶密封条的弹性与粘结性等性能,能有效的使模具、基础地面和预制构件底部充分无缝隙的贴合在一起,进一步保证灌浆质量。
[0023]3、放置到需要位置后,将主框架压实紧贴在预制构件底部,并用M14高强螺栓1将模块进行组装完成,然后通过端部模块进行首尾连接,使其紧贴预制构件与基础地面后用对拉螺杆将两侧模块拉紧并固定牢固。
[0024]4、将型钢模具全部固定牢固后,可直接开始预制构件灌浆施工,灌浆料凝固后即可拆除模具。
[0025]传统的封堵座浆料的方式,若在灌浆过程中出现灌浆不流畅的施工情况,则必须在充分洗出已灌入灌浆套筒的灌浆料后,对已经封堵完成的座浆料作废弃处理,并且重新封堵座浆料后重新进行灌浆施工。使整个施工过程工序复杂,操作困难,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而本技术的型钢模具固定后,一旦发生灌浆不流畅的施工情况可及时拆除型钢模具,待充分洗出已灌入灌浆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边模、下边模、左边模、右边模,所述上边模、下边模、左边模、右边模均包括若干第一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L型支架,所述第一模块的L型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背楞,并且互相平行,所述背楞为三角形,所述第一模块的背楞的三角形面与L形支架的两个端面分别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上边模、下边模、左边模、右边模的端部设有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包括L型支架,所述第二模块的L型支架的一端面设有背楞,另一端距离端面50~70mm处设有背楞且在背楞距离端面处的L型支架的一个侧面设有调节孔,所述背楞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模块的背楞之间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密封条,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一模块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云伟闫伟史爱民王美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