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85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遮阳板,提高遮光性。遮阳板主体部(32)被设为能分别经由保持架(40)单独地相对于一对杆(30)的顶端部(30BA)拆装。因此,当在遮阳板展开状态下使一对杆(30)中的一侧的杆(30)与遮阳板主体部(32)脱离时,遮阳板主体部(32)能以一对杆(30)中的另一侧的杆(30)的延伸设置方向为轴向转动。即,能使遮阳板主体部(32)分别向座椅坐垫(18B)的宽度方向两外侧移动。因此,能遮挡分别从落座于车辆用座椅(18)的乘坐者(P)的侧方一侧和侧方另一侧这两方对着乘坐者入射的光。由此,能提高遮光性。能提高遮光性。能提高遮光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阳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遮阳板。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01-32242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涉及车辆用遮阳板的专利技术。在该车辆用遮阳板中,具有:臂,装配于车厢的顶棚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以及遮阳板主体部,以能在臂的轴向滑动的方式装配。
[0003]在日本特开2001-322427号公报所记载的构成的情况下,为了遮挡从乘坐者的侧方侧入射的光,使遮阳板主体部以臂为中心且以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为轴向转动。这时,由于臂设于顶棚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因此,遮阳板主体部能相对于乘坐者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移动,但无法相对于乘坐者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移动。因此,在光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方向对着乘坐者入射时,无法通过遮阳板主体部进行遮光,因此上述现有技术在这一点存在改良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提高遮光性的遮阳板。
[0005]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6]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是一种遮阳板,具有:一对装配部,设于车厢上部的前挡风玻璃的车辆后方侧且车辆用座椅的车辆前方侧,并且,分别配置于与相对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坐者的落座部位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而言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对应的位置和与相对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坐者的落座部位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而言的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对应的位置;一对杆,形成为长条状且被设为能以延伸设置方向为轴向转动,以能分别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转动的方式设于一对所述装配部;以及遮阳板主体部,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且,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以能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转动的方式与所述一对杆中的一侧的杆的顶端部卡合,并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以能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转动的方式与所述一对杆中的另一侧的杆的顶端部卡合,所述遮阳板主体部被设为能分别单独地相对于所述一对杆的顶端部拆装。
[0007]根据第一方案,遮阳板具有:装配部、杆以及遮阳板主体部。装配部设于车厢上部的前挡风玻璃(以下,仅称为“前窗玻璃”)的车辆后方侧且车辆用座椅的车辆前方侧。此外,一对装配部配置在与相对于车辆用座椅上的落座位置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而言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对应的位置和与相对于车辆用座椅上的落座位置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而言的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对应的位置。杆形成为长条状且被配置为能以延伸设置方向为轴向转动,并且以能分别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转动的方式装配于一对装配部。遮阳板主体部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且,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以能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转动的方式与一对杆中的一侧的杆的顶端部卡合,并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以能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转动的方式与一对杆中的另一侧的杆的顶端部卡合。此外,遮阳板主体部被设
为能分别单独地相对于一对杆的顶端部拆装。因此,当在使一对杆相对于装配部朝向车辆下方侧且使遮阳板主体部以杆的顶端部为中心朝向车辆下方侧展开的状态(以下,仅称为“遮阳板展开状态”)下使遮阳板主体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一端部从一侧的杆脱离时,遮阳板主体部能以一对杆中的另一侧的杆的延伸设置方向为轴向转动。此外,当在遮阳板展开状态下使遮阳板主体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另一端部从另一侧的杆脱离时,遮阳板主体部能以一对杆中的一侧的杆的延伸设置方向为轴向转动。即,能使遮阳板主体部分别向落座位置的宽度方向两外侧移动。因此,能遮挡分别从落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坐者的侧方一侧和侧方另一侧这两方对着乘坐者入射的光。
[0008]对于第二方案的遮阳板而言,在第一方案中,所述杆被配置为能沿着延伸设置方向伸缩。
[0009]根据第二方案,杆被设为能沿着延伸设置方向伸缩,因此,在使遮阳板主体部向车厢的顶棚侧移动而收起的情况下,能通过使杆收缩来紧凑地收起。另一方面,在遮阳板展开状态下,能通过使杆伸缩来调整遮阳板主体部的位置。因此,能通过使遮阳板主体部向乘坐者感觉到目眩的位置移动来减少乘坐者感觉到的目眩。此外,在从遮阳板展开状态收起的情况下或相反的情况下,能通过使杆收缩而使遮阳板主体部移动来抑制遮阳板主体部碰到乘坐者的头部。
[0010]对于第三方案的遮阳板而言,在第一或第二方案中,所述一对装配部设于车厢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
[0011]根据第三方案,一对装配部设于车厢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因此,即使对于落座于设于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的车辆用座椅的乘坐者而言,也能遮挡分别从乘坐者的侧方一侧和侧方另一侧这两方对着乘坐者入射的光。
[0012]对于第四方案的遮阳板而言,在第一~第三方案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装配部装配于从保持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上端部的车顶纵梁向车辆后方侧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构件。
[0013]根据第四方案,装配部装配于从保持前窗玻璃的上端部的车顶纵梁向车辆后方侧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构件,因此,能使遮阳板展开状态配置于比较接近落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坐者的位置。在此,从落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坐者的眼睛朝向前窗玻璃的视野随着趋向前窗玻璃侧而在车辆宽度方向扩展。因此,能使遮挡乘坐者的视野所需的遮阳板主体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随着接近乘坐者的眼睛而变小。因此,能使通过遮挡乘坐者的视野来遮挡对着乘坐者的眼睛入射的光的遮阳板主体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小。
[0014]专利技术效果
[0015]第一方案的遮阳板具有能提高遮光性这一优异效果。
[0016]第二方案的遮阳板具有能提高使用性能这一优异效果。
[0017]第三方案的遮阳板具有能应对车辆用座椅的各种布局这一优异效果。
[0018]第四方案的遮阳板具有能实现小型化这一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从车辆后方侧朝向车辆前方侧观察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车辆的车厢内的一部分时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0020]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中的杆的顶端部和遮阳板主体部的概略立体
图。
[0021]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从遮阳板收起状态向遮阳板展开状态转变时的初期阶段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0022]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从遮阳板收起状态向遮阳板展开状态转变时的后期阶段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0023]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从遮阳板收起状态向遮阳板展开状态转变时的初期阶段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0024]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从遮阳板收起状态向遮阳板展开状态转变时的后期阶段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0025]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遮阳板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0026]图8是表示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车辆的车厢内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27]图9是表示从车辆侧面侧观察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车辆的车厢内的一部分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8]图10是概略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遮阳板主体部与乘坐者的视野的关系的俯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8:车辆用座椅;18B:座椅坐垫(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坐者的落座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板,具有:一对装配部,设于车厢上部的前挡风玻璃的车辆后方侧且车辆用座椅的车辆前方侧,并且,分别配置于与相对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坐者的落座部位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而言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对应的位置和与相对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坐者的落座部位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而言的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对应的位置;一对杆,形成为长条状且被设为能以延伸设置方向为轴向转动,以能分别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转动的方式设于一对所述装配部;以及遮阳板主体部,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且,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以能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转动的方式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井英之中一俊弘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