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81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内衬板以及包装盒,包装盒内部设有容置腔,内衬板设置于容置腔内,并抵接于包装盒的内壁,内衬板包括底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横板以及第二横板,第一横板、第一竖板、底板、第二竖板以及第二横板依次连接,并以底板为中心板,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自底板相对翻折形成防护腔,第一横板由第一竖板朝向防护腔外侧翻折,且第二横板由第二竖板朝向防护腔外侧翻折,以在第一竖板与包装盒内壁之间以及第二竖板与包装盒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间隙,通过标准内衬板的翻折成预设形状的内衬结构,并形成贴合于产品的防护腔,使得产品通过防护腔得到保护,从而起到防止人工包设不标准而产生的防护不当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包装结构通常采用瓦楞纸盒作为外包装,瓦楞纸盒经过翻折后形成与产品相适配的包装盒,然后人工将产品包设进塑料缓冲并置入包装盒内,以对产品进行缓冲防护,但还是会出现因为人工包设不规范而导致防护损坏产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包装结构,该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盒以及内衬板,该内衬为标准纸卡内衬,通过翻折形成贴合于产品的防护腔,使得产品通过防护腔得到保护,从而避免由于人工包设不规范而造成防护不当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内衬板以及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内衬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抵接于所述包装盒的内壁,所述内衬板包括底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横板以及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一竖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二竖板以及所述第二横板依次连接,并以所述底板为中心板,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自所述底板相对翻折形成防护腔,所述第一横板由所述第一竖板朝向所述防护腔外侧翻折,且所述第二横板由所述第二竖板朝向所述防护腔外侧翻折,以在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包装盒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包装盒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间隙。
[0005]如此设置,通过标准内衬板的翻折成预设形状的内衬结构,并形成贴合于产品的防护腔,使得产品通过防护腔得到保护,从而起到防止人工包设不标准而产生的防护不当的问题。
[0006]为了使得抵接于包装盒内壁的横板不发生相对滑移,所述内衬板还包括第三竖板以及第四竖板,所述第三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相对远离所述第一竖板的一侧,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横板翻折,以使得第三竖板和第一竖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四竖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板相对远离所述第二竖板的一侧,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横板翻折,以使得所述第二竖板和所述第四竖板之间形成间隙。
[0007]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三竖板及第四竖板,使第三竖板以及第四竖板贴合于包装盒内壁,使得贴合于所述包装盒内壁的第一横板及第二横板不发生相对滑移。
[0008]为了使得翻折后的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部不发生弯折,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竖板的弯折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弯折口,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弯折口处设有第一延伸部,使得所述第三竖板翻折后抵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及,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竖板的弯折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弯折口,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弯折口处设置有第二延伸部,使得所述第四竖板翻折后抵接于所述第二延伸部。
[0009]如此设置,使得第三竖板抵接第一延伸部,第四竖板抵接于第二延伸部,以使得翻折后的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部不发生弯折。
[0010]为了便于内衬板的安装与取出,所述第一竖板开设第一扣手孔,所述第二竖板开设第二扣手孔,所述第一扣手孔与第二扣手孔相对设置。
[0011]如此设置,通过在内衬板上开设扣手孔,便于内衬板的安装与取出。
[0012]为了避免产品在包设过程中内衬板对产品产生损伤,所述底板开设有产品避让孔。
[0013]如此设置,通过在所述底板上开设避让孔,避让产品端部的器件,避免对产品产生损伤。
[0014]为了使得包装盒围设成一个内部设置有容置腔的盒体,并密封产品,所述包装盒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面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并通过翻折形成具有容置腔的包装盒,所述第一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端部,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面板转动并封闭所述包装盒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二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端部,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面板转动并封闭所述包装盒的另一端的开口。
[0015]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使得上述板体围设成有容置腔的盒体,并用于密封产品。
[0016]为了将容置腔分设成不同的腔室,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包括第一粘贴板、第二粘贴板以及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粘贴板一侧与所述第一面板可弯折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分隔板可弯折连接,所述第二粘贴板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分隔板,所述防护板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面板翻折,所述第一粘贴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粘贴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一面板以及所述第二面板平行设置。
