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922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具有轴向贯通的柱状空腔、靠近顶部的进气口、靠近底部的抽吸口、密封组件、限位元件和连通柱状空腔与外部的检测气流通道,限位元件在检测腔体的下部插入柱状空腔中且可在径向方向上移动;连接到气压调制接口的负压控制器,气压调制接口设置在检测腔体的顶部且与柱状空腔连通;连接到抽吸口的恒流抽吸模块;连接在恒流抽吸模块与抽吸口之间的气体管路上的压差传感器;连接到检测气流通道的流量计;和分别与负压控制器、压差传感器和流量计连接的处理系统。所述检测装置能有效消除因流量计压降而导致的检测结果偏差,从而获得精确的卷烟通风率检测结果。从而获得精确的卷烟通风率检测结果。从而获得精确的卷烟通风率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卷烟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卷烟通风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卷烟通风是影响卷烟产品焦油、CO释放量的关键因素,通风对卷烟产品感官质量有较大影响。卷烟通风是指除进入未点燃卷烟前端外而通过卷烟其他外包纸或相关材料进入的空气流量。通风率是以百分率表示的通风气流量和抽吸端的总气流量之比。依据检测部位不同,通风率一般分为滤嘴通风率和卷烟纸通风率两个部分。
[0003]通风测试装置中使用的流量计一般为层流流量计,但是在层流流量计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会产生压降。不同的层流流量计之间产生的压降是不同的,相同的层流流量计在不同气流速度下产生的压降也是不同的。卷烟通风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YC/T 546

2016)限定了通风率测量管路及抽吸管路的压降,但并没有规定层流流量计的压降。气流速度与压强成反比,这就会导致同一个样品在不同的测试装置上检测时,所获得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给卷烟产品的质量鉴定带来困扰。该现象最显著的体现是标准ISO9512_2019中给出的滤嘴通风参考数值表(表1),检测结果的再现性标准偏差(Reproducibility standard deviation)与重复性标准偏差(Repeatability standard deviation)的比值,即R/r,随着通风率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说明实验室间的误差增加明显。
[0004]表1滤嘴通风率的平均值、重复性标准偏差和再现性标准偏差
[0005][0006]标准R/r标称20%1.38标称50%3.00标称80%4.90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地消除因压降而导致的检测结果偏差,从而获得精确的卷烟通风率检测结果。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为具有在轴向方向上贯通的柱状空腔的柱体,并且具有靠近顶部的进气口、靠近底部的抽吸口、用于密封柱状空腔的密封组件、限位元件和连通柱状空腔与外部的检测气流通道,其中进气口和抽吸口与外部连通,限位元件在检测腔体的下部插入柱状空腔中,并且限位元件能够在径向方向上移动以对放置在柱状空腔内的卷烟进行定位;负压控制器,所述负压
控制器连接到气压调制接口,所述气压调制接口设置在检测腔体的顶部且与柱状空腔连通;恒流抽吸模块,所述恒流抽吸模块连接到抽吸口;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连接在恒流抽吸模块与抽吸口之间的气体管路上;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连接到检测气流通道;和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分别与负压控制器、压差传感器和流量计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密封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夹管阀,所述第一夹管阀设置在柱状空腔的上端部处;第二夹管阀,所述第二夹管阀设置在柱状空腔的下端部处;和第一密封元件、第二密封元件和第三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和所述第三密封元件围绕柱状空腔设置在第一夹管阀与第二夹管阀之间,其中在检测期间,第一密封元件位于卷烟的烟草段的上端部,第二密封元件位于卷烟的烟草段与滤嘴段的交界处,第三密封元件位于滤嘴段的下端部,并且第一密封元件、第二密封元件和第三密封元件中的每一个均与卷烟的圆周表面贴合以使气流无法通过,其中限位元件相邻地设置在第三密封元件的下方。
[0010]进一步地,检测腔体还可以包括:主气流通道,所述主气流通道由进气口、气压调制接口、柱状空腔和抽吸口构成;第一平衡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平衡气流通道设置在第一夹管阀与第一密封元件之间,并且连通柱状空腔与外部;第二平衡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平衡气流通道设置在第一密封元件与第二密封元件之间,并且连通柱状空腔与外部;和第三平衡气流通道,所述第三平衡气流通道设置在第二密封元件与第三密封元件之间,并且连通柱状空腔与外部。
[0011]优选地,所述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具有一个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一个进口与第一平衡气流通道连接,第一出口与第二平衡气流通道连接,第二出口与第三平衡气流通道连接。
[0012]根据一个示例,限位元件在径向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不小于柱状空腔的半径。
