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55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包括墙板固定件与角码,墙板固定件上形成墙板安装位,墙板固定件上形成墙板第一调节孔,墙板第一调节孔内穿设第一锁紧固定件,第一锁紧固定件抵接于墙面板;墙板固定件上形成墙板第二调节孔,角码上形成角码固定调节孔,并在墙板第二调节孔内穿设第二锁紧固定件且第二锁紧固定件延伸穿过角码固定调节孔实现角码与墙板固定件的连接;安装时,角码固定调节孔与墙板第二调节孔在竖直方向垂直设置实现墙面板在横向方向上与纵向方向上的位置调节。该调平结构安装方便,能够适应不同厚度款式的背景板墙,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调平结构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有利于上述调平结构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有利于上述调平结构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修装饰
,具体是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装修中,为了满足面层安装、造型需求、空间尺寸要求等因素,需要对墙面进行基层处理,那就需要墙面龙骨调平,例如墙面大面积的木饰面、硬包、玻璃等面层材料,我们需要做木工板或多层板基层,一方面是解决面层材料安装生根问题,另一方面把不平整的墙面调平,调平材料多为卡式龙骨或U型卡配副龙骨来施工,多用于工装较大面积的墙面施工,家装中或者小面积的造型,用的比较多的还是木方加木板条或者木樽的调平方式。
[0003]以往的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只适用于一种厚度的墙面板,其中承载构件F型墙板固定件只能在纵向调节墙面板的位置;目前已有的墙面承载调平结构采用F型墙板固定件与45角码固定,只能纵向调节墙面板的位置,且同样只能用于一种厚度的背景墙面板,若安装不锈钢背景墙板和烤漆玻璃背景墙板就不能使用该承载调平模块,同时安装效率低,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不利于上述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该调平结构简单巧妙,安装方便,能够适应不同厚度款式的背景板墙,同时能够实现调节墙面板的位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调平结构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本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上述所述的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同样具有能够适应不同厚度款式的背景板墙,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的优点。
[0005]上述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及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的安装方法技术上相互关联,属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
[0006]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包括墙板固定件与角码,所述墙板固定件安装于所述角码上;所述墙板固定件上形成供墙板安装的墙板安装位,靠近所述墙板安装位的所述墙板固定件上形成墙板第一调节孔,所述墙板第一调节孔内穿设第一锁紧固定件,所述第一锁紧固定件抵接于墙面板上实现所述墙板固定件对不同厚度墙面板的安装;所述墙板固定件上形成墙板第二调节孔,所述角码上形成角码固定调节孔,并在所述墙板第二调节孔内穿设第二锁紧固定件且所述第二锁紧固定件延伸穿过所述角码固定调节孔实现所述角码与所述墙板固定件的连接;安装时,所述角码固定调节孔与所述墙板第二调节孔在竖直方向垂直设置实现墙面板在横向方向上与纵向方向上的位置调节。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板第二调节孔与所述角码固定调节孔中至少一个为腰型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板第二调节孔与所述角码固定调节孔均
为腰型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板第一调节孔为螺纹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板固定件包括墙板连接底板,所述墙板连接底板上设有墙板第一支板与墙板第二支板,所述墙板安装位形成于所述墙板第一支板与所述墙板第二支板之间。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板第一支板的高度为所述墙板第二支板的高度的1/4~3/4。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板第一支板的高度为所述墙板第二支板的高度的1/2。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角码包括角码第一支板与角码第二支板,在所述角码第一支板或所述角码第二支板上形成角码第一调节孔与角码第二调节孔,通过在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角码第二调节孔内穿设第三锁紧固定件实现所述角码与原始墙的固定。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锁紧固定件为膨胀螺栓。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该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安装方便,能够适应不同厚度款式的背景板墙,同时能够实现调节墙面板的位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调平结构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0016]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上述所述的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角码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原始墙上;b、墙板固定件与角码之间通过锁紧螺栓与锁紧螺母固定锁紧;c、通过墙板固定件上的墙板第二调节孔和角码上的角码固定调节孔对墙面板进行XY两个方向上的位置调节;d、在墙板安装位内放置墙面板,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卡紧墙面板,完成墙面板的安装。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的安装方法,同样能够适应不同厚度款式的背景板墙,同时能够实现调节墙面板的位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调平结构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实施例中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实施例中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中墙板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实施例中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中墙板固定件的结构立体图;
[0022]图5是实施例中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中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墙板固定件;11、墙板连接底板;12、墙板第一支板;13、墙板第二支板;14、墙板第一调节孔;15、墙板第二调节孔;16、墙板安装位;2、角码;21、角码第一支板;22、角码第二支板;23、角码第一调节孔;24、角码第二调节孔;25、角码固定调节孔;3、第一锁紧固定件;4、第二锁紧固定件;5、第三锁紧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包括墙板固定件1与角码2,上述墙板固定件1安装在上述角码2上;上述墙板固定件1上形成供墙板安装的墙板安装位16,传统的墙板安装位16只能安装一种厚度的墙面板,导致墙板固定件1利用率低,更换频率高,无疑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靠近上述墙板安装位16的上述墙板固定件1上形成墙板第一调节孔14,墙板第一调节孔14可设置为螺纹孔,通过在墙板第一调节孔14内穿设第一锁紧固定件3,上述第一锁紧固定件3抵接在墙面板上实现上述墙板固定件1对不同厚度墙面板的安装,灵活方便,第一锁紧固定件3可为结构简单的调节螺栓,使用方便的同时,市场上较为常见,使用成本低,能够有效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墙板第一调节孔14为螺纹孔的设置方式还能够给予第一锁紧固定件3支承和传递载荷的能力,进一步保证安装在墙板安装位16中的墙板的稳定性,保证墙板固定件1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6]墙板固定件1上形成墙板第二调节孔15,上述角码2上形成角码固定调节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固定件(1)与角码(2)所述墙板固定件(1)安装于所述角码(2)上;所述墙板固定件(1)上形成供墙板安装的墙板安装位(16),靠近所述墙板安装位(16)的所述墙板固定件(1)上形成墙板第一调节孔(14),所述墙板第一调节孔(14)内穿设第一锁紧固定件(3),所述第一锁紧固定件(3)抵接于墙板上实现所述墙板固定件(1)对不同厚度墙板的安装;所述墙板固定件(1)上形成墙板第二调节孔(15),所述角码(2)上形成角码固定调节孔(25),并在所述墙板第二调节孔(15)内穿设第二锁紧固定件(4)且所述第二锁紧固定件(4)延伸穿过所述角码固定调节孔(25)实现所述角码(2)与所述墙板固定件(1)的连接;安装时,所述角码固定调节孔(25)与所述墙板第二调节孔(15)在竖直方向垂直设置实现墙板在横向方向上与纵向方向上的位置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第二调节孔(15)与所述角码固定调节孔(25)中至少一个为腰型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第二调节孔(15)与所述角码固定调节孔(25)均为腰型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面承载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第一调节孔(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钟诚姚鑫李建斌方谋勇肖辉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