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耳机及其充电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35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及其充电仓,该无线耳机具备监听功能,该无线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左耳机和/或右耳机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指示灯,外壳上设置有透光区,透光区用于将指示灯的光线射出;其中,外壳上对应透光区的位置密封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及其充电仓,能够解决无线耳机产生的啸叫问题。决无线耳机产生的啸叫问题。决无线耳机产生的啸叫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充电仓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耳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耳机及其充电仓。

技术介绍

[0002]耳机通常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耳机如无线耳机通常是在充电仓中进行充电,充满电后从充电仓取出使用。在耳机需要充电时,用户将耳机放入充电仓,耳机放入充电仓后,在充电仓密闭环境中耳机需要保持无声音发出,以保证用户体验。
[0003]目前,现有的无线耳机,通常在充电仓中进行充电,耳机在监听状态下放入充电仓后会产生啸叫;以及,耳机在充电仓内,充电仓没有电的情况下耳机会自动开机,默认监听模式打开后产生啸叫,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和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及其充电仓,以解决无线耳机产生的啸叫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具备监听功能,无线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
[0006]左耳机和/或右耳机包括:
[0007]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指示灯,外壳上设置有透光区,透光区用于将指示灯的光线射出;
[0008]其中,外壳上对应透光区的位置密封设置。
[0009]可选地,外壳包括:
[0010]本体,本体上对应透光区的位置设置有灯孔;
[0011]密封结构,密封结构覆盖灯孔,且密封结构与本体密封连接;密封结构采用透光材料。
[0012]可选地,密封结构为透光硅胶结构。
[0013]可选地,外壳一体成型,且外壳为透光外壳。r/>[0014]可选地,外壳上透光区以外的位置喷涂有有色油漆。
[0015]可选地,左耳机包括第一外壳和设置于第一外壳内的第一指示灯,第一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第一透光区用于将第一指示灯的光线射出,第一外壳上对应第一透光区的位置密封设置;
[0016]右耳机包括第二外壳和设置于第二外壳内的第二指示灯,第二外壳上设置有第二透光区,第二透光区用于将第二指示灯的光线射出,第二外壳上对应第二透光区的位置密封设置。
[0017]可选地,左耳机还包括第一喇叭,第一喇叭设置在第一外壳内;
[0018]右耳机还包括第二喇叭,第二喇叭设置在第二外壳内。
[0019]可选地,无线耳机为无线降噪蓝牙耳机。
[002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的充电仓,包括盒体和充电模块,充电模块设置在盒体内,充电模块用于为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
[0021]可选地,盒体内设置有左耳机放置位置和右耳机放置位置,左耳机放置位置用于放置左耳机,右耳机放置位置用于放置右耳机。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及其充电仓,无线耳机的外壳上对应透光区的位置密封设置,这样设置可使得无线耳机处于监听模式并在密闭环境如充电仓的密封环境中时,外壳内的麦克风无法捕捉到外壳内与麦克风电连接的喇叭发出的声波,麦克风和喇叭之间的声回路无法形成短路,喇叭不会产生啸叫,从而可解决无线耳机产生的啸叫问题,即可解决耳机在监听状态下放入充电仓后会产生啸叫;以及,耳机在充电仓内,充电仓没有电的情况下耳机会自动开机,默认监听模式打开后产生啸叫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充电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放入充电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无线耳机具备监听功能,无线耳机包括:左耳机10和右耳机20,左耳机10和/或右耳机20包括:外壳30和设置于外壳30内的指示灯(图中未示出),外壳30上设置有透光区31,透光区31用于将指示灯的光线射出;其中,外壳30上对应透光区31的位置密封设置。
[0030]其中,若左耳机10包括透光区31以及外壳30上对应透光区31的位置密封设置的结构,则上述无线耳机的结构适用于左耳机10。若右耳机20包括透光区31以及外壳30上对应透光区31的位置密封设置的结构,则上述无线耳机的结构适用于右耳机20。若左耳机10和右耳机20均包括透光区31以及外壳30上对应透光区31的位置密封设置的结构,则上述无线耳机的结构适用于左耳机10和右耳机20。
[0031]具体的,以无线耳机的右耳机20为例,右耳机20包括外壳30和设置于外壳30内的指示灯,外壳30上设置有透光区31,透光区31用于将指示灯的光线射出,外壳30上对应透光区31的位置密封设置。若透光区31不密封,则喇叭发出的声波在充电仓密闭环境中会通过透光区31进入右耳机20的外壳30内,使得麦克风捕捉到喇叭发出的声波,麦克风和喇叭之间的声回路短路,喇叭产生啸叫,直到充电仓发出第一脉冲指令控制耳机关机后,啸叫才会停止,啸叫持续时间约3秒钟,影响用户对无线耳机的使用感。当无线耳机的右耳机20需要充电时,用户可将右耳机20放入无线耳机的充电仓进行充电,在充电仓的盒盖盖合瞬间右
耳机20并没有立即关机,右耳机20还处于监听模式,充电仓的盒盖盖合后,充电仓中会产生一个空腔与气压场,右耳机20的外壳30内的麦克风会采集到充电仓中的环境气压产生的声波信号,麦克风将采集到的声波信号传递到设置在右耳机20的外壳30内,与麦克风电连接的喇叭,喇叭会发声。由于外壳30上对应透光区31的位置密封设置,因此,喇叭发出的声波无法通过透光区31进入耳机,麦克风无法捕捉到喇叭发出的声波,即无法形成声回路的短路,则喇叭不会产生啸叫,从而解决右耳机20的喇叭产生的啸叫问题。
[0032]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外壳30上对应透光区31的位置密封设置,可使得无线耳机在监听模式下处于密闭环境中时,麦克风无法捕捉到喇叭发出的声波,麦克风和喇叭之间的声回路无法形成短路,喇叭不会产生啸叫,从而解决无线耳机的啸叫问题。并且,无线耳机在充电仓中,充电仓没有电时会发送第二脉冲指令控制无线耳机开机,无线耳机开机后默认监听模式,由于外壳30上对应透光区31的位置密封设置,同样的,麦克风无法捕捉到喇叭发出的声波,麦克风和喇叭之间的声回路无法形成短路,喇叭不会产生啸叫,从而可解决无线耳机的啸叫问题。
[0033]可选地,左耳机10的结构可与右耳机20的结构相同,由于外壳30上对应透光区31的位置密封设置,即当无线耳机的左耳机10需要充电时,用户可将左耳机10放置于无线耳机的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监听功能,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所述左耳机和/或所述右耳机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指示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用于将所述指示灯的光线射出;其中,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透光区的位置密封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对应所述透光区的位置设置有灯孔;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覆盖所述灯孔,且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本体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结构采用透光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为透光硅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且所述外壳为透光外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所述透光区以外的位置喷涂有有色油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耳机包括第一外壳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用于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倩何芊何辉赖少兵王勇包磊陈嘉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