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927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溶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吸附板、旋紧盖和发热单元,吸附板的上端为用于连接吸嘴的第一壳体,吸附板的下端为储存气溶胶基体的第二壳体,旋紧盖为管道结构,发热单元包括插座和固定在插座上的发热体;旋紧盖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吸附板和发热单元,此时旋紧盖包围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围发热体,第二壳体的内侧空间用于储存气溶胶基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侧贯通,当旋紧盖连接插座后,第二壳体靠近插座的下端被封堵,第二壳体的上端对外敞开。本方案将发热组件单独做成一个模块,同时发热组件本身也具有良好的可拆卸性,如此提高气溶胶基材及发热组件及的更换、维护效率。维护效率。维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气溶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产生装置主要由电池、充电座组件、发热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基材构成。在产生气溶胶时,电池为发热组件供电,使发热组件加热气溶胶基材;更换不同的气溶胶基材可以不断地改变口感。
[0003]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发热组件与其做成一体式,需要更换气溶胶基材时只能在上方取走吸嘴(单向退烟),操作不方便,存在优化空间。而且发热体也属于容易损坏的部件,维护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提高气溶胶基材及发热组件及的更换、维护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吸附板,所述吸附板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具有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的槽位,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槽位相互连通;旋紧盖,所述旋紧盖的内侧具有通孔;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包括插座和固定在所述插座上的发热体;所述旋紧盖的一端与所述吸附板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板,所述吸附板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具有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的槽位,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槽位相互连通;旋紧盖,所述旋紧盖的内侧具有通孔;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包括插座和固定在所述插座上的发热体;所述旋紧盖的一端与所述吸附板连接,同时所述旋紧盖的内侧包围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旋紧盖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座连接,同时所述发热体插入到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此时所述旋紧盖、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发热体从外到内逐层分布,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插座的一端被封堵,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壳体对外敞开,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空间用于储存气溶胶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为首尾两端粗中间细的结构,当所述旋紧盖包围所述第二壳体时,所述旋紧盖的首尾端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壳体的首尾两端外壁,所述旋紧盖的中间段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间段存在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填充隔热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越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