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1390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包括电磁摆动执行器、摆杆、转动轴组件、气门连接件。通过该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可将电磁摆动执行器的往复摆动转变为气门的直线运动,每个气门都由一套独立的系统进行驱动。该机构可通过控制摆动执行器来调整摆杆的摆动角度,进而调节气门的升程;可通过控制摆动执行器来调整摆杆的摆动角速度,进而调节气门开启或关闭的过渡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响应时间短、气门升程可控等优点,可根据实际工况调整气门升程与气门正时,从而达到发动机低油耗、小体积、高输出动力的效果。高输出动力的效果。高输出动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无凸轮发动机配气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如今,随着世界各国的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石油等能源面临枯竭,人们对于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与保护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凸轮轴发动机气门驱动机构已经无法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与传统的凸轮驱动配气机构相比,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实际工况,实时调整气门的开启、关闭时刻以及气门升程,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大大的降低有害气体排放等。
[0003]凸轮驱动配气机构技术成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应用范围广。但是凸轮轴一旦安装就被固定,尽管有添加的各种机械和液压的外加装置,但是驱动气门全可变技术依然受到机械凸轮的限制,无法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
[0004]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取消了传统的凸轮驱动配气机构中的凸轮轴和从动件,通过电磁式的驱动方式实现气门机构的自主电控。如今已有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控制灵活、气门启闭迅速,但结构尺寸过大且电能损耗较大
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替代了现有的凸轮轴气门驱动机构,使每一个进排气气门都能被独立的电磁摆动执行器驱动,从而实现气门的全可变驱动,包括:摆动执行器(1),作为驱动气门(5)的动力源,提供驱动力;转动轴组件(3),一端与摆杆(2)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箱体连接,限制摆杆(2)沿气门(5)运动方向所在的平面运动;摆杆(2),作为执行机构,将摆动执行器(1)提供的驱动力传递给气门连接件(4),从而驱动气门(5)的运动;气门连接件(4),用于连接摆杆(2)与气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摆杆(2)的横截面为方形,一端与摆动执行器(1)固连,另一端转动连接一个圆柱形凸起,圆柱形凸起垂直于摆杆(2)的侧壁,上述侧壁为沿摆杆(2)中心轴线延伸的侧壁,圆柱形凸起与气门连接件(4)滑动连接;转动轴组件(3)一端与摆杆(2)连接,且转动轴组件(3)与摆杆(2)中心轴线垂直,使得摆杆(2)沿气门(5)运动方向所在的平面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摆动执行器(1)包括外壳、动子线圈盒(1

2)、定子轭(1

3)和两块扇形永磁体(1

1),动子线圈盒(1

2)、定子轭(1

3)和两块扇形永磁体(1

1)均设置于外壳内,动子线圈盒(1

2)侧壁与摆杆(2)固连的一端无盖板,两块扇形永磁体(1

1)分别与外壳的前壁面和后壁面贴合;定子轭(1

3)为扇形,位于外壳中心,且平行等间隔设置于两块扇形永磁体(1

1)之间,动子线圈盒(1

2)为长方体,沿竖直中心轴线方向开有长通孔,动子线圈盒(1

2)设有矩形线圈绕组,定子轭(1

3)贯穿动子线圈盒(1

2)中心的长通孔,定子轭(1

3)与长通孔之间留有间隙,两者不接触;两块扇形永磁体(1

1)与动子线圈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梁周清雅徐照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