[0017]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分隔板,将所述容置腔分成不同的腔室,便于其他零部件的容置。
[0018]为了便于密封分隔后的容置腔,所述防护板还包括第二分隔板与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与第三分隔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同一侧边,且所述第二分隔板与第三分隔板分别朝向不同侧翻折,以使所述第二分隔板抵接于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分隔板抵接于所述第三面板。
[0019]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二分隔板以及第三分隔板,密封分割后的腔室。
[0020]为了密封所述包装盒,所述包装盒还包括第一防尘片以及第二防尘片,所述第一防尘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板翻折;所述第二防尘片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端板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侧板翻折,所述第一防尘与第二防尘片以及第一端板相互配合密封所述包装盒的端部开口。
[0021]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防尘片以及第二防尘片,第一防尘片、第二防尘片与所述第一端板相互配合密封端部开口。
[0022]为了使得第一端板相对固定在端部,所述包装盒还包括插板,所述插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所述插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设置,所述插板插接于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一防尘片以及第二防尘片之间,密封所述包装盒的端部开口。
[0023]如此设置,第一端板通过插板插接于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一防尘片以及第二防尘片之间,使得第一端板相对固定于端部。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包装结构,该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盒以及内衬板,该内衬为标准纸卡内衬,通过翻折形成贴合于产品的防护腔,使得产品通过防护腔得到保护,从而避免由于人工包设不规范而造成防护不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内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的内衬板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所示的内衬板翻折后最终的机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所示的包装盒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4所示的包装盒中第三分隔板与第四分隔板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4所示的包装盒翻折后最终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图3所示的内衬板与图6所示的包装盒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图3所示的内衬板容置于图6所示的包装盒内的结构示意图。
[0034]100、包装结构;10、内衬板;11、底板;111、第一延伸部;112、第二延伸部;113、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板(10)以及包装盒(20),所述包装盒(20)内部设有容置腔(18),所述内衬板(1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8)内,并抵接于所述包装盒(20)的内壁,所述内衬板(10)包括底板(11)、第一竖板(12)、第二竖板(13)、第一横板(14)以及第二横板(15),所述第一横板(14)、所述第一竖板(12)、所述底板(11)、所述第二竖板(13)以及所述第二横板(15)依次连接,并以所述底板(11)为中心板,所述第一竖板(12)与第二竖板(13)自所述底板(11)相对翻折形成防护腔(19),所述第一横板(14)由所述第一竖板(12)朝向所述防护腔(19)外侧翻折,且所述第二横板(15)由所述第二竖板(13)朝向所述防护腔(19)外侧翻折,以在所述第一竖板(12)与所述包装盒(20)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竖板(13)与所述包装盒(20)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板(10)还包括第三竖板(16)以及第四竖板(17),所述第三竖板(16)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14)相对远离所述第一竖板(12)的一侧,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横板(14)翻折,以使得第三竖板(16)和第一竖板(12)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四竖板(17)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板(15)相对远离所述第二竖板(13)的一侧,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横板(15)翻折,以使得所述第二竖板(13)和所述第四竖板(17)之间形成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与所述第一竖板(12)的弯折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弯折口,所述底板(11)在所述第一弯折口处设有第一延伸部(111),使得所述第三竖板(16)翻折后抵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1);及,所述底板(11)与所述第二竖板(13)的弯折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弯折口,所述底板(11)在所述第二弯折口处设置有第二延伸部(112),使得所述第四竖板(17)翻折后抵接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12)开设第一扣手孔(121),所述第二竖板(13)开设第二扣手孔(131),所述第一扣手孔(121)与第二扣手孔(131)相对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开设有产品避让孔(11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20)包括第一面板(21)、第二面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第一端板(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秋佳梁奕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