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理的小型绞吸式清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治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理的小型绞吸式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河流湖泊污染治理过程中,底泥污染整治是主要的难点之一,也是目前较为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水体和底泥之间存在着吸收和释放的动态平衡,当水体存在较严重污染时,一部分污染物能够通过沉淀、吸附等作用进人底泥中;当外源造成的污染得到控制后,累积于底泥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通过与上覆水体间的物理、化学、生物交换作用,重新进入到上覆水体中,成为影响水体水质的二次污染源。为了解决河道的污泥问题,必须对污泥进行清理。
[0003]底泥清理是目前治理河道污染的有效手段,然后现有技术中,底泥清理普遍使用截留法,即将河道的上游水源截断,然后对下游河道内的污泥进行清理,或者人工进行挖捞,或通过泵吸设备进行淤泥的泵吸;上述方法普遍存在着污泥清理不彻底,设备运行稳定性差,人工、机械投入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理的小型绞吸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接组件(2)、绞吸组件(3)和控制器;所述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污泥收集箱(10)和污泥泵(11),内部设置有设备腔(12);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移动套(20)、传动齿轮(21)、移动电机(22)和支撑臂(23),所述传动齿轮(21)设置有两个,两个传动齿轮(21)分别通过连接轴(210)设置在底座(1)一侧,所述连接轴(210)端部贯穿底座(10)后延伸至设备腔(12)内部,且设置有连接带轮(211),所述移动电机(22)设置在设备腔(12)内部,移动电机(22)通过皮带与所述连接带轮(211)连接;所述移动套(20)内部设置有连接齿条(200),移动套(20)套设在两个传动齿轮(21)外部,且通过所述连接齿条(200)与两个传动齿轮(21)啮合连接,移动套(20)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杆(201),底座(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滚筒(13),各个所述支撑滚筒(13)分别与移动套(20)的下端面抵接,所述支撑臂(2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调节孔(230),支撑臂(23)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孔(230)与插接杆(201)活动卡接;所述绞吸组件(3)包括支撑座(30)、摆动架(31)、绞吸头(32)和传动电机(33),所述支撑座(30)设置在支撑臂(23)下端,支撑座(30)侧壁上设置有弧形滑槽(300)和微型电机(301),支撑座(30)内部上端转动卡接有齿辊(302),所述微型电机(301)为齿辊(302)提供动力,所述摆动架(31)为扇形架,摆动架(31)两侧通过活动套(310)与所述弧形滑槽(300)卡接,摆动架(31)上端设置有齿盘(311),所述齿盘(311)与齿辊(302)啮合连接,摆动架(31)内部均匀分布有2
‑
4个驱动螺杆(312),各个所述驱动螺杆(312)之间通过连接齿轮(3120)啮合连接,各个驱动螺杆(312)上均螺纹连接有旋转套(313),所述旋转套(313)与摆动架(31)的内壁转动卡接,摆动架(31)上设置有绞吸接口(314),所述绞吸接口(314)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泥泵(11)连接;所述绞吸头(32)通过连接杆(320)与旋转套(313)活动连接,绞吸头(32)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绞齿(321),所述传动电机(33)设置在摆动架(31)的外壁上,传动电机(33)通过主齿轮(330)与其中一个连接齿轮(3120)啮合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污泥泵(11)、移动电机(22)、微型电机(30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娅,杨枫,殷勤,王幸智,冯慧娟,王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