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窗玻璃系统和窗玻璃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094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雾性能改善的窗玻璃系统。窗玻璃系统包括:安装在移动体上的窗玻璃;设置在所述窗玻璃的室内侧表面上的防雾膜;检测所述窗玻璃的室内侧表面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移动体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使附着在所述防雾膜上的水分气化的干燥装置;和具有电路的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玻璃温度及由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推测出到所述防雾膜上起雾为止的时间Ts,基于所述时间Ts使所述干燥装置工作。述干燥装置工作。述干燥装置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窗玻璃系统和窗玻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窗玻璃系统和窗玻璃。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的车辆用防雾窗系统中,检测装置检测安装在车辆上的窗用板状体上附着的水分的情况,而控制装置根据该检测装置的输出来使干燥装置工作,从而使附着在所述窗用板状体上的水分气化,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用板状体在车厢内侧表面具有防雾性被膜,所述检测装置为检测所述防雾性被膜上附着的水分量的水分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水分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水分量超过阈值时发出使所述干燥装置工作的信号,所述干燥装置根据所述信号工作而使附着在所述防雾性被膜上的水分气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

2644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以往的车辆用防雾窗系统在水分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值超过阈值时使干燥装置工作,但是防雾性被膜(防雾膜)的吸水性能达到饱和的饱和吸水量会因车辆的室内温度和湿度而变化。
[0005]因此,以往的系统中,在水分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值超过阈值时,防雾膜上可能已经起雾。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雾性能改善的窗玻璃系统和窗玻璃。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窗玻璃系统包括:安装在移动体上的窗玻璃;设置在所述窗玻璃的室内侧表面上的防雾膜;检测所述窗玻璃的室内侧表面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移动体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使附着在所述防雾膜上的水分气化的干燥装置;和具有电路的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玻璃温度及由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推测出到所述防雾膜上起雾为止的时间Ts,基于所述时间Ts使所述干燥装置工作。
[0008]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窗玻璃包括:安装在移动体上的玻璃;设置在所述玻璃的室内侧表面上的防雾膜;检测所述玻璃的室内侧表面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移动体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和俯视下设置在与所述防雾膜所设置的区域重叠的区域的电热线或电热膜。专利技术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防雾性能改善的窗玻璃系统和窗玻璃。
附图说明
[0010]图1所示为装载有实施方式的窗玻璃系统100的车辆10的图。图2所示为窗玻璃系统100的一个示例的图。图3所示为窗玻璃系统100的另一个示例的图。图4所示为控制部150C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所示为控制部150C所执行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图6所示为将信息获取装置270安装在玻璃主体111的支架280和框体290的结构图。图7所示为将信息获取装置270安装在玻璃主体111的支架280和框体290的结构图。图8所示为将信息获取装置270安装在玻璃主体111的支架280和框体290的结构图。图9所示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支架280M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对适用本专利技术的窗玻璃系统和窗玻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2]<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装载有实施方式的窗玻璃系统100的车辆10的一个示例的图。作为一个示例,窗玻璃系统100作为挡风玻璃安装在车辆10上。窗玻璃系统100包括防雾膜120,并且具有使附着在防雾膜120上的水分气化的干燥装置。作为一个示例,干燥装置包括除雾器20。除雾器20在工作状态下向窗玻璃系统100输送经空调除湿的空气,从而除去雾。
