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PDA的新型智能医用护士便携呼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038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院护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PDA的新型智能医用护士便携呼叫系统,包括接收器本体和无线充电底座,接收器本体的正面安装有触控显示屏,接收器本体的顶部安装有PDA条形码扫描器,接收器的左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按钮和警示灯,接收器本体的左侧还贯通有拾音孔和扬声孔,接收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无线充电感应组件,接收器本体的内部设有CPU、PDA终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警报器、拾音单元、扬声单元、振动马达和电池板,接收器本体的后侧一体成型有绑带连接座,绑带连接座的内侧插入有绑带,本装置可避免因护士不在护士站接收信息不及时而造成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的问题,利用振动和灯光提醒的方式代替声音提醒减少病房噪音来源。少病房噪音来源。少病房噪音来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DA的新型智能医用护士便携呼叫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医院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DA的新型智能医用护士便携呼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多是依靠传统床旁呼叫系统和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是利用无线网络连接到护士工作站的微型电脑主机,从而实现信息共享的一种系统,主要用于收集数据、跟踪工作量、记录治疗效果,病人和护士使用传统床旁呼叫系统交换信息,PDA通过扫描病人腕带条形码等帮助护士更好地管理病人信息以及完成医嘱的执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现有的此类装置,多为手持式,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重量和体积,通过手持的方式使护士难以实时携带,护士常将其放在护士站,等候病人呼叫,若护士不在护士站,可能无法及时对护士站响起的铃声作出应答,且现有的此类装置,多采用铃声提醒的方式提醒护士,增加了病房中的噪音来源。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PDA的新型智能医用护士便携呼叫系统,护士随时随地与接收器本体接触,避免因护士不在护士站接收信息不及时而造成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的问题,利用振动和灯光提醒的方式代替声音提醒,防止病人同时呼叫多个本装置造成的护士无法分清哪个装置被呼叫导致的工作紊乱,同时可以减少病房噪音来源。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DA的新型智能医用护士便携呼叫系统,包括接收器本体和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接收器本体的正面安装有触控显示屏,所述接收器本体的顶部安装有PDA条形码扫描器,所述接收器的左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按钮和警示灯,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左侧还贯通有拾音孔和扬声孔,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无线充电感应组件,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内部设有CPU、PDA终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警报器、拾音单元、扬声单元、振动马达和电池板,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包括充电板安装座,所述充电板安装座的左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充电板安装座的内腔中卡接有无线充电板,所述无线充电板的顶部设有防滑橡胶垫,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后侧一体成型有绑带连接座,所述绑带连接座的内侧插入有绑带;拾音孔和扬声孔用于声音的通过,充电板安装座通过电源线与电源连接,使无线充电板通电。
[0005]本实施方案中:
[0006]其中,所述绑带连接座的数量为两个;提升绑带与接收器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07]其中,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橡胶防滑条;橡胶防滑条用于提升接收器本体底部与无线充电板顶部的防滑橡胶垫的摩擦力。
[0008]其中,所述绑带的左端连接有套环,所述绑带的右端后侧缝接有魔术贴;绑带设有魔术贴的一端穿过套环后绕回并通过魔术贴固定,从而使绑带形成一个闭环,可固定在护
士的手臂上。
[0009]其中,所述充电板安装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盘;吸盘用于将充电板安装座固定在光滑的桌面上。
[0010]其中,所述防滑橡胶垫的顶部设有一体成型的防滑纹;通过防滑纹提升防滑橡胶垫与接收器本体之间的摩擦力。
[0011]其中,所述警示灯采用LED光源;LED光源的亮度较高且能耗较低。
[0012]其中,所述触控显示屏的表面涂覆有纳米涂层;纳米涂层可起到防划、疏油的作用,对触控显示屏进行保护。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装置在使用时,将绑带穿过两个绑带连接座,将绑带设有魔术贴的一端穿过套环后,可将绑带套在护士手臂上,拉紧绑带后,通过魔术贴将绑带固定,从而将接收器本体固定在护士的手臂上,使护士随时随地与接收器本体接触,避免因护士不在护士站接收信息不及时而造成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的问题,同时避免护士长时间手持本装置导致的手部疲劳,腾出护士的手和口袋携带更多的棉签、胶带等必须物品;
[0015]通过电源开关按钮控制本装置的开关,当病人需要呼叫护士时,按下床头铃,通过无线信号与护士处接收器本体内的无线通讯模块建立通讯连接,将呼叫信号传输至接收器本体,通过CPU对警报器下达指令,警报器控制振动马达进行振动,同时警示灯亮起,提醒护士应答,利用振动和灯光提醒的方式代替声音提醒,防止病人同时呼叫多个本装置造成的护士无法分清哪个装置被呼叫导致的工作紊乱,同时可以减少病房噪音来源
[0016]护士可通过触控显示屏操作本装置,关闭振动马达和警示灯后,通过拾音单元和扬声单元利用无线通讯模块与病人进行应答和对话后前往病人处,使患者的呼叫请求更为直接、便捷地传达给护士,方便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0017]护士到达病人处后,利用PDA条形码扫描器对病人腕带上的PDA条形码进行扫描,利用PDA终端模块对PDA条形码对应的病人信息进行识别,并将病人信息显示在触控显示屏上,方便护士查看、核对医嘱和病人信息,从而准确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士不规范使用PDA的概率;
[0018]当本装置不使用时,可直接将接收器本体放置在无线充电底座中的无线充电板上,通过无线充电板和无线充电感应组件的配合,对电池板进行无线充电,下次使用时,直接将接收器本体从无线充电底座上拿起即可,通过防滑橡胶垫和防滑橡胶条的设置,可放置接收器本体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从无线充电底座上滑落,通过吸盘的设置,可将无线充电底座固定在光滑的桌面上,使用便捷,充电方便。
[0019]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左下方视角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左后方视角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无线充电底座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中绑带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0、接收器本体;110、拾音孔;120、扬声孔;130、绑带连接座;140、橡胶防滑条;210、触控显示屏;220、PDA条形码扫描器;230、电源开关按钮;240、警示灯;251、无线充电感应组件;252、电池板;261、CPU;262、PDA终端模块;263、无线通讯模块;264、警报器;265、拾音单元;266、扬声单元;267、振动马达;300、无线充电底座;310、充电板安装座;311、吸盘;320、电源线;330、无线充电板;340、防滑橡胶垫;341、防滑纹;400、绑带;410、套环;420、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阅图1

图7,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DA的新型智能医用护士便携呼叫系统,包括接收器本体100和无线充电底座300,所述接收器本体100的正面安装有触控显示屏210,所述接收器本体100的顶部安装有PDA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DA的新型智能医用护士便携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本体和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接收器本体的正面安装有触控显示屏,所述接收器本体的顶部安装有PDA条形码扫描器,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左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按钮和警示灯,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左侧还贯通有拾音孔和扬声孔,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无线充电感应组件,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内部设有CPU、PDA终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警报器、拾音单元、扬声单元、振动马达和电池板,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包括充电板安装座,所述充电板安装座的左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充电板安装座的内腔中卡接有无线充电板,所述无线充电板的顶部设有防滑橡胶垫,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后侧一体成型有绑带连接座,所述绑带连接座的内侧插入有绑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DA的新型智能医用护士便携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连接座的数量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琳杜文娟阮自豪张欣欣蒋莉莉王昕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