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57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该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包括沿空留巷和位于沿空留巷采风区侧的密闭墙,密闭墙包括设于沿空留巷底壁的墙体,墙体沿沿空留巷的长度方向延伸;墙体的顶部与沿空留巷的顶壁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密封体,且第一弹性密封体与顶壁之间的缝隙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剂。该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中,密闭墙中的第一弹性密封体能够随沿空留巷顶壁的下沉相应形变,从而确保密闭墙对顶壁的有效密闭支护作用;第一弹性密封体与顶壁的缝隙填充聚氨酯发泡剂,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弹性密封体与顶壁的连接密封性,相应进一步提高密闭墙对沿空留巷的隔离密封性。高密闭墙对沿空留巷的隔离密封性。高密闭墙对沿空留巷的隔离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沿空留巷是指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的方法,将原工作面机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开采时作为回风巷使用,此时所保留的巷道一侧为采空区,另一侧为煤体,其目的是使一条巷道可以得到两次利用。根据对现有无煤柱连续开采系统的分析,沿空留巷可使矿井回采率提高10%以上,巷道掘进率和巷道维修费可降低30%左右,沿空留巷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矿井掘进量、缓解采掘接替紧张、缩短工作面搬家时间等,是煤矿开采及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
[0003]沿空留巷的关键是必须在采空侧构筑密闭支护结构,目前应用较多的密闭支护结构形式有木垛、密集支柱、混凝土砌块和填充墙体等,但是随着工作面回采,密闭支护结构将承受破断直接顶的重量,导致密闭支护结构容易形变甚至断裂,无法继续对沿空留巷起到密闭支护作用,进而影响煤矿开采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空留巷(20)和位于所述沿空留巷(20)采风区侧的密闭墙(100),所述密闭墙(100)包括设于所述沿空留巷(20)底壁(22)的墙体(110),所述墙体(110)沿所述沿空留巷(2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墙体(110)的顶部与所述沿空留巷(20)的顶壁(21)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密封体(120),且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体(120)与所述顶壁(21)之间的缝隙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10)与所述沿空留巷(20)的破碎巷帮(11)的间隙填充有密闭层(1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层(130)的材质为阻燃性聚氨酯发泡剂。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体(120)的一端伸出所述墙体(110),且与所述破碎巷帮(11)抵顶。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体(120)包括多个高水材料弹性填充袋,多个所述高水材料弹性填充袋沿所述墙体(11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相邻两个所述高水材料弹性填充袋之间存在重叠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东高健勋李永元汪义龙孙晓虎顾雷雨沙兴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