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椅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64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3
本申请涉及书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椅书架,其包括水平设置的坐板部、垂直设置于坐板部上的靠背部、垂直设置于靠背部顶部的书物放置部以及用于支撑坐板部和书物放置部的支撑部,所述坐板部位于靠背部内侧,所述书物放置部位于靠背部外侧,所述支撑部顶部设有用于支撑坐板部的第一支撑面和用于支撑书物放置部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面。本申请具有提升阅读者阅读体验的同时,提高整体支撑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椅书架


[0001]本申请涉及书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椅书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们为了获得较为安静的阅读环境,大多选择较为狭小且独立的阅读室或书屋。而由于这种阅读室或书屋的空间有限,且常规的书架和座椅都是分开的,在放置了书架后,很难再放置座椅,这样导致阅读者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者直接坐在地上阅读,影响阅读体验。
[0003]相关技术中的书架椅,通常是在座椅的靠背及底座外侧安装书架格栅,书架格栅形成放置书物的书架,使座椅与书架合二为一。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该书架椅的支撑部件集中于底座底部,对书架并未形成支撑,这样当书架上放置较多的书物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造成书架以及靠背发生变形,甚至断裂,影响书架椅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阅读者阅读体验的同时,提高整体支撑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椅书架。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椅书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连椅书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坐板部、垂直设置于坐板部上的靠背部、垂直设置于靠背部顶部的书物放置部以及用于支撑坐板部和书物放置部的支撑部,所述坐板部位于靠背部内侧,所述书物放置部位于靠背部外侧,所述支撑部顶部设有用于支撑坐板部的第一支撑面和用于支撑书物放置部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面。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坐板部、靠背部和书物放置部集合为一个整体,不仅便于拿放书物,便于阅读者阅读,而且使阅读者能够坐在坐板部上,提升了阅读体验;同时通过设置支撑部,能够同时对坐板部和书物放置部进行支撑,提高了整体强度,延长了连椅书架的使用寿命。
[0009]可选的,所述坐板部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坐板、第二坐板、第三坐板以及第四坐板,所述第一坐板包括第一直板段和垂直于第一直板段的第二直板段,所述第二直板段一端与第一直板段圆滑过渡连接,第二直板段另一端与第二坐板连接,所述第二坐板包括一端与第二直板段连接的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三坐板包括一端与第一弧形段连接的第二弧形段和设置于第二弧形段另一端的第三直板段,所述第四坐板包括一端与第三直板段连接的第三弧形段和设置于第三弧形段另一端的第四直板段。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坐板部采用异形结构,节约占用空间,尤其适合较为狭小的空间使用,且方便阅读者坐下,能够满足多名阅读者同时使用,便于安装和使用。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以及第三弧形段的弯曲方向相同。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整体结构更加流畅,形成流线结构,避免坐板部出现尖
锐处,对阅读者造成伤害,提高使用安全性。
[0013]可选的,所述靠背部位于坐板部外侧边缘,且位于坐板部顶面,所述靠背部包括与第一坐板外侧边缘轮廓相适形的第一靠背板以及与第二坐板、第三坐板和第四坐板外侧边缘轮廓相适形的第二靠背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阅读者倚靠,提高使用舒适性。
[0015]可选的,所述书物放置部至少为两层,各层书物放置部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且相邻两层书物放置部之间通过竖向板连接,所述竖向板为多个,多个竖向板沿书物放置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竖向板将相邻两层书物放置部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多个独立的书物放置格。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放置和拿取书屋,同时由于相邻两层书物放置部之间通过多个竖向板连接,多个竖向板将相邻两层书物放置部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多个独立的书物放置格,便于书物分类放置,方便阅读者阅读。
[0017]可选的,每层书物放置部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以及第三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包括第五直板段和沿第五直板段一端向书物放置部内侧弯曲延伸的第四弧形段,所述第二放置板包括一端与第四弧形段连接的第五弧形段和设置于第五弧形段另一端的第六直板段,所述第三放置板包括一端与第六直板段连接的第七直板段、沿第七直板段另一端折转后向书物放置部外侧延伸的第八直板段以及沿第八直板段延伸端折转后向书物放置部内侧延伸的第九直板段,所述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的内侧边缘轮廓与第一靠背板的轮廓相适形,所述第七直板段和第八直板段的内侧边缘轮廓与第二靠背板的轮廓相适形。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书物放置部的装配,且书物放置部内侧边缘的轮廓与靠背部轮廓基本上一致,节约空间的同时,提高了整体结构的一致性,使用方便。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以及第三放置板的外侧边缘垂直固定有挡条部,且挡条部位于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以及第三放置板的顶面。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条部,能够对书物进行阻挡限位,减小书物掉落的风险。
