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019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包括筒体、把手和防护盖,所述筒体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凸条,所述筒体的顶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把手的两端与连接板进行活动连接。该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将需要对白蚁监测的堤坝土壤进行预先钻孔,并且将筒体按压插入到指定的孔中,再通过转动连接板外侧的把手,使得把手带动筒体进行转动,转动的筒体通过外侧呈螺旋状的导向凸条旋转插入到土壤中,并且将筒体顶端外侧的限位环抵在土壤的上表面,从而方便该白蚁监测装置稳定的摆放在指定的堤坝土壤中。土壤中。土壤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白蚁防治
,具体为一种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实现对白蚁危害的动态监控,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灭杀和预防方案,大幅度提高白蚁防治效果和效率。通过白蚁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了解水库堤坝的白蚁危害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保障水库的安全。将监测装置通过监测摄像头进行日常监测,从而可以对该装置中的白蚁进行及时防治。现有的白蚁监测装置在指定的土壤中摆放仍存在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白蚁监测装置的创新来提高白蚁监测装置的使用效率,便于稳定摆放,白蚁监测装置的发展给人们在对水库堤坝进行白蚁防治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
[0003]目前市场上的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有这样的缺点:白蚁监测装置在指定土壤中摆放不稳定,白蚁监测装置中的木料难以进行取放更换和白蚁监测装置不方便对日常监测的摄像头进行防护。因此要对现在的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白蚁监测装置在指定土壤中摆放不稳定,白蚁监测装置中的木料难以进行取放更换和白蚁监测装置不方便对日常监测的摄像头进行防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包括筒体、把手和防护盖,所述筒体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凸条,所述筒体的顶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把手的两端与连接板进行活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筒体呈锥形结构,且筒体外侧的导向凸条呈螺旋状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环上方的连接板呈等夹角分布,且限位环的轴心线和筒体的轴心线相互重合,并且连接板和把手之间呈旋转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侧下方开设有插槽,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插槽进行连接,所述放置架的外侧连接有防护条,所述放置架的顶端固定有拉环,所述放置架呈“十”字型结构,且放置架外侧的防护条呈圆弧形。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块对称分布在放置架的底端两侧,且定位块的尺寸和插槽的尺寸相匹配,并且定位块和插槽之间呈插接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端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端安装有监测摄像头,所述防护盖设置在密封盖的上方设,所述防护盖的中部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通过固定螺钉
与密封盖进行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底端外侧表面设置有螺纹,且防护盖的直径和密封盖的直径相同。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将需要对白蚁监测的堤坝土壤进行预先钻孔,并且将筒体按压插入到指定的孔中,再通过转动连接板外侧的把手,使得把手带动筒体进行转动,转动的筒体通过外侧呈螺旋状的导向凸条旋转插入到土壤中,并且将筒体顶端外侧的限位环抵在土壤的上表面,从而方便该白蚁监测装置稳定的摆放在指定的堤坝土壤中;
[0013](2)、该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通过“十”字型的放置架和防护条对木料进行分隔摆放,并且将放置架放入到筒体中,使得放置架底端的定位块和筒体底部的插槽进行连接,当需要更换木料时,通过旋转打开密封盖,并且通过拉环带动放置架脱离筒体,从而通过不接触木料的方式将放置架中被啃食的木料进行取出更换;
[0014](3)、该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通过旋转密封盖和筒体螺纹连接,并且将防护盖摆放在密封盖的顶端,使用固定螺钉贯穿支座和密封盖的顶端进行连接,从而通过监测摄像头对啃食木料的白蚁进行监测,进而方便对该白蚁监测装置的监测摄像头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筒体;2、通孔;3、导向凸条;4、限位环;5、连接板;6、把手;7、插槽;8、放置架;9、定位块;10、防护条;11、拉环;12、密封盖;13、监测摄像头;14、防护盖;15、支座;16、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包括筒体1、通孔2、导向凸条3、限位环4、连接板5、把手6、插槽7、放置架8、定位块9、防护条10、拉环11、密封盖12、监测摄像头13、防护盖14、支座15和固定螺钉16,所述筒体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所述筒体1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凸条3,所述筒体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板5,所述把手6的两端与连接板5进行活动连接。
[0022]所述筒体1呈锥形结构,且筒体1外侧的导向凸条3呈螺旋状分布,通过螺旋状的导向凸条3可以带动筒体1在指定位置进行稳定摆放。
[0023]所述限位环4上方的连接板5呈等夹角分布,且限位环4的轴心线和筒体1的轴心线
相互重合,并且连接板5和把手6之间呈旋转连接,通过旋转把手6可以带动筒体1进行旋转,方便该监测装置在指定位置进行摆放或取出。
[0024]所述筒体1的内侧下方开设有插槽7,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架8,所述放置架8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块9,所述定位块9与插槽7进行连接,所述放置架8的外侧连接有防护条10,所述放置架8的顶端固定有拉环11,所述放置架8呈“十”字型结构,且放置架8外侧的防护条10呈圆弧形,通过放置架8和防护条10可以对被啃食的木料进行取放更换。
[0025]所述定位块9对称分布在放置架8的底端两侧,且定位块9的尺寸和插槽7的尺寸相匹配,并且定位块9和插槽7之间呈插接连接,通过定位块9和插槽7之间的连接,可以方便放置架8在筒体1内定位摆放。
[0026]所述筒体1的顶端连接有密封盖12,所述密封盖12的顶端安装有监测摄像头13,所述防护盖14设置在密封盖12的上方设,所述防护盖14的中部设置有支座15,所述支座15通过固定螺钉16与密封盖12进行连接,所述密封盖12的底端外侧表面设置有螺纹,且防护盖14的直径和密封盖12的直径相同,通过防护盖14可以对密封盖12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包括筒体(1)、把手(6)和防护盖(14),所述筒体(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凸条(3),所述筒体(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板(5),所述把手(6)的两端与连接板(5)进行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呈锥形结构,且筒体(1)外侧的导向凸条(3)呈螺旋状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4)上方的连接板(5)呈等夹角分布,且限位环(4)的轴心线和筒体(1)的轴心线相互重合,并且连接板(5)和把手(6)之间呈旋转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便于稳定摆放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侧下方开设有插槽(7),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架(8),所述放置架(8)的底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锐涛蔡新辉肖瑾刘小霞蔡文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春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