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调节迎风方向的风速仪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36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角度调节迎风方向的风速仪支架,包括风洞和转轴,所述风洞上开设有允许转轴穿过的通孔,转轴活动套接在通孔内,转轴的外壁依次套接有上锁紧活接、主转接轴、刻度盘和下锁紧活接,上锁紧活接位于风洞内,上锁紧活接与主转接轴可拆卸连接,主转接轴、刻度盘和下锁紧活接位于风洞外,主转接轴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转轴转动的锁紧装置,刻度盘转动连接在转轴上,下锁紧活接与转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风速仪在风洞实验测试过程中水平旋转迎风角度的目的,避免在现有技术中每个角度都中断实验,重新固定风速仪的方法,提高了风速测试中的测试效率和校准质量。提高了风速测试中的测试效率和校准质量。提高了风速测试中的测试效率和校准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角度调节迎风方向的风速仪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气象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角度调节迎风方向的风速仪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风速是生产和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风速的测量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消防、建筑、气象、航空航海、通风管道、锅炉、制冷、暖通等诸多领域。目前,用于风速测量的设备主要分为两类:用于短时测量的便携式风速仪及用于长期实时测量的风速传感器。风速仪及风速传感器在使用时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标定。风速仪校准设备主要使用的是风洞。
[0003]风洞即风洞实验室,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来模拟物体周围的气体流动和特征,并可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平台,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学研究和实验使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工具。实验时,常将模型或实物固定在风洞中进行反复吹风,通过测控仪器和设备取得实验数据,由于实验在室内进行,受气候条件和时间的影响小,实验条件如气流的速度、压力、温度等容易控制,实验结果的精确度较高。风洞实验项目和内容多种多样,实验模型和测试仪器的安装、操作、使用比较方便,实验较安全,而且效率高、成本低。因风洞的控制性佳,可重复性高,风洞不仅在航空和航天工程的研究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房屋建筑、风能利用、风速风量的计量校准等领域更是不可或缺。
[0004]风速仪在风洞中进行校准测试,实验时是将作为标准的标准器和被测风速仪一起固定于风洞的试验段,由风洞产生稳定的风速,从而进行校准。不同的风速仪测量原理,形状样式各有不同,其进行校准测试的方式也不一样。风洞空气流场均匀性、稳定性、波动性对测量结果的有影响,标准器和被测风速仪的安装位置会引起阻塞及乱流,因此在风洞内安装固定被测风速仪时应当考虑上述影响。我国现阶段使用的风速仪照测量原理主要分为:杯轮式、热式、超声波式。
[0005]杯轮式风速传感器测量原理利用风杯或叶轮在风力作用下转动,其角速度与风速成正比,通过转化输出相应频率信号来计算风速,其中杯式风速仪具有无定向测风能力,其在风洞内的安装固定要求风杯位于风场截面中心,且风杯安装应水平,但无需考虑来风风向;叶轮式风速仪安装固定要求叶轮位于风场截面中心,叶轮面垂直于风向,且叶轮片的旋转方式应与风的来向匹配。
[0006]热式风速传感器按测量原理分为恒流式和恒温式两种,其特点是准确度和灵敏度较高,探头感应部位通常体积较小,对风洞产生的阻塞也较小,其在风洞内安装固定要求其探头感应部位位于风场截面中心。超声波式风速传感器是利用了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多普勒效应来测量风速,该测量原理需要较精确的温度补偿,且对超声波式风速仪进行校准测试需考虑风向因素。超声波风速仪在风洞内的固定,要求其探头位于风场截面中心,且超声风速仪探头在风场内测试时应能进行高精度的多角度水平旋转。
[0007]当前,在风洞校准测试实验中大多是采用立杆或套筒的方式来将风速仪固定于风
洞中,通过在风洞内安装一个立杆或套筒,再将风速仪固定在立杆或套筒上。这种固定方式,需要在实验前调试好风速仪的高度,水平度及迎风角度并完成固定,实验开始后无法再去调整这些参数。现今风速仪的测试中,除了杯式风速仪不考虑迎风角度,叶轮式、热式、都对迎风角度有要求,超声波风速仪更是需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调整测试不同的迎风角度。因此,设计一种能在风洞中较好的固定常用的各式风速仪,并且能于测试过程中,精确调节被测仪器的迎风角度对现今使用风洞校准各式风速仪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多角度调节迎风方向的风速仪支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对风速仪进行角度调整的缺陷。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0]一种多角度调节迎风方向的风速仪支架,包括风洞和转轴,所述风洞上开设有允许转轴穿过的通孔,转轴转动套接在通孔内,转轴的外壁依次套接有上锁紧活接、主转接轴、刻度盘和下锁紧活接,上锁紧活接位于风洞内,上锁紧活接与主转接轴可拆卸连接,主转接轴、刻度盘和下锁紧活接位于风洞外,主转接轴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转轴转动的锁紧装置,刻度盘活动连接在转轴上,下锁紧活接与转轴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转接轴一端开设有外螺纹,开设外螺纹的一端穿过风洞上的通孔,上锁紧活接开设有内螺纹,上锁紧活接与主转接轴螺纹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转接轴上还固定连接有指针。
