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敏变色发热布料及其纺织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09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湿敏变色发热布料,包括依次设置的贴身层、防水透气层、吸湿发热层、湿敏变色层,相邻各层之间通过弹力纱线相连接,贴身层为棉纤维、咖啡炭涤纶和罗布麻纤维混纺而成,防水透气层为尼龙超细纤维层,吸湿发热层为吸湿发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湿敏变色层为湿敏变色纤维、涤纶纤维和慕赛尔纤维混纺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纺织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湿敏变色发热布料,采用独特的纤维和结构组合,同时具有感应变色、吸湿发热、阻止雨水接触皮肤、抗菌、保暖、保健的功能。采用多种植物源纤维,各个层组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最终获得的湿敏变色发热布料舒适、健康、环保。环保。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敏变色发热布料及其纺织品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
,尤其涉及一种湿敏变色发热布料。

技术介绍

[0002]使用者傍晚时刻遇到突然的大雨,赶路过程中不巧雨水淋到身上,雨水会穿过普通的面料,与皮肤接触,冰冷的雨水让人觉得冷,若距离换衣服时间较久,容易着凉感冒。此外,在着急赶路过程中,由于匆忙,没注意到行人和车辆容易发生意外,普通的面料没有警示功能。
[0003]鉴于此,市场需要一种能够阻止雨水接触皮肤、能够在下雨天发热、具有警示功能的布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止雨水接触皮肤、能够在下雨天发热、具有警示功能的布料。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湿敏变色发热布料,包括依次设置的贴身层、防水透气层、吸湿发热层、湿敏变色层,且所述贴身层、所述防水透气层、所述吸湿发热层与所述湿敏变色层相邻各层之间通过弹力纱线相连接,所述贴身层为棉纤维、咖啡炭涤纶和罗布麻纤维混纺而成,所述防水透气层为尼龙超细纤维层,所述吸湿发热层为吸湿发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湿敏变色层为湿敏变色纤维、涤纶纤维和慕赛尔纤维混纺而成。
[0006]优选地,所述弹力纱线的芯层为铜氨纤维,表层为锦纶。
[0007]优选地,所述吸湿发热纤维选自铜氨纤维、交联丙烯酸酸酯系纤维、聚丙烯改性腈纶纤维、相变储能纤维、发热腈纶、EKS纤维、softwarm纤维、Thermogear纤维、N38纤维、warmsensor纤维、RENAISS纤维、MOIS CARE高吸温发热纤维中一种或多种。
[0008]优选地,所述吸湿发热层中所述吸湿发热纤维与所述棉纤维的质量份比例为(1~6):10。
[0009]优选地,所述湿敏变色层中所述湿敏变色纤维、所述涤纶纤维与所述慕赛尔纤维的质量份比例为(3~4):5:(1~2)。
[0010]优选地,所述湿敏变色纤维在湿度大于40%环境下变色。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纺织品,使用根据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湿敏变色发热布料制作而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湿敏变色发热布料,采用独特的纤维和结构组合,湿敏变色纤维具有独特的湿敏变色功能,提醒行人和司机避让;吸湿发热纤维能够吸湿发热,让人体觉得暖和;防水透气层阻止雨水接触皮肤,且能允许热量进入贴身层;咖啡炭涤纶、罗布麻纤维和慕赛尔纤维具有具有抑菌、杀菌功能,能够防止细菌的滋生,且还具有释放远红外或负离子的功能,具有保健作用;贴身层、防水透气层、吸湿发热层、湿敏变色层之间相邻两层通过弹
力纱线相连接,避免布料各层之间发生较大位移,提高布料的强度,使整个布料成为一个整体,且弹力纱线使布料能够贴身;本申请的湿敏变色发热布料同时具有感应变色、吸湿发热、阻止雨水接触皮肤、抗菌、保暖、保健的功能。同时,采用多种植物源纤维,各个层组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最终获得的湿敏变色发热布料舒适、健康、环保。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湿敏变色发热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
贴身层、2

