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捕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911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氨气捕集装置,属于氨气吸收技术领域,包括吸收塔、连接管、壳体和多层换热网。位于吸收塔内部的连接管周向安装有多个喷嘴,连接管用于向多个喷嘴输送低温的丙酮溶液。壳体位于吸收塔内,且套装在连接管的外侧,壳体内部开设有连通腔,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连通腔连通的出气口,壳体连通有输气管,输气管贯穿吸收塔并用于向连通腔输送含氨气的气体;壳体顶部和底部均敞口设置。多层换热网设于壳体和连接管之间,用于提高丙酮溶液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氨气捕集装置中含氨气的气体与低温的丙酮溶液接触,借助多层换热网便于温度的热交换,同时气体向上运动时会与换热网上的丙酮溶液接触,提高了对氨气的吸收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气捕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氨气吸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氨气捕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氨气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为了便于处理市面上出现用丙酮溶液代替水对氨气进行收集的方法,但是现有的采用丙酮溶液吸收氨气的装置氨气的吸收效果较差,从氨气吸收塔内仍然会排出较多的未被吸收的氨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氨气捕集装置,旨在解决从氨气吸收塔内仍然会排出较多的未被吸收的氨气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氨气捕集装置,包括:
[0005]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顶部连通有排气管;
[0006]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穿入所述吸收塔内,位于所述吸收塔内部的所述连接管周向安装有多个喷嘴,所述连接管用于向多个所述喷嘴输送低温的丙酮溶液;
[0007]壳体,位于所述吸收塔内,且套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外侧,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连通腔,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连通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壳体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贯穿所述吸收塔并用于向所述连通腔输送含氨气的气体;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均敞口设置;
[0008]多层换热网,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管之间,用于提高丙酮溶液的温度。
[000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壳体的顶部扣设有罩体,所述罩体顶部的开口小于底部的开口。
[00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罩体套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外侧,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罩体的顶部开口处安装有所述喷嘴。
[00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多个用于定位所述换热网的支撑杆。
[001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吸收塔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固定有两个定位条,两个所述定位条端部间隔设置,所述壳体的外壁固定有两个凸耳,两个所述凸耳穿过两个所述定位条之间的间隙并抵靠在所述定位条上。
[001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输气管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001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吸收塔的内壁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保冷层。
[0015]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多层所述换热网沿所述连接管的径向间隔设置。
[001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换热网为铜材料制件。
[0017]本技术提供的氨气捕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氨气捕集装置中在吸收塔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顶部连通有排气管。壳体内壁上开设的多
个与连通腔连通的出气口。输气管贯穿吸收塔并与壳体连通。在壳体和连接管之间设有多层换热网。
[0018]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连接管输送的低温的丙酮液体最终由多个喷嘴喷入吸收塔内,喷嘴喷出的低温的丙酮液体会直接喷射在多层换热网上,而输气管向连通腔输送的含氨气的气体最终由多个出气口排出,因此含氨气的气体与低温的丙酮溶液接触,借助多层换热网便于温度的热交换,同时气体向上运动时会与换热网上的丙酮溶液接触,从而提高了丙酮溶液对氨气的吸收效果,最终吸收了氨气的丙酮液体从吸收塔底部的出液管排出,而多余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氨气捕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吸收塔;2、排气管;3、输气管;4、连接管;5、出液管;6、换热网;7、喷嘴;8、凸耳;9、壳体;10、罩体;11、出气口;12、定位条;1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请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氨气捕集装置进行说明。氨气捕集装置,包括吸收塔1、连接管4、壳体9和多层换热网6。吸收塔1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5,顶部连通有排气管2。连接管4穿入吸收塔1内,位于吸收塔1内部的连接管4周向安装有多个喷嘴7,连接管4用于向多个喷嘴7输送低温的丙酮溶液。壳体9位于吸收塔1内,且套装在连接管4的外侧,壳体9内部开设有连通腔,壳体9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连通腔连通的出气口11,壳体9连通有输气管3,输气管3贯穿吸收塔1并用于向连通腔输送含氨气的气体;壳体9顶部和底部均敞口设置。多层换热网6设于壳体9和连接管4之间,用于提高丙酮溶液的温度。
[0024]本技术提供的氨气捕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氨气捕集装置中在吸收塔1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5,顶部连通有排气管2。壳体9内壁上开设的多个与连通腔连通的出气口11。输气管3贯穿吸收塔1并与壳体9连通。在壳体9和连接管4之间设有多层换热网6。
[002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连接管4输送的低温的丙酮液体最终由多个喷嘴7喷入吸收塔1内,喷嘴7喷出的低温的丙酮液体会直接喷射在多层换热网6上,而输气管3向连通腔输送的含氨气的气体最终由多个出气口11排出,因此含氨气的气体与低温的丙酮溶液接触,借助多层换热网6便于温度的热交换,同时气体向上运动时会与换热网6上的丙酮溶液接触,从而提高了丙酮溶液对氨气的吸收效果,最终吸收了氨气的丙酮液体从吸收塔1底部的出液管5排出,而多余的气体从排气管2排出。
[002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氨气捕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壳体9的顶部扣设有罩体10,罩体10顶部的开口小于底部的开口。由于多层换热网6均竖直设置,其顶部敞口的区域较多,若吸收塔1的顶部仅连通排气管2,此时在吸收塔1顶部的内壁处会残留较多的氨气,若没有罩体10,无法使未被吸收的氨气全部从吸收塔1内排出。为此便于操作,因此在壳体9上罩设有罩体10,罩体10的顶部和底部均敞口设置,从壳体9和连接管4之间排出的气体最终均会从罩体10的顶部开口处排出,而罩体10内壁的丙酮溶液,同样会沿罩体10的内壁向下流动,重新落入壳体9和连接管4之间,保证了氨气吸收的效果。
[002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氨气捕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罩体10套装在连接管4的外侧,连接管4位于罩体10的顶部开口处安装有喷嘴7。为了能够充分对氨气进行吸收,罩体10的作用在于汇流,使得气体等其他物质均由壳体9的顶部开口处排出,此时可在连接管4位于罩体10的顶部开口处安装喷嘴7,喷嘴7能够对未被吸收的氨气再进行一次吸收,由于罩体10顶部的开口较小,此时氨气直接与喷嘴7喷出的低温的丙酮液体接触,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从排气管2排出氨气的含量。
[002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氨气捕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氨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顶部连通有排气管;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穿入所述吸收塔内,位于所述吸收塔内部的所述连接管周向安装有多个喷嘴,所述连接管用于向多个所述喷嘴输送低温的丙酮溶液;壳体,位于所述吸收塔内,且套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外侧,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连通腔,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连通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壳体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贯穿所述吸收塔并用于向所述连通腔输送含氨气的气体;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均敞口设置;多层换热网,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管之间,用于提高丙酮溶液的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扣设有罩体,所述罩体顶部的开口小于底部的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套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人孙秀阳张宝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安米诺氨基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