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及其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107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及其养殖系统,养殖系统包括池体及污水处理系统。池体包括保温层、基层、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保温层为棱边倒角的多边形池体结构,保温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在地面上通过钢筋水泥浇筑形成基层,同时在此预埋上排水管路,继而再铺设上保温层,并在保温层上通过水泥或防水材料在保温层表面铺设一层防水层,形成一个半预埋在地面上的多边形的池体,形成一个具有保温效果的池体。供水管路的供水口与保温层的侧壁之间具有一个余角的角度,通过供水、排水管路的常开设置,在池体内形成涡流,有利于将残饵、粪便等污物集中至第一排水口处排出,保障养殖池内的洁净度,有利于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殖。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及其养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海产养殖池领域,特别涉及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及其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对于龙胆石斑鱼的养殖,很少具有养殖基地式的规范化养殖。大多数采用散养或圈养的方式,因此很难形成规模化。而且还容易导致养殖的龙胆石斑鱼生病、死亡等情况,导致养殖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对于养殖池的建设,以及如何为龙胆石斑鱼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保障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等问题,是现有龙胆石斑鱼规模化养殖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及其养殖系统,其要解决的是现有龙胆石斑鱼的养殖不具有专门的养殖池及养殖系统的问题。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包括保温层、基层、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保温层为棱边倒角的多边形池体结构;
[0005]所述保温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基层位于所述保温层的底面,所述排水管路预埋设置在所述基层内,且所述排水管路的第一排水口贯穿所述保温层的底面中部设置;
[0006]所述供水管路的供水口贯穿所述保温层的一侧壁设置,且所述供水口的朝向所在直线与所述保温层的侧壁为余角。
[0007]优选的,所述多边形池体结构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且所述正方形结构倒角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包括保温泡沫与浇筑设置在所述保温泡沫上的混凝土。
[0009]优选的,所述排水管路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水口并联设置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保温层的底面边缘设置,所述第二排水口所在的水平面高于所述第一排水口所在的水平面。
[0010]优选的,所述排水管路还包括贯穿所述保温层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水口的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三排水口套设有安全管,所述安全管的管口高于所述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所在的水平面高于所述第三排水口所在的水平面。
[0011]优选的,还包括供氧管,所述供氧管贯穿所述保温层的另一侧壁设置。
[0012]还提供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系统,包括:
[0013]池体,所述池体为上述的养殖池;及
[0014]污水处理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池体的供水管路与排水管路之间。
[0015]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微滤机、蛋白分离器、毛刷池、
硫化池、清水池和热泵,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池体的排水管路连通,所述热泵与所述池体的供水管路连通。
[0016]优选的,还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连通至所述清水池或所述池体。
[0017]优选的,所述池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排沫管,所述排沫管的出口端连通至所述池体的排水管路上。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可以在一个地面上挖掘出一个多边形池体结构,在地面上通过钢筋水泥浇筑形成基层,同时在此预埋上排水管路,继而再铺设上保温层,并在保温层上通过水泥或防水材料在保温层表面铺设一层防水层,形成一个半预埋在地面上的池体。通过保温层可以有效的防止池体内的水温变化较快,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有利于龙胆石斑鱼在合适的水温下进行生存。通过供水管路、排水管路的常开设置,可以对龙胆石斑鱼进行活水式的养殖。
[0020]2、供水管路的供水口与保温层的侧壁之间具有一个余角的角度,例如: 30度角对养殖池进行供水,而排水管路位于保温层的底面中部。因此,利用供水管路不断冲刷养殖池内的水,以及常开式的排水管路的排水,可以在养殖池内形成涡流,有利于将残饵、粪便等污物集中至第一排水口处排出,保障养殖池内的洁净度,有利于龙胆石斑鱼的养殖。
[0021]3、保温层采用保温泡沫结合混凝土的浇筑形成保温层,通过混凝土保持多边形池体结构的稳固性,且保温泡沫的使用和建造成本较低,有利于养殖池的建设推广。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的剖视图;
[0023]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的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的龙胆石斑鱼的养殖系统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池体;11、补水管;12、排沫管;
[0027]2、污水处理系统;
[0028]21、沉淀池;22、微滤机;23、蛋白分离器;24、毛刷池;
[0029]25、硫化池;26、清水池;27、热泵;
[0030]10、保温层;101、多边形池体结构;102、防水层;103、保温泡沫;
[0031]104、混凝土;
[0032]20、基层;
[0033]30、供水管路;301、供水口;
[0034]40、排水管路;401、第一排水口;402、第二排水口;
[0035]403、第三排水口;4031、安全管;
[0036]50、供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技术提出新的方案,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
[0038]实施例一、
[0039]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包括保温层10、基层20、供水管路30和排水管路40,保温层10为棱边倒角的多边形池体结构101,保温层10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02,基层20位于保温层10的底面,排水管路40预埋设置在基层20内,且排水管路40的第一排水口401贯穿保温层10的底面中部设置。供水管路30的供水口301贯穿保温层10的一侧壁设置,且供水口301的朝向所在直线与保温层10的侧壁为余角。下文中以养殖龙胆石斑鱼为例进行说明。
[0040]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在一个地面上挖掘出一个多边形池体结构101,在地面上通过钢筋水泥浇筑形成基层20,同时在此预埋上排水管路40,利用水泵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排水抽送。继而再铺设上保温层10,并在保温层10 上通过水泥或防水材料在保温层10表面铺设一层防水层102,形成一个半预埋在地面上的池体。其中防水材料可以为沥青、塑料油膏等。通过保温层10 可以有效的防止池体内的水温变化较快,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有利于龙胆石斑鱼在合适的水温下进行生存。通过供水管路30、排水管路40的常开设置,可以对龙胆石斑鱼进行活水式的养殖。
[0041]并且,供水管路30的供水口301与保温层10的侧壁之间具有一个余角的角度,例如:30度角对养殖池进行供水或与保温层10的侧壁相互平行时,结合排水管路40位于保温层10的底面中部的设计,利用供水管路30不断冲刷养殖池内的水,以及常开式的排水管路40的排水,可以在养殖池内形成涡流,有利于将残饵、粪便等污物集中至第一排水口401处并排出。实现了,保障养殖池内水源的洁净度,有利于龙胆石斑鱼的养殖。
[0042]本实施例中多边形池体结构10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且正方形结构的棱边倒角设置。正方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基层、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保温层为棱边倒角的多边形池体结构;所述保温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基层位于所述保温层的底面,所述排水管路预埋设置在所述基层内,且所述排水管路的第一排水口贯穿所述保温层的底面中部设置;所述供水管路的供水口贯穿所述保温层的一侧壁设置,且所述供水口的朝向所在直线与所述保温层的侧壁为余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池体结构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且所述正方形结构倒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保温泡沫与浇筑设置在所述保温泡沫上的混凝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路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水口并联设置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保温层的底面边缘设置,所述第二排水口所在的水平面高于所述第一排水口所在的水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路还包括贯穿所述保温层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惠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鹰联水产有限公司漳州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