防水透气层、3

吸湿发热层、4

湿敏变色层、5

弹力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湿敏变色发热布料,包括依次设置的贴身层1、防水透气层2、吸湿发热层3、湿敏变色层4,且贴身层1、防水透气层2、吸湿发热层3与湿敏变色层4相邻各层之间通过弹力纱线5相连接,贴身层1为棉纤维、咖啡炭涤纶和罗布麻纤维混纺而成,防水透气层2为尼龙超细纤维层,吸湿发热层3为吸湿发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湿敏变色层4为湿敏变色纤维、涤纶纤维和慕赛尔纤维混纺而成。
[0020]进一步,的弹力纱线5的芯层为铜氨纤维,表层为锦纶。
[0021]铜氨纤维属于是人造丝的范畴当中,是用上等的木浆、棉短绒浆粕为原料,溶解在由铜四氨氢氧化物组成的铜络合盐溶液的铜氨溶液中制成纺丝溶液,经混和过滤和脱泡后纺丝。以水为凝固浴,水法成形是在“漏斗纺丝”。然后通过酸浴将纤维素完全再生,再水洗、上油、干燥而成铜氨人造丝。根据实验,铜氨纤维里布能迅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最高能保持30%的水分,同时快速将水分再次挥发到空气中去,不会产生闷湿感,可称之为“呼吸型纤维”。
[0022]锦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当拉伸至3~6%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其强度比棉花高1~2倍、比羊毛高4~5倍,是粘胶纤维的3倍。
[0023]本实施例的弹力纱线5的芯层为铜氨纤维,表层为锦纶,结合铜氨纤维和锦纶的优点,吸湿排湿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弹性,相邻各层通过弹力纱线相连接,避免布料各层之间发生较大位移,提高布料的强度,使整个布料成为一个整体,且弹力纱线使布料能够贴身。
[0024]罗布麻纤维是天然的远红外发射材料,可发射8~15微米的远红外光波,能够渗入皮肤及皮下组织,与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吸收效应,能改善人体微循环。远红外线
使得布料具有保暖作用,其保暖性在8℃以下是全棉布料的2倍,21℃以上透气性是纯棉织物的2.5倍,独居“冬暖夏凉”的特性。罗布麻纤维具有棉的柔软,丝的光泽,麻的清爽。罗布麻纤维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皮肤病、褥疮和湿疹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0025]咖啡炭改性涤纶(以下简称咖啡炭涤纶)是指将咖啡炭粉超微颗粒与聚酯通过共混纺丝而制成的多微孔结构,具有蓄热保温、抑菌除臭、发射负离子和抗紫外线等特殊功能的涤纶纤维。咖啡炭涤纶在生产过程中一直注意绿色环保,利用废弃的咖啡渣,经过1000℃以上的锻烧处理,使咖啡渣的晶体向与孔隙呈现最佳状态,运用最新的纳米技术,进行微粉化,研磨成100

300nm纳米级粉体,加人到涤纶纤维中,生产出咖啡炭涤纶纤维。
[0026]本实施例将棉纤维、咖啡炭涤纶和罗布麻纤维混纺而成作为贴身层1,具有舒适的手感,适合贴近皮肤,且能够去异味,“冬暖夏凉”、抑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敏变色发热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贴身层、防水透气层、吸湿发热层、湿敏变色层,且所述贴身层、所述防水透气层、所述吸湿发热层与所述湿敏变色层相邻各层之间通过弹力纱线相连接,所述贴身层为棉纤维、咖啡炭涤纶和罗布麻纤维混纺而成,所述防水透气层为尼龙超细纤维层,所述吸湿发热层为吸湿发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湿敏变色层为湿敏变色纤维、涤纶纤维和慕赛尔纤维混纺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敏变色发热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纱线的芯层为铜氨纤维,表层为锦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娥君易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