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云仙专利>正文

一种重组式抗压抗弯型电源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98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组式抗压抗弯型电源线,属于电源线领域,一种重组式抗压抗弯型电源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绝缘内芯和外护套之间设置由多个单体弧板连接组合而成的重组抗压环,通过重组抗压环在整体状态下的具有的硬度和强度,为绝缘内芯提供抵抗外界压力的抗压性能,使外界压力不易作用在绝缘内芯上;同时,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受到弯曲力时,重组抗压环分散呈多个单体弧板,抗弯能力大大下降,从而方便绝缘内芯适应外界作用力顺利进行弯曲,保证绝缘内芯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并且,随着绝缘内芯的逐渐弯曲,弹性伸缩套的抗弯性能逐渐提高,又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弯能力,使本发明专利技术不易发生过度弯曲、影响寿命的情况。寿命的情况。寿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组式抗压抗弯型电源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组式抗压抗弯型电源线。

技术介绍

[0002]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
[0003]电源线的结构主要要外护套、内护套、导体,常见的传输导体有铜、铝材质的金属丝等。外护套又称之为保护护套,是电源线最外面的一层护套,这层外护套起着保护电源线的作用;内护套又称之为绝缘护套,是电源线不可缺少的中间结构部分,绝缘护套的主用顾名思义就是绝缘,保证电源线的通电安全,让铜丝和空气之间不会产生任何漏电现象,且绝缘护套的材料要柔软,保证能很好的镶在中间层。
[0004]电缆在运输、敷设等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的挤压、拉扯、弯曲等情况,因此电缆一般需要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抗压性能,以适应外界作用力。但一旦外界作用力较大,致使电缆受到较大挤压、弯曲作用,而电缆本身的抗压、抗弯曲性能有限,就会导致内部导电芯受损,使得电缆无法正产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组式抗压抗弯型电源线,它通过在绝缘内芯和外护套之间设置由多个单体弧板连接组合而成的重组抗压环,通过重组抗压环在整体状态下的具有的硬度和强度,为绝缘内芯提供抵抗外界压力的抗压性能,使外界压力不易作用在绝缘内芯上;同时,当本专利技术受到弯曲力时,重组抗压环分散呈多个单体弧板,抗弯能力大大下降,从而方便绝缘内芯适应外界作用力顺利进行弯曲,保证绝缘内芯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并且,随着绝缘内芯的逐渐弯曲,弹性伸缩套的抗弯性能逐渐提高,又增大本专利技术的抗弯能力,使本专利技术不易发生过度弯曲、影响寿命的情况。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重组式抗压抗弯型电源线,包括绝缘内芯,所述绝缘内芯的外侧设有外护套,所述绝缘内芯和外护套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重组抗压环,相邻所述重组抗压环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弹性伸缩套,所述重组抗压环包括多个完全相同的单体弧板,所述单体弧板的个数为弹性伸缩套个数的两倍,所述弹性伸缩套固定连接于一对相互平行的单体弧板之间,且单个单体弧板上所连接的弹性伸缩套的个数为有且只有一个,同一所述重组抗压环中相邻一对单体弧板上的弹性伸缩套分别位于重组抗压环的两侧,所述单体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单体弧板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多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位于多个连接槽的内侧,且连接块与连接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绝缘内芯和外护套之间设置由多个单体弧板连接组合而成的重组抗压环,通过重组抗压环在整体状
态下的具有的硬度和强度,为绝缘内芯提供抵抗外界压力的抗压性能,使外界压力不易作用在绝缘内芯上;同时,当本专利技术受到弯曲力时,重组抗压环分散呈多个单体弧板,抗弯能力大大下降,从而方便绝缘内芯适应外界作用力顺利进行弯曲,保证绝缘内芯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并且,随着绝缘内芯的逐渐弯曲,弹性伸缩套的抗弯性能逐渐提高,又增大本专利技术的抗弯能力,使本专利技术不易发生过度弯曲、影响寿命的情况。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其中一孔口位于限位套的开口内侧,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孔口位于弹性伸缩套的开口内侧,所述限位套、气流通道和弹性伸缩套三者相互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伸缩套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伸缩套的初始长度与相邻一对重组抗压环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弹性伸缩套的内部放置有多个填充棒,当本专利技术受到弯曲力时,因横向拉扯作用,弯曲点附近的多个重组抗压环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弹性伸缩套受力伸长,带动重组抗压环由整体结构分散呈多个单体弧板,抵抗弯曲能力大大下降,从而方便绝缘内芯适应外界作用力顺利进行弯曲,保证绝缘内芯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在上述弯曲过程中,弹性伸缩套弹性伸长,多个单体弧板之间相互远离,使得限位套也同步伸长,其内部空间增大,使得弹性伸缩套中气体通过气流通道填充在限位套中,因此,弹性伸缩套因自身伸长以及气体流失双重作用下,逐渐纤细化,造成填充棒逐渐呈单列并排分布在弹性伸缩套的内部,彼此之间紧密相抵,从而大大提高了弹性伸缩套的硬度和抗弯性,对外界弯曲力提供一定的抵抗力,又增大本专利技术的抵抗弯曲能力,使本专利技术不易发生过度弯曲、影响寿命的情况。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伸缩套在初始状态下的内圈直径大于填充棒外圈直径的两倍,多个所述填充棒的长度之和是弹性伸缩套初始长度的0.8