[0013]这里,车辆10例如为EV(电动)车、P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HV(混合动力)车、汽油车或柴油车等机动车。此外,车辆10可也以是电动力火车(日文:電車)或常规动力火车(日文:汽車)。车辆10是运送乘客移动的移动体的一个示例。
[0014]另外,在此对于窗玻璃系统100安装在车辆10上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窗玻璃系统100也可以安装在车辆10以外的移动体(例如飞机或直升机等)上。
[0015]图2所示为窗玻璃系统100的一个示例的图。窗玻璃系统100包括窗玻璃110、防雾膜120、电热线130、开关140、控制单元150(温度传感器150A、温湿度传感器150B、控制部150C)。电热线130与电源160H连接,控制单元150与电源160L和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装置)170连接。电热线130为干燥装置的一个示例。
[0016]以下对于安装在车辆10上的状态下的窗玻璃系统100的上下关系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玻璃主体111的上部、下部和侧部分别指安装在车辆10上的状态下的上部、下部和侧部。
[0017]窗玻璃110具有玻璃主体111。窗玻璃110还可具有遮蔽区域。玻璃主体111可以是封入有中间膜的夹层玻璃。遮蔽区域优选在玻璃主体111的车厢内(车辆10的室内)侧表面上沿着玻璃主体111的周围设置。
[0018]遮蔽区域为形成有着色层的区域或中间膜的着色区域。着色层为着色陶瓷层112或着色有机油墨层。作为一个示例,着色陶瓷层112为暗色陶瓷糊料的烧成体。形成遮蔽区域的目的在于防止玻璃主体111粘接在车辆10上的状态下粘合剂因紫外线而发生劣化,并
且使得从车辆10外侧无法看到玻璃主体111与车体的连接部分而改善外观。另外,遮蔽区域所围成的玻璃主体111的中央部111A为透明的部分。此外,在玻璃主体111为夹层玻璃的情况下,着色陶瓷层112或着色有机油墨层优选设置为与中间膜相接,或设置在玻璃主体111的车厢内侧表面上。
[0019]防雾膜120设置在窗玻璃110的室内侧表面上。防雾膜120优选设置在玻璃主体111的中央部111A的车厢内(车辆10的室内)侧表面上。
[0020]此外,如图3所示,防雾膜120所设置的区域可以在俯视下与遮蔽区域重叠。图3所示为窗玻璃系统100的另一个示例的图。防雾膜120所设置的区域与遮蔽区域优选在玻璃主体111的下部和/或侧部重叠。若在玻璃主体111的下部和/或侧部重叠,则可以有效延缓窗玻璃110的起雾开始。
[0021]此外,优选防雾膜120所设置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由电热线130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域不重叠。若与该加热区域不重叠,则防雾膜120所设置的区域的可视性提升。
[0022]防雾膜120具有吸水性。为了实现高吸水性,防雾膜120优选包含吸水性高分子或亲水性高分子。防雾膜120可以介由具有粘合剂层的膜安装在窗玻璃110上。
[0023]电热线130为干燥装置的一个示例。
[0024]由电热线130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域在俯视下与防雾膜120所设置的区域重叠。若由电热线130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域与防雾膜120所设置的区域重叠,则防雾膜120中所含水分蒸发,防雾膜120的吸水量有效降低。
[0025]优选由电热线130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域在俯视下具有与防雾膜120所设置的区域不重叠的区域。通过在由电热线130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域中的与防雾膜120所设置的区域不重叠的区域设置温度传感器1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窗玻璃系统,其包括:安装在移动体上的窗玻璃、设置在所述窗玻璃的室内侧表面上的防雾膜、检测所述窗玻璃的室内侧表面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移动体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使附着在所述防雾膜上的水分气化的干燥装置、和具有电路的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玻璃温度及由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推测出到所述防雾膜上起雾为止的时间Ts,基于所述时间Ts使所述干燥装置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玻璃系统,其中,所述时间Ts基于所述防雾膜最上层的吸水质量浓度FD(x=0)来进行推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玻璃系统,其中,将所述防雾膜的饱和吸水质量浓度记为FW,则所述时间Ts为从预测防雾膜最上层的吸水质量浓度FD(x=0)的时刻开始到FD(x=0)≥FW的时刻为止的所需时间。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反复推测所述时间Ts。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系统,其中,所述干燥装置为电热线或电热膜,所述温度传感器在俯视下设置在利用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域。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系统,其中,所述窗玻璃具有遮蔽区域,所述温度传感器在俯视下设置在所述遮蔽区域。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系统,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窗玻璃的上部或侧部。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田和良入江哲司木村壮志田中慎也李相文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