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流体流量的液压控制和平衡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81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9
一种用于流体流量的液压控制的阀(10,10'),包括:本体(12),所述本体(12)提供有入口开口(14)、出口开口(14')和致动开口(16);旋转中空闸板(20),所述旋转中空闸板(20)旋转地容纳于所述本体内侧,所述旋转闸板(20)配置成由流体横穿并且适于改变所述阀(10,10')内侧的通路横截面,其中所述旋转闸板(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22'),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22')与至少一个配合第二偏心开口(15')旋转地协作,所述旋转闸板(20)配置成可在所述本体(12)内侧被手动致动,使得所述第一开口(22')相对于所述第二开口(15')的旋转与所述流体通路横截面在与所旋转轴线(11)基本重合的方向上的变化相匹配。变化相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流体流量的液压控制和平衡的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流体流量的液压控制和平衡的阀。
[0002]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关于一种阀或液压装置的新技术方式,用于导管中流体流量的静态控制和动态平衡,特别地和非限制性地,还涉及用于加热和冷却住宅或工业环境的水力设施和热工设施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3]用于流体流量的液压控制和平衡的阀(还称为PICV(压力独立控制阀))通常用于液压和热工应用,其中要求液体流(通常为水)在入口处保持恒定流量而无关于上游和下游流体压力变化。
[0004]用于流体流量的液压控制和平衡的一些已知类型的阀允许水力设施的更通用和简化设计和实施,其中要求将流至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入口(诸如,例如热交换器、散热器、风扇对流机等)的流体热载体的流量保持恒定,不受朝向热源的上游和朝向用户回路的下游或其分支或部段所存在的流体压力条件影响,以满足每个单独用户的设计热要求和以防止热或流体动态失衡、能量浪费和其它控制装置的使用。
[0005]流量控制阀的常规实例通过提供有贯穿开口的简单球闸板阀来实现。旋转球与开设有阀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的球对准或错位,从而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改变流体通路横截面。
[0006]用于流体流量的动态控制和平衡的阀的另一实例描述于以相同申请人姓名申请的欧洲专利EP 3201500(B1)中,该专利涉及一种阀,该阀包括用于流体流量的静态控制的装置(配置成改变阀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通路端口的横截面)和流量动态平衡装置(配置成根据进入流体的流量变化来调节离开阀的流体的流量)。动态平衡装置包括穿孔元件,该穿孔元件插置于入口端口和中间腔室之间以使流体仅流动通过该穿孔元件的至少一个开口。此外,弹性元件放置于穿孔元件的面向阀本体中的流体入口端口的表面处,使得阀入口和出口之间压力差的增加通过弹性元件的扩大来匹配,以缩小穿孔元件开口的通路面积并且确保流量恒定。
[0007]目前,热工和水力的大大小小设施、住宅或工业设施可通过向用户回路设施输送“热”流体热载体而被加热和通过向用户设施的相同回路输送“冷”流体热载体而被冷却,所述热和冷流体热载体均由不同热源来供应。一般来说,在水力设施的组合式回路(用于加热和冷却,也称为“四管道”回路)中,根据用户的要求,通常通过常规多路阀(通常为“六路”阀(三加三路))来切换热流体热载体和冷流体热载体的输送,该常规多路阀配置成在相同回路内侧输送并且控制流体可选地在用于加热的热源和用于冷却的冷热源之间递送和返回。
[0008]此外,现在许多应用中,相同设施的一些用户或一些区段的回路需要以加热模式进行操作的同时允许其它一些用户以冷却模式进行操作。利用安装于每个用户或设施的(递送和返回)回路部段的终端的六路液压阀,允许了相同用户或部段可选地将加热模式和冷却模式彼此独立地切换,反之亦然。
[0009]本领域所用的多路转向阀的一些实例为已知的六路阀,该已知的六路阀例如通过组合两个常规三路转向阀来获得,该常规三路转向阀通常用于“四管道”设施中以用于以两种不同热源管理相同区域。
[0010]多路转向阀的典型实例描述于以相同申请人姓名申请的意大利专利申请IT 201700010534中,该专利涉及一种多路阀,该多路阀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转向阀的阀本体,该第一和第二转向阀彼此协作并且各自提供有第一和第二转向构件和阀本体中的三联开口孔口,其中所述多路阀包括并入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向构件的管状筒体。管状筒体容纳于阀本体内侧并且在阀本体内侧可位移,并且提供有命令构件以用于引起所述位移。
[0011]这些类型的多路转向阀的其它实例描述于下述现有技术文档US 2011/0303863(Al)、CN 2402891(Y)和CN 103133444(A)中。
[0012]然而,上述已知控制—平衡阀或PICV具有缺点和操作限制,特别是当它们用于提供有转向阀的组合回路和水力设施中以用于加热和冷却时。
[0013]所述的这些类型的控制/平衡阀(特别是在组合式加热—冷却水力设施中)的严重缺点在于其尺寸和可用于安装其的空间缺乏,并且在于以下事实:用户的递送—返回连接歧管和转向阀连接歧管两者中,存在通常必须布置和放置在狭窄场所中的大量的液压连接导管和管道,它们诸如盒或汇合箱。特别地,在对于现有建筑物和房屋所制成和配置的设施中,空间会更加狭窄或不可用。
[0014]常规组合式加热—冷却水力设施(提供有多路转向阀)的另一典型限制和缺点在于,用户所需的加热模式的流体热载体的标称流量通常不同于冷却模式的流量,因此需要利用流量控制装置或阀,该流量控制装置或阀配置成根据流入转向阀的流体热载体来自热源或冷源,改变其流量。
