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及煲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894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及煲饭系统,该煲饭系统包括:锅体;支撑部,与所述锅体连接;所述支撑部具有伸长的第一状态以及缩回的第二状态;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底部;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电饭煲移动。如此设置,在向用户所需要的位置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支撑部变换到缩回的第二状态,从而可以降低电饭煲的整体重心,避免在移动过程中晃动,使得电饭煲在移动过程中不容易摔倒,提高电饭煲的稳定性。并且,通过设置支撑部,用户可以根据使用环境不同,对支撑部实际高度进行调整,保证电饭煲可以灵活地适应家居生活中不同高度的灶台、餐桌等位置的高度,无需用户对电饭煲进行搬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饭煲及煲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及煲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智能电器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电饭煲就是其中的一种。同时,随着用户对电饭煲的功能性和产品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许多电饭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发生很大的改变。
[0003]在现有技术中,部分电饭煲已经实现能够自动运动的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自动移动到用户所需要的位置,无需用户亲自搬运电饭煲。但是,由于可移动的电饭煲重心较高,容易在移动过程中晃动,并且有摔倒的可能,使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移动的电饭煲重心较高,容易在移动过程中晃动,并且容易摔倒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电饭煲及煲饭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该电饭煲包括:锅体;支撑部,与所述锅体连接;所述支撑部具有伸长的第一状态以及缩回的第二状态;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底部;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电饭煲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支撑部(14),与所述锅体(1)连接;所述支撑部(14)具有伸长的第一状态以及缩回的第二状态;动力装置(13),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4)的底部;所述动力装置(13)用于带动所述电饭煲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4)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锅体(1)的底部四角的支撑杆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上支撑杆(10),与所述锅体(1)连接;下支撑杆(11),与所述上支撑杆(10)可转动连接;伸缩机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杆(10)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杆(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第一推杆电机(12),所述第一推杆电机(12)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杆(11)上,所述第一推杆电机(12)的伸缩部与所述上支撑杆(10)可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4)包括第二推杆电机(6)和支撑盘(8);所述第二推杆电机(6)设置在所述支撑盘(8)上,所述第二推杆电机(6)的伸缩部与所述锅体(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杆电机(6)与所述支撑盘(8)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盘(7),所述连接盘(7)沿其边缘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螺钉孔,所述支撑盘(8)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对应的第二螺钉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第二螺钉孔将所述连接盘(7)与所述支撑盘(8)进行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3)包括: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4)上;滚轮,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通过传送带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9),设置在所述锅体(1)的底部;所述支撑板(9)远离所述锅体(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部(14)。10.一种煲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该电饭煲还设置有接米口(2)和接水口(3);加米装置,设置有适于插入所述接米口(2)的接米头;所述加米装置设置有第一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龙刘松曾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