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自锁式船型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32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自锁式船型开关,包括壳体、按钮、联动弹簧和用于与外部电线电连接的端子组件,所述壳体上中空开设有容腔,所述壳体端面上开设有与容腔连通的通窗,所述按钮摆动设置在通窗上且其通过联动弹簧与端子组件联动配合设置,当所述按钮任意一侧摆动至容腔内时该侧为凹陷侧,当所述按钮任意一侧摆动出容腔时该侧为凸起侧,所述壳体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按钮的凹陷侧摆动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用于对按钮的凸起侧与通窗之间间隙进行遮盖的防水件,两个所述锁定装置分别居于按钮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经常误触船型开关且外界水渍、灰尘等杂质容易通过按钮侧方边缘间隙处进入到船型开关内部的问题。入到船型开关内部的问题。入到船型开关内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尘自锁式船型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船型开关
,具体为一种防尘自锁式船型开关。

技术介绍

[0002]船型开关也称翘板开关,其结构与钮子开关相同,只是把钮柄换成船型,船型开关常用作电子设备的电源开关,其触点分为单刀单掷和双刀双掷等几种。而在一些工地施工场所中的中大型设备上也常出现船型开关,例如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等,其一般用于启闭设备上的输出装置,但现有技术中常会出现工人误触船型开关的问题,导致大型设备的输出端突然启动,例如压路机上用于控制滚筒工作的船型开关被工人误触,使得滚筒突然运作并滚动,导致施工场地上的零部件被滚筒碾压,亦或者是施工场地的施工路面被滚筒碾压导致路面畸形,甚至可能会导致靠在滚筒旁休息的工人被卷入滚筒内碾压致死;而现有技术中的船型开关缺少防误触的功能,这就导致工地上时常会出现控制开关被误触的现象,且在工地的环境下,外界水渍容易通过船型开关上按钮侧方边缘的间隙进入到船型开关内部,导致船型开关内部电子元件受到水渍侵蚀而损坏,且外界灰尘等杂质容易填塞在船型开关上按钮侧方边缘的间隙中,导致操作人员无法顺利按压按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自锁式船型开关,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经常误触船型开关且外界水渍、灰尘等杂质容易通过按钮侧方边缘间隙处进入到船型开关内部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自锁式船型开关,包括壳体、按钮、联动弹簧和用于与外部电线电连接的端子组件,所述壳体上中空开设有容腔,所述壳体端面上开设有与容腔连通的通窗,所述联动弹簧和端子组件均设置在容腔内,所述按钮摆动设置在通窗上且其通过联动弹簧与端子组件联动配合设置,当所述按钮任意一侧摆动至容腔内时该侧为凹陷侧,当所述按钮任意一侧摆动出容腔时该侧为凸起侧,所述壳体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按钮的凹陷侧摆动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用于对按钮的凸起侧与通窗之间间隙进行遮盖的防水件,两个所述锁定装置分别居于按钮两侧。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操作人员按下船型开关时,按钮一侧缩回容腔,另一侧则从容腔中露出,此时按钮摆动回容腔的一侧为凹陷侧,而摆动出容腔的一侧为凸起侧,当操作人员按下船型开关后,壳体端面上的锁定装置则会自动锁定按钮的奥献策,使得按钮的凹陷侧无法正常的向上摆动,即限制了按钮的凸起侧无法顺利的向下摆动;上述技术的设置确保操作人员在首次按下按钮后按钮不会因为操作人员的误触而在此摆动,避免操作人员误触按钮导致设备运转或停止运转,进一步的避免设备损坏;而上述技术中防水件的设置则有效的确保外界水渍不会顺着按钮凸起侧与通窗之间的间隙流入容腔中,避免外界水渍不会损坏容腔内的电子元件,且进一步的确保外界杂质不会堵塞住按钮凸起侧与通窗之间的间隙,确保操作人员能够顺利按压按钮;上述技术中的触头组件由端子、电触片
等零部件组成,该组成部分为现有技术,因此对其通电导电等流程不再过多赘述,且上述技术中触头组件、按钮和联动弹簧三者组成的联动机构为现有技术中船型开关所有的联动机构,因此对其联动过程和结构不再过多赘述。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朝向按钮的一面上凹陷有通槽,所述通槽横向开设在固定块上,所述通槽内滑移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通槽内的一端设置有联动板,所述通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挡板弹出并抵扣在按钮的凹陷侧上的驱动件,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使挡板缩回通槽的推移件。