[0015]因此,对于操作者而言,很难具有足够空间能够容易地安装所述常规阀以用于流量的液压控制和平衡并且将它们连接至来自不同热源的转向阀的入口处的导管和递送歧管。
[0016]此外,即使是通过杠杆、旋钮、轮或龙头的手动型或通过电子或机电致动器或伺服机构的自动型,这两者都难以或甚至不可能确保用以致动控制/平衡阀自身所需的其它处理空间或方便性;因此,即使可以物理地安装阀,但是需要用于远程控制机电致动器或伺服机构的手动处理或容纳的空间仍将是狭窄或不舒适的。
[0017]此外,常规控制平衡阀的另一限制在于,所述处理空间或方便性以及用于容纳致动器或伺服机构的场所是与阀自身的流体通路横截面成比例地增加的。事实上,随着阀尺寸增加,配置成施加所需扭矩以使闸板移动的杠杆或手动命令元件也会增加,否则类似机械或机电伺服机构的尺寸和大小则必须增加以产生所需扭矩来操纵闸板自身。此外,小尺寸和几何上简单的动态平衡阀(未提供有膜或其它类型的装置,这些装置配置成测量入口和出口压力)的另一缺点在于,它们通常仅根据施加至调节构件的入口动量来调节流体流量,而非根据阀入口和出口端口之间的流体压力差来控制流量。
[0018]常规控制平衡阀的又一限制在于,其流体通路横截面与该阀外部尺寸相比的比率较低,并且由于内部构件的存在、其尺寸和其施加至流体的突然方向变化将会限制出口的最大流量,使得用户不得不选择较大的阀。
[0019]在存在狭小空间的情况下,需要对从不同源供应至转向阀的流体热载体的标称流
量进行不同控制,这是用于确保用户回路内侧的规划热交换的必要特征,通常通过利用在管道连接歧管上、转向阀的递送开口孔口上提供的校准垫片来满足所需规定。所述垫片提供有校准尺寸中心孔,以生成集中流头损失,该集中流头损失在所设计标称压力条件下确保了所需的标称流体流量。
[0020]尽管这种常规技术方式适合于狭小空间和体积的安装,但也具有限制和缺点,因为例如由于用户设施在修改或扩展之后改变了条件,其无法进一步调节,也不允许操作者可视地检查先前所安装垫片的校准直径。
[0021]事实上,在最新的工程型实施方式中,所寻求的是设施易于根据用户变化的需求而适应和修改的能力,例如由未来的扩展或修改来引起,而该扩展或修改在上述实例中为不可能的,除非断开、拆卸或打开转向阀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流体流量的液压控制的阀(10,10'),所述阀(10,10')包括:—本体(12),所述本体(12)提供有入口开口(14)、出口开口(14')和致动开口(16);—旋转中空闸板(20),所述旋转中空闸板(20)相对于旋转轴线(11)旋转地容纳于所述本体(12)内侧,所述旋转闸板(20)适于由流体横穿并且适于改变所述阀(10,10')内侧的通路横截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闸板(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偏心开口(22'),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偏心开口(22')与形成于所述本体(12)的内壁(15)上的至少一个配合第二偏心开口(15')旋转地协作,所述旋转闸板(20)配置成通过所述致动开口(16)在所述本体(12)内侧可被手动致动,使得所述第一开口(22')相对于所述第二开口(15')的旋转与所述流体通路横截面在基本上与所述闸板(20)自身的所述旋转轴线(11)重合的方向上的变化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10,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22')形成于所述旋转闸板(20)的底壁(22)上,所述旋转闸板(20)旋转地面向所述本体(12)的所述内壁(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10,10'),其中,所述内壁(15)由容纳于所述本体(12)内侧的盘形穿孔可移除元件来限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10,10'),其中,所述内壁(15)提供有与形成于所述本体(12)内侧的对应凹陷部相配合的至少一个叶状部分(17),所述叶状部分(17)设置成防止所述内壁(15)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10,10'),其中,所述旋转闸板(20)提供有在所述本体(12)的所述致动开口(16)处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环形部分上的粗糙表面部分(2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10,10'),其中,所述旋转闸板(20)提供有在所述本体(12)的所述致动开口(16)处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环形部分上的标度(27),所述标度(27)与形成于所述本体(12)上的刻痕或基准(19)协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10,10'),包括第一间隔件(82),所述第一间隔件(82)容纳于所述本体(12)中并且具有大体环形形状,所述间隔件(82)适于使所述入口开口(14)封闭以防止所述内部元件从所述阀(10,10')的所述本体(12)抽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10'),包括:—套筒(30),所述套筒(30)容纳于所述旋转闸板(20)内侧并且与其一起限定环形腔室(50),所述套筒(30)提供有形成于所述套筒(30)自身的侧壁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径向开口(32),并且所述套筒(30)设置成在其端部处接触所述旋转闸板(20)的所述底部(22),并且其相对端部面向所述入口开口(14);—浮动闸板(40),所述浮动闸板(40)成形为具有底部(42)的大体管状,滑动地容纳于所述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嘉科米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