[0013]根据又一个实施例,检测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检测气流通道和第二检测气流通道,流量计包括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第一检测气流通道设置在第一密封元件与第二密封元件之间且连接到检测腔体外的第一检测电磁阀的一端,第一检测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流量计,第一流量计的另一端连接到大气中,从而形成第一检测气路。第二检测气流通道设置在第二密封元件与第三密封元件之间且连接到检测腔体外的第二检测电磁阀的一端,第二检测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的另一端连接到大气中,从而形成第二检测气路。
[0014]可选地,恒流抽吸模块可以包括顺序连通的抽吸流量控制计、真空发生器、抽吸电磁阀和气源,其中抽吸流量控制计与抽吸口相连接。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方面和特征将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清楚呈现,其中: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检测腔体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8]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恒流抽吸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说明性、非限制性实施例,对根据本技术的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0]根据本技术的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腔体1、负压控制器2、恒流抽吸模块3、压差传感器4、流量计和处理系统5。下面将参照图1和图2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所述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的结构。
[0021]检测腔体1为具有在轴向方向上贯通的柱状空腔10的柱体,所述柱状空腔的尺寸与待测卷烟的尺寸相匹配,以用于在检测期间插入待测卷烟。另外,检测腔体1还具有靠近顶部的进气口11、靠近底部的抽吸口12、用于密封柱状空腔10的密封组件、限位元件13和连通柱状空腔10与外部的检测气流通道14。进气口11和抽吸口12均与外部连通,其中进气口连通到大气中。限位元件13在检测腔体1的下部插入柱状空腔10中,并且可以在径向方向上伸缩移动,以便对放置在柱状空腔10内的卷烟进行定位以使该卷烟竖直立于所述柱状空腔内。根据一个示例,所述限位元件可以为针状结构、柱状结构或者其他可以阻挡的结构,并且所述限位元件的伸缩长度不小于柱状空腔10的半径。
[0022]负压控制器2连接到气压调制接口14(如图2中所示),所述气压调制接口设置在检测腔体1的顶部且与柱状空腔10连通。恒流抽吸模块3通过例如气体管路连接到抽吸口12,以便产生恒定体积流量的抽吸气流。例如,所述恒流抽吸模块可以以17.5mL/s的恒定体积流量进行抽吸。压差传感器4连接在恒流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为具有在轴向方向上贯通的柱状空腔的柱体,并且具有靠近顶部的进气口、靠近底部的抽吸口、用于密封所述柱状空腔的密封组件、限位元件和连通所述柱状空腔与外部的检测气流通道,其中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抽吸口与外部连通,所述限位元件在所述检测腔体的下部插入所述柱状空腔中,并且所述限位元件能够在径向方向上移动以对放置在所述柱状空腔内的卷烟进行定位;负压控制器,所述负压控制器连接到气压调制接口,所述气压调制接口设置在所述检测腔体的顶部且与所述柱状空腔连通;恒流抽吸模块,所述恒流抽吸模块连接到所述抽吸口;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连接在所述恒流抽吸模块与所述抽吸口之间的抽吸气路上;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连接到所述检测气流通道;和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负压控制器、所述压差传感器和所述流量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夹管阀,所述第一夹管阀设置在所述柱状空腔的上端部处;第二夹管阀,所述第二夹管阀设置在所述柱状空腔的下端部处;和第一密封元件、第二密封元件和第三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和所述第三密封元件围绕所述柱状空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管阀与所述第二夹管阀之间,其中在检测期间,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位于所述卷烟的烟草段的上端部,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位于所述卷烟的所述烟草段与滤嘴段的交界处,所述第三密封元件位于所述滤嘴段的下端部,并且所述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和所述第三密封元件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卷烟的圆周表面贴合以使气流无法通过,其中,所述限位元件相邻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密封元件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烟通风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体还包括:主气流通道,所述主气流通道由所述进气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苗芊王爽曾波王乐杨荣超邓楠史占东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