[0013]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对称设置在主转接轴上,锁紧装置包括拧紧定位把手和限位螺杆,主转接轴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限位螺杆螺纹连接在主转接轴的螺纹孔内,限位螺杆的一端端面与转轴接触,限位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用于旋拧的拧紧定位把手。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位于风洞外的一端内壁固定套接有轴承构件,轴承构件外壁固定套接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主转接轴内壁固定套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构件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刻度盘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上对称设置有与限位凸起相匹配的限位凹槽。
[0016]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构件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外螺纹,下锁紧活接内壁上开设有与轴承构件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0017]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位于风洞内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测风速的风速仪。
[0018]进一步的,所述风速仪为叶轮式风速仪、热球式风速仪、超声波风速仪中的一种。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调节迎风方向的风速仪支架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实现了风速仪在风洞实验测试过程中水平旋转迎风角度的目的,避免在现有技术中每个角度都中断实验,重新固定风速仪的方法,提高了风速测试中的测试效率和校准质量;
[0021]2、本技术的风速仪可以固定在转轴上,通过转动转轴可在风洞洞体外自由的水平旋转风速仪;
[0022]3、本技术由于带有刻度盘及指针,刻度盘与转轴间隙配合,可实现风速仪旋转角度的精确控制;
[0023]4、本技术由于设置有锁紧装置,通过转动拧紧定位把手来调节限位螺杆在主转接轴内的位置,可以在水平方向的任意位置对转轴进行锁紧。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5]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风速仪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风速仪支架的侧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风速仪支架的俯视图;
[0029]图4为图3的A

A向剖视图(省略风洞);
[0030]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主转接轴与刻度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主转接轴与转轴的连接结构爆炸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角度调节迎风方向的风速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洞(3)和转轴(2),所述风洞(3)上开设有允许转轴(2)穿过的通孔,转轴(2)转动套接在通孔内,转轴(2)的外壁依次套接有上锁紧活接(6)、主转接轴(1)、刻度盘(8)和下锁紧活接(5),上锁紧活接(6)位于风洞(3)内,上锁紧活接(6)与主转接轴(1)可拆卸连接,主转接轴(1)、刻度盘(8)和下锁紧活接(5)位于风洞(3)外,主转接轴(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转轴转动的锁紧装置,刻度盘(8)活动套接在转轴(2)上,下锁紧活接(5)与转轴(2)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调节迎风方向的风速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接轴(1)一端开设有外螺纹,开设外螺纹的一端穿过风洞(3)上的通孔,上锁紧活接(6)开设有内螺纹,上锁紧活接(6)与主转接轴(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调节迎风方向的风速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接轴(1)上还固定连接有指针(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调节迎风方向的风速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对称设置在主转接轴(1)上,锁紧装置包括拧紧定位把手(7)和限位螺杆,主转接轴(1)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平江史静李文博徐浩书申军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气象探测中心天津市气象仪器计量检定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