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驳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75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驳岸结构,该景观驳岸结构包括人行板、顶板、第一坡体、第二坡体、横板、第一集料、种植框、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人行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的顶部,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坡体的一侧,所述横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坡体的另一侧,所述种植框嵌合于所述横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遇下雨的情况时,雨水滴落至人行板上,通过第一引流管,穿过人行板和顶板,顺流至种植框内,此时人行板上无积水;当种植框内的雨水过多时,雨水则浸至第二引流管处,并通过第二引流管从种植框内顺流至水中,防止种植的观赏植物接触太多水而导致死亡,实现了排出人行板上的积水,从而提高了行人的使用感。人的使用感。人的使用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景观驳岸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景观驳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景观驳岸结构不是简单的石头堆砌,更讲究景石与水景绿化的搭配结合,从艺术角度来讲,我们需要认真的将石材同周边环境融入一体进行艺术组合。近年来景观驳岸结构被人们广泛认知,是园林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园林景区水边造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景观驳岸结构的人行板上容易有积水,行人使用感不佳。
[0003]本
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景观驳岸结构,该景观驳岸结构包括人行板、顶板、第一坡体、第二坡体、横板、第一集料、种植框、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
[0006]所述人行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的顶部,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坡体的一侧,所述横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坡体的另一侧,所述种植框嵌合于所述横板内,所述第二坡体设置在所述横板远离所述第一坡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顶板和所述人行板,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种植框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种植框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引流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坡体,在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一集料。
[0007]优选的,所述种植框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隔板和第二集料,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渗透孔。
[0008]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引流管和所述第二引流管上分别设置有拦网。/>[0009]优选的,所述人行板的顶部设置有栅栏。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坡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稳固板。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坡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稳固板,所述第二引流管远离所述种植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稳固板。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当遇下雨的情况时,雨水滴落至人行板上,通过第一引流管,穿过人行板和顶板,顺流至种植框内,此时人行板上无积水;在雨水滴落至人行板的同时,雨水还滴落至横板上和种植框内,当种植框内的雨水过多时,雨水则浸至第二引流管处,并通过第二引流管从种植框内顺流至水中,防止种植的观赏植物接触太多水而导致死亡,实现了排出人行板上的积水,从而提高了行人的使用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7]100景观驳岸结构、1人行板、2顶板、3第一坡体、4第二坡体、5横板、6第一集料、7种植框、8第一引流管、9第二引流管、10隔板、11第二集料、12栅栏、13第一稳固板、14第二稳固板、15渗透孔、16拦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

图3所示,一种景观驳岸结构100,包括人行板1、顶板2、第一坡体3、第二坡体4、横板5、第一集料6、种植框7、第一引流管8和第二引流管9,人行板1与顶板2固定连接,并位于顶板2的上方,第一坡体3的一侧与顶板2固定连接,第一坡体3的另一侧与横板5固定连接,并位于横板5的一侧,种植框7嵌合于横板5内,第二坡体4与横板5固定连接,并位于横板5远离第一坡体3的一侧,第一引流管8的一端依次贯穿顶板2和人行板1,第一引流管8的另一端贯穿种植框7的外侧壁,第二引流管9的一端贯穿种植框7的外侧壁,第二引流管9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坡体4,第一集料6分别与第一坡体3和第二坡体4固定连接,并位于顶板2的下方。
[0021]具体的,景观驳岸结构100还包括隔板10和第二集料11,隔板10上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渗透孔15,隔板10与种植框7固定连接,并位于种植框7内;第二集料11与种植框7固定连接,并位于种植框7内。
[0022]具体的,景观驳岸结构100还包括拦网16,第一引流管8和第二引流管9上均设置有拦网16。
[0023]具体的,景观驳岸结构100还包括栅栏12,栅栏12的一侧与人行板1固定连接,并位于人行板1的上方。
[0024]具体的,栅栏12位于人行板1靠近横板5的边缘,防止有行人失足掉落至横板5或水中,造成人身危害。
[0025]具体的,景观驳岸结构100还包括第一稳固板13,第一稳固板13与第一坡体3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一坡体3的外侧壁。
[0026]具体的,景观驳岸结构100还包括第二稳固板14,第二稳固板14与第二坡体4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二坡体4的外侧壁,且第二引流管9远离种植框7的一端贯穿第二稳固板14。
[0027]具体的,第一稳固板13位于第一坡体3外,第二稳固板14位于第二坡体4外,第一稳固板13和第二稳固板14稳固第一集料6,防止第一集料6流失或掉落。
[0028]本技术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第一集料6填充在第一坡体3和第二坡体4内,使第二坡体4的斜面接触水源,且第二引流管9远离种植框7的一端高于水面,种植框7、第一引流管8和第二引流管9均设置为多个,当遇下雨的情况时,雨水滴落至人行板1上,通过第一引流管8,穿过人行板1和顶板2,顺流至种植框7内,此时人行板1上无积水;在雨水滴落至人
行板1的同时,雨水还滴落至横板5上和种植框7内,种植框7内种植有观赏植物,当种植框7内的雨水过多时,雨水则浸至第二引流管9处,并通过第二引流管9,从种植框7内顺流至水中,防止种植的观赏植物接触太多水而导致死亡,实现了排出人行板1上的积水,提高行人的使用感;
[0029]第一引流管8靠近人行板1的一端和第二引流管9靠近种植框7的一端上均设置有拦网16,当在人行板1上的雨水顺流至第一引流管8内时,人行板1上的垃圾、石子和树叶,不会掉落至第一引流管8内,影响排水效果;当种植框7内的雨水过多时,种植框7内的第二集料11被拦网16挡住,不会通过第二引流管9被雨水带动至水中,防止第二集料11的流失;
[0030]隔板10的上、下方均填充有第二集料11,且隔板10上方种植有观赏植物,当遇下雨的情况时,从第一引流管8顺流的雨水流至隔板10的下方,滴落至种植框7内的雨水在隔板10的上方;若雨水过多时,隔板10上方的雨水通过渗透孔15,和从第一引流管8顺流的雨水流至隔板10的下方的水一起,从第二引流管9流至水中,防止种植的观赏植物接触太多水而导致死亡。
[003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景观驳岸结构包括人行板、顶板、第一坡体、第二坡体、横板、第一集料、种植框、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人行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的顶部,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坡体的一侧,所述横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坡体的另一侧,所述种植框嵌合于所述横板内,所述第二坡体设置在所述横板远离所述第一坡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顶板和所述人行板,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种植框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种植框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引流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坡体,在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一集料。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婷刘关顺符媛媛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