0.9倍,在弹性伸缩套初始状态下,多个填充棒可以相互上下堆积放置在弹性伸缩套的内部,弹性伸缩套内部区域存在不含填充棒的空间区,并且填充棒可以自由移动,因此,此状态下的弹性伸缩套具有良好的自由弯曲性能,在绝缘内芯刚受到弯曲力时,不易对绝缘内芯为适应外界作用所发生的弯曲过程造成阻碍。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伸缩套的内部还设有主网球壳和副网球壳,多个所述填充棒均位于主网球壳和副网球壳之间。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主网球壳和副网球壳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主拉绳和副拉绳,所述主拉绳依次贯穿副网球壳、气流通道和限位套并与靠近副网球壳的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副拉绳依次贯穿主网球壳、气流通道和限位套并与靠近主网球壳的连接块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拉绳滑动连接于副网球壳的网孔内部,所述副拉绳滑动连接于主网球壳的网孔内部,在绝缘内芯受弯过程中,重组抗压环分散呈多个单体弧板,单体弧板和连接块的移动会带动主拉绳和副拉绳移动,从而使得主网球壳和副网球壳在弹性伸缩套内部逐渐相互靠近,将逐渐并排的填充棒挤压地更加紧密,进一步提高弹性伸缩套在填充棒处的硬度和抗弯性,使本专利技术不易发生过度弯曲、影响寿命的情况。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主网球壳和副网球壳大小相同,所述弹性伸缩套在初始状态下的内圈直径和主网球壳的外圈直径之差小于填充棒的外圈直径,使填充棒不易通过主网球壳和副网球壳与弹性伸缩套内壁之间的间隙,保证填充棒位于主网球壳和副网球壳之间。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和连接槽的内表面均涂设有磁性涂层,当外界弯曲力消失时,在弹性伸缩套的弹性作用下,会带动多个单体弧板逐渐相互靠近,随后通过磁性涂层之间的吸引力,使连接块快速准确进入连接槽中,多个单体弧板再次紧密合成整体环状结构的重组抗压环,具有良好的硬度和强度,为绝缘内芯提供较大的抗压性能。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形状,且连接块的宽度沿远离单体弧板的方向逐渐减小,方便连接块进入连接槽中。
[0019]3.有益效果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本方案通过在绝缘内芯和外护套之间设置由多个单体弧板连接组合而成的重组抗压环,通过重组抗压环在整体状态下的具有的硬度和强度,为绝缘内芯提供抵抗外界压力的抗压性能,使外界压力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式抗压抗弯型电源线,包括绝缘内芯(1),所述绝缘内芯(1)的外侧设有外护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内芯(1)和外护套(2)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重组抗压环(3),相邻所述重组抗压环(3)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弹性伸缩套(4),所述重组抗压环(3)包括多个完全相同的单体弧板(31),所述单体弧板(31)的个数为弹性伸缩套(4)个数的两倍,所述弹性伸缩套(4)固定连接于一对相互平行的单体弧板(31)之间,且单个单体弧板(31)上所连接的弹性伸缩套(4)的个数为有且只有一个,同一所述重组抗压环(3)中相邻一对单体弧板(31)上的弹性伸缩套(4)分别位于重组抗压环(3)的两侧,所述单体弧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2),所述单体弧板(31)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3101),多个所述连接块(32)分别位于多个连接槽(3101)的内侧,且连接块(32)与连接槽(310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套(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式抗压抗弯型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101)的内壁上开设有气流通道(3102),所述气流通道(3102)的其中一孔口位于限位套(33)的开口内侧,所述气流通道(3102)的另一孔口位于弹性伸缩套(4)的开口内侧,所述限位套(33)、气流通道(3102)和弹性伸缩套(4)三者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组式抗压抗弯型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套(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伸缩套(4)的初始长度与相邻一对重组抗压环(3)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弹性伸缩套(4)的内部放置有多个填充棒(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组式抗压抗弯型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套(4)在初始状态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云仙
申请(专利权)人:史云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