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008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3
本申请涉及屋顶绿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其包括屋顶、设置于屋顶上的种植系统以及边框,所述边框包括设置于种植系统的外周面的限位框以及设置于限位框的外周面的蓄水框,所述限位框上贯穿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蓄水框远离屋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蓄水的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排水孔相互连通。本申请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效果。本申请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效果。本申请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屋顶绿化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屋顶在城市占有很大空间,随着这一空间的不断扩展,使得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增强,屋顶常年外露在大气中,天长日久隔热板渐渐破损。再加上屋顶温差变化大,热胀冷缩明显,防水层容易老化变性,造成屋面渗漏。
[0003]现有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209824725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采用建筑垃圾的屋顶绿化草种植系统,其主要包括屋顶、设置于屋顶上的种植系统以及边框,种植系统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隔根层、颗粒层、护根层、种植基料层以及植被层;边框设置于种植系统的外周面,且边框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当降水量过大时,由于边框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使得过多的水分可以直接通过排水孔进行排出,但是却无法对这些水进行收集,使得在长时间不进行降水时,还需要另外引入水对种植系统进行灌溉,存在水资源易浪费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包括屋顶、设置于屋顶上的种植系统以及边框,所述边框包括设置于种植系统的外周面的限位框以及设置于限位框的外周面的蓄水框,所述限位框上贯穿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蓄水框远离屋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蓄水的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排水孔相互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水量过大时,过多的水分通过排水孔进行排出,并最终积蓄至凹槽内,使得在长时间不进行降水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积蓄于凹槽内的水对种植系统进行灌溉,进而促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0009]可选的,所述屋顶呈倾斜设置,所述凹槽包括蓄水段以及设置于蓄水段两端的导水段,且所述蓄水段设置于蓄水框的较低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屋顶是倾斜设置的,所以设置于屋顶上的蓄水框、限位框以及种植系统均为倾斜设置。而蓄水段设置于蓄水框的较低侧,且导水段设置于蓄水段的两端,使得过多的水在倾斜导向的作用下,通过导向段以及排水孔快速积聚于蓄水段内,进而提高蓄水效率,减少水分无法排除种植系统的可能性。
[0011]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蓄水框上的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包括抽水泵、设置于抽水泵的抽水嘴的抽水管以及设置于抽水泵的排水嘴的排水管,所述抽水泵设置于蓄水框的较高侧,所述抽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与蓄水段相互连通,所述排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朝向种植系统的较高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积蓄于凹槽内的水对种植系统进行灌溉时,首先开启抽水机,通过抽水管将积蓄于蓄水段内的水抽出,并通过排水管排出,进而对水进行循环的使用。另外,由于排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朝向种植系统的较高侧,使得当灌溉的水量过多时,水仍可以向蓄水段积聚,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0013]可选的,所述抽水管包括第一连接管、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上的抽水横管以及设置于抽水横管两端的抽水竖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抽水泵的抽水嘴相互连通,所述抽水竖管远离抽水横管的一端与蓄水段相互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蓄水段内的水进行抽离时,由于抽水竖管设置有两个,使得在对蓄水池进行抽水时,提供双倍的水量,进而减少供水不足的可能性。
[0015]可选的,所述导水段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贯穿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抽水竖管穿设定位孔并与定位块滑移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水竖管穿设定位孔,使得定位孔的孔壁限制抽水竖管的移动,进而减少抽水竖管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另外,由于抽水竖管与定位块滑移连接,使得当抽水管发生破损时,可以更为方便的对抽水管进行更换。
[0017]可选的,所述排水管包括第二连接管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管上的排水横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抽水泵的排水嘴相互连通,所述排水横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喷头,且所述喷头朝向种植系统的较高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种植系统进行灌溉时,由于排水横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喷头,使得排水管可以对多个位置进行灌溉,进而提高对种植系统的灌溉效率。
[0019]可选的,所述蓄水框上设置有若干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排水横管插接于卡槽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水横管插接于卡槽内,使得卡槽的槽壁限制排水横管的移动,进而减少抽水横管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另外,当排水管发生破损时,也可以方便的对排水管进行更换。
[0021]可选的,所述蓄水框以及限位框之间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位于蓄水段的正上方。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设置于蓄水段的正上方,使得盖板对蓄水池进行一个遮挡,在减少杂物进入蓄水池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蓄水池内的水出现蒸发的可能性,进而提高蓄水段的蓄水效率。
[0023]可选的,所述限位框上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盖板穿设限位槽并与蓄水框连接。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穿设限位槽,限位槽限制盖板的移动,进而减少盖板脱离限位框的可能性。另外,由于盖板与蓄水框连接,使得蓄水框限制盖板的移动,进一步减少盖板脱离蓄水段的可能性。
[0025]可选的,所述蓄水框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盖板插接于插接槽内。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插接于插接槽内,插接槽的槽壁限制盖板的移动,进一步减少盖板脱离蓄水段的可能性。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当降水量过大时,过多的水分通过排水孔进行排出,并最终积蓄至凹槽内,当需要对种植系统进行灌溉时,可以直接使用积蓄于凹槽内的水,进而促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0029]2.在需要对种植系统进行灌溉时,首先开启抽水机,通过抽水管将积蓄于蓄水段内的水抽出,并通过排水管排向种植系统的较高侧,使得当灌溉的水量过多时,水仍可以向蓄水段积聚,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图1所示的边框与盖板的爆炸示意图。
[0032]图3是图1所示的循环组件与边框的爆炸示意图。
[0033]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屋顶;2、种植系统;3、边框;4、循环组件;5、限位框;6、蓄水框;7、排水孔;8、蓄水段;9、导水段;10、盖板;11、限位槽;12、插接槽;13、抽水泵;14、抽水管;15、排水管;16、第一连接管;17、抽水横管;18、抽水竖管;19、定位块;20、定位孔;21、第二连接管;22、排水横管;23、喷头;24、支撑架;25、卡槽;26、限位块;27、凹槽;28、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1)、设置于屋顶(1)上的种植系统(2)以及边框(3),所述边框(3)包括设置于种植系统(2)的外周面的限位框(5)以及设置于限位框(5)的外周面的蓄水框(6),所述限位框(5)上贯穿开设有若干排水孔(7),所述蓄水框(6)远离屋顶(1)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蓄水的凹槽(27),且所述凹槽(27)与排水孔(7)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呈倾斜设置,所述凹槽(27)包括蓄水段(8)以及设置于蓄水段(8)两端的导水段(9),且所述蓄水段(8)设置于蓄水框(6)的较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蓄水框(6)上的循环组件(4),所述循环组件(4)包括抽水泵(13)、设置于抽水泵(13)的抽水嘴的抽水管(14)以及设置于抽水泵(13)的排水嘴的排水管(15),所述抽水泵(13)设置于蓄水框(6)的较高侧,所述抽水管(14)远离抽水泵(13)的一端与蓄水段(8)相互连通,所述排水管(15)远离抽水泵(13)的一端朝向种植系统(2)的较高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4)包括第一连接管(16)、设置于第一连接管(16)上的抽水横管(17)以及设置于抽水横管(17)两端的抽水竖管(18),所述第一连接管(16)与抽水泵(13)的抽水嘴相互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裕龙陆玲玲乐妙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雅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