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将靠近按钮凸起侧的固定块定义为第一固定块,将靠近按钮凹陷侧的固定块定义为第二固定块,当操作人员按下按钮后,第二固定块中的挡板受到驱动件驱动弹出通槽并遮盖在按钮的凹陷侧上方,而第一固定块中的挡板受到驱动件驱动弹出通槽并抵扣在按钮的凸起侧外壁上;通过上述技术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首次拨动按钮后其无法继续下压按钮的凸起侧,当操作人员想要下压按钮的凸起侧时,按钮的凹陷侧受到对应挡板的遮挡而无法向上摆动,导致按钮的凸起侧无法正常的向下摆动,上述技术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工作人员误触按钮;当操作人员需要继续按压按钮时,操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推移件即可使两个挡板重新缩回各自对应的通槽,此时按钮的凸起侧和凹陷侧均不受到对应挡板限制,从而可继续按压。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通槽内壁连接,另一端与联动板内壁连接。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得联动板能够正常驱动挡板在通槽中弹出,确保在操作人员按下按钮后挡板能够第一时间弹出并遮盖按钮的凹陷侧,进一步的防止操作人员后续误触按钮。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块两侧壁上对应通槽位置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均与通槽连通设置,所述联动板两侧壁上均朝对应滑槽方向延伸有推移杆,两个所述推移杆的一端均穿设出对应的滑槽设置,两个所述推移杆均为推移件。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操作人员需要按压按钮时,操作人员只需要用手指拨动推移杆即可,此时两个推移杆在滑槽内滑移并带动联动板往通槽深处滑移,使得挡板能够缩回通槽,上述技术的设置提高了解锁按钮的效率,方便操作人员按压按钮。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水件包括设置在挡板上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朝向按钮的一端开设有供按钮的凸起侧插入的开槽,所述开槽的长度大于按钮的宽度。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延伸板的设置能够挡住按钮与通窗之间的间隙,确保外界灰尘、水渍等杂质不会顺着上述间隙进入到容腔,确保容腔内的电子元件不会受到外界杂质的侵蚀而损坏;而开槽的设置则确保挡板能够完美抵扣在按钮的凸起侧外壁上;而现有技术中因为按钮两侧均呈弧形状,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按钮两侧与船型开关内部内壁之间留存有很大的空隙,这就导致外界杂质很有可能进入到船型开关内部,而延伸板能够有效的遮盖按钮凸起侧外壁与通窗内壁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三维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侧面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锁定装置的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尘自锁式船型开关,包括壳体1、按钮2、联动弹簧和用于与外部电线电连接的端子组件,所述壳体1上中空开设有容腔11,所述壳体1端面上开设有与容腔11连通的通窗12,所述联动弹簧和端子组件均设置在容腔11内,所述按钮2摆动设置在通窗12上且其通过联动弹簧与端子组件联动配合设置,当所述按钮2任意一侧摆动至容腔11内时该侧为凹陷侧21,当所述按钮2任意一侧摆动出容腔11时该侧为凸起侧22,所述壳体1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按钮2的凹陷侧21摆动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用于对按钮2的凸起侧22与通窗12之间间隙进行遮盖的防水件,两个所述锁定装置分别居于按钮2两侧,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朝向按钮2的一面上凹陷有通槽31,所述通槽31横向开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自锁式船型开关,包括壳体、按钮、联动弹簧和用于与外部电线电连接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中空开设有容腔,所述壳体端面上开设有与容腔连通的通窗,所述联动弹簧和端子组件均设置在容腔内,所述按钮摆动设置在通窗上且其通过联动弹簧与端子组件联动配合设置,当所述按钮任意一侧摆动至容腔内时该侧为凹陷侧,当所述按钮任意一侧摆动出容腔时该侧为凸起侧,所述壳体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按钮的凹陷侧摆动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用于对按钮的凸起侧与通窗之间间隙进行遮盖的防水件,两个所述锁定装置分别居于按钮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自锁式船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朝向按钮的一面上凹陷有通槽,所述通槽横向开设在固定块上,所述通槽内滑移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通槽内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吉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