[0021]可选的,所述坐板部内侧边缘设置有挡板部,所述挡板部垂直固定于坐板部底面,所述挡板部包括与第一坐板内侧边缘轮廓相适形的第一挡板、与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内侧边缘轮廓相适形的第二挡板、与第三直板段内侧边缘轮廓相适形的第三挡板以及与第四坐板内侧边缘轮廓相适形的第四挡板。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部,能够提升对坐板部的支撑,提升整体强度,同时也便于阅读者腿部抵靠,提高舒适度。
[0023]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为多个,多个支撑部沿坐板部或书物放置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斜支撑杆、第二斜支撑杆以及设置在第一斜支撑杆与第二斜支撑杆之间的水平支撑杆,所述第一斜支撑杆的长度小于第二斜支撑杆的长度,所述第一斜支撑杆、第二斜支撑杆的顶端端面和底端端面均为平面,第一斜支撑杆的底端与第二斜支撑杆的底端抵接,且第一斜支撑杆的底端端面与第二斜支撑杆的底端端面齐平,所述水平支撑杆固定于第一斜支撑杆顶端与第二斜支撑杆之间,且水平支撑杆顶面与第一斜支撑杆顶端端面齐平,所述水平支撑杆顶面和第一斜支撑杆顶端端面共同形成第一支撑面,所述
第二斜支撑杆顶端端面形成第二支撑面。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各支撑部能够提升整体支撑强度,支撑部通过第一斜支撑杆、第二斜支撑杆和水平支撑杆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稳定性和支撑强度。
[0025]可选的,相邻两个支撑部的第二斜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撑条。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支撑条提高了相邻两个支撑部之间的支撑强度,进行提升了整体支撑强度,使用安全可靠。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将坐板部、靠背部和书物放置部集合为一个整体,不仅便于拿放书物,便于阅读者阅读,而且使阅读者能够坐在坐板部上,提升了阅读体验;同时通过设置支撑部,能够同时对坐板部和书物放置部进行支撑,提高了整体强度,延长了连椅书架的使用寿命;
[0029]2.通过设置挡板部,能够提升对坐板部的支撑,提升整体强度,同时也便于阅读者腿部抵靠,提高舒适度。
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椅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坐板部(1)、垂直设置于坐板部(1)上的靠背部(2)、垂直设置于靠背部(2)顶部的书物放置部(3)以及用于支撑坐板部(1)和书物放置部(3)的支撑部(4),所述坐板部(1)位于靠背部(2)内侧,所述书物放置部(3)位于靠背部(2)外侧,所述支撑部(4)顶部设有用于支撑坐板部(1)的第一支撑面(41)和用于支撑书物放置部(3)的第二支撑面(42),所述第二支撑面(42)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面(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椅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部(1)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坐板(11)、第二坐板(12)、第三坐板(13)以及第四坐板(14),所述第一坐板(11)包括第一直板段(111)和垂直于第一直板段(111)的第二直板段(112),所述第二直板段(112)一端与第一直板段(111)圆滑过渡连接,第二直板段(112)另一端与第二坐板(12)连接,所述第二坐板(12)包括一端与第二直板段(112)连接的第一弧形段(121),所述第三坐板(13)包括一端与第一弧形段(121)连接的第二弧形段(131)和设置于第二弧形段(131)另一端的第三直板段(132),所述第四坐板(14)包括一端与第三直板段(132)连接的第三弧形段(141)和设置于第三弧形段(141)另一端的第四直板段(1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椅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121)、第二弧形段(131)以及第三弧形段(141)的弯曲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椅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2)位于坐板部(1)外侧边缘,且位于坐板部(1)顶面,所述靠背部(2)包括与第一坐板(11)外侧边缘轮廓相适形的第一靠背板(21)以及与第二坐板(12)、第三坐板(13)和第四坐板(14)外侧边缘轮廓相适形的第二靠背板(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椅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书物放置部(3)至少为两层,各层书物放置部(3)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且相邻两层书物放置部(3)之间通过竖向板(5)连接,所述竖向板(5)为多个,多个竖向板(5)沿书物放置部(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竖向板(5)将相邻两层书物放置部(3)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多个独立的书物放置格(5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椅书架,其特征在于:每层书物放置部(3)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放置板(31)、第二放置板(32)以及第三放置板(33),所述第一放置板(31)包括第五直板段(311)和沿第五直板段(311)一端向书物放置部(3)内侧弯曲延伸的第四弧形段(3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唐潇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