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90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3
本申请涉及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和设置于移动底座上的混料罐、泵浆件和喷涂组件,所述混料罐通过支撑架安装于移动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泵浆件位于混料罐和喷涂组件之间,且所述泵浆件的输入端与混料罐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泵浆件的输出端与喷涂组件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混料罐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混料罐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搅拌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搅拌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使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不易凝固,从而提高古建筑修复的效率的效果。建筑修复的效率的效果。建筑修复的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古建筑修复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0003]现有的古建筑在保护时需要进行修复,古建筑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对青砖缝隙进行修复,一般情况下会使用灰浆喷射装置对需要修复的青砖缝隙进行填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有以下缺陷:在修复的过程中,由于耗时较长,放置于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容易发生凝固,进而影响修复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不易凝固,从而提高古建筑修复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和设置于移动底座上的混料罐、泵浆件和喷涂组件,所述混料罐通过支撑架安装于移动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泵浆件位于混料罐和喷涂组件之间,且所述泵浆件的输入端与混料罐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泵浆件的输出端与喷涂组件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混料罐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混料罐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搅拌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搅拌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青砖灰缝进行修复时,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搅拌组件将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进行搅拌,然后在泵浆件的作用下,灰浆原料从喷涂组件喷涂到需要修复的青砖灰缝上,对青砖灰缝进行修复,整个过程使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不易凝固,从而提高古建筑修复的效率。
[0009]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于混料罐顶面上的连接架以及竖向设置于混料罐内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搅拌轴的顶端安装于连接架上且与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通过滚动轴承与混料罐顶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远离连接架的一端穿插于第二搅拌轴内且延伸至第二搅拌轴外,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位于混料罐内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轴位于混料罐内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位于第二搅拌叶的下方。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旋转,从而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于混料罐内搅拌,进而使得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能够得到充分的
搅拌。
[0011]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混料罐顶面上的驱动件、与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齿轮、套设于第一搅拌轴上且与第一搅拌轴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的上齿盘以及套设于第二搅拌轴上且与第二搅拌轴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的下齿盘,所述齿轮设置于上齿盘和下齿盘之间,且所述齿轮与上齿盘和下齿盘啮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齿轮旋转,由于齿轮分别与上齿盘和下齿盘相互啮合,从而旋转的齿轮带动上齿盘和下齿盘旋转,旋转的上齿盘和下齿盘分别带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旋转,进而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于混料罐内反向搅拌,达到更佳的搅拌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喷涂组件包括支撑板、两分别安装于支撑板一侧两端的涂匀垫以及与泵浆件的输出端固定且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泵浆件的一端沿支撑板背对涂匀件的一侧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支撑板外,所述连接管位于两涂匀垫之间,且所述连接管通过锁定件锁定于支撑板带有涂匀垫的一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连接管朝向需要修复的青砖灰缝,启动泵浆件,灰浆原料从连接管喷出,当喷射完毕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涂匀垫对青砖灰缝进行涂匀处理。
[0015]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背对涂匀垫的一侧且位于两涂匀垫之间垂直固定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套设于连接管上,且所述保护壳的一端与支撑板背对涂匀垫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手持连接管。
[0017]可选的,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直通球阀。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通球阀的设置用于控制连接管的开闭。
[0019]可选的,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设置为软管便于工作人员移动涂匀垫和连接管到需要修复的位置进行修复。
[0021]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保护壳卡接配合的放置架。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架的设置用于放置喷涂组件。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青砖灰缝进行修复时,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搅拌组件将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进行搅拌,然后在泵浆件的作用下,灰浆原料从喷涂组件喷涂到需要修复的青砖灰缝上,对青砖灰缝进行修复,整个过程使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不易凝固,从而提高古建筑修复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4是本申请的混料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移动底座;11、扶手;12、万向轮;13、支撑架;131、放置架;2、混料罐;21、进料斗;22、下料口;23、出料筒;231、电动阀门;3、泵浆件;4、喷涂组件;41、支撑板;
42、连接管;421、锁定件;422、直通球阀;43、涂匀垫;44、保护壳;5、搅拌组件;51、连接架;511、横板;512、竖板;52、第一搅拌轴;521、第一搅拌叶;53、第二搅拌轴;531、第二搅拌叶;54、滚动轴承;6、驱动组件;61、驱动件;62、齿轮;63、上齿盘;64、下齿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参照图1,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和设置于移动底座1上的混料罐2、泵浆件3和喷涂组件4,移动底座1的一侧顶面竖直向上延伸有扶手11,移动底座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2,移动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支撑架13,混料罐2安装于支撑架13上,混料罐2内设置有搅拌组件5,混料罐2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搅拌组件5连接的驱动组件6。
[0032]参照图1,混料罐2的顶面边缘开设有进料斗21,混料罐2的底端面开设有出料口,混料罐2的出料口处一体成型有与混料罐2相连通的下料斗22,下料斗22为竖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斗体,下料斗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下料斗22相连通的出料筒23,出料筒23上设置有电动阀门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和设置于移动底座(1)上的混料罐(2)、泵浆件(3)和喷涂组件(4),所述混料罐(2)通过支撑架(13)安装于移动底座(1)的顶面上,所述泵浆件(3)位于混料罐(2)和喷涂组件(4)之间,且所述泵浆件(3)的输入端与混料罐(2)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泵浆件(3)的输出端与喷涂组件(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混料罐(2)内设置有搅拌组件(5),所述混料罐(2)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搅拌组件(5)连接且用于驱动搅拌组件(5)旋转的驱动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5)包括安装于混料罐(2)顶面上的连接架(51)以及竖向设置于混料罐(2)内的第一搅拌轴(52)和第二搅拌轴(53),所述第一搅拌轴(52)与第二搅拌轴(53)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搅拌轴(52)的顶端安装于连接架(51)上且与连接架(5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53)通过滚动轴承(54)与混料罐(2)顶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52)远离连接架(51)的一端穿插于第二搅拌轴(53)内且延伸至第二搅拌轴(53)外,所述第一搅拌轴(52)与第二搅拌轴(5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52)位于混料罐(2)内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521),所述第二搅拌轴(53)位于混料罐(2)内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531),所述第一搅拌叶(521)位于第二搅拌叶(531)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安装于混料罐(2)顶面上的驱动件(61)、与驱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宜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鹏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