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中位移计埋设辅助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54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中位移计埋设辅助组件,涉及建筑工程位移测量技术领域,其包括供位移计放入的外套管和可拆卸连接于外套管上的盖板,外套管的底板上设置有供位移计的测杆锚头穿出的槽孔,盖板与位移计之间预留有线缆存放腔,盖板上贯穿设置有线缆过孔,盖板上固定有悬挂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中位移计由于安装缺陷容易引起监测误差的问题。由于安装缺陷容易引起监测误差的问题。由于安装缺陷容易引起监测误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中位移计埋设辅助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位移测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中位移计埋设辅助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地中位移计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岩土工程、隧道工程等领域的位移监测工具,其主要包括位移传感器、安装基座、护管连接座、观测电缆、测杆锚头等部分,其测量原理是当被测物发生变形时,将会通过测杆锚头拉动位移传感器发生位移变形,变形导致振弦应力的变化,从而改变振弦的振动频率,电磁线圈激振振弦并测量其振动频率,频率信号经观测电缆传输至读数装置,即可计算出被测结构物的变形量。
[0003]现有的地中位移计安装时安装基座只能安设在地表面,容易给施工作业形成障碍,也易因人为因素导致传感器损坏;若安装基座受到工作空间、特殊施工工法的限制,现有安装方式难以灵活应对各种施工环境条件,将会对多点位移计的安装造成不利影响,使后续监测数据引起较大误差;并且现有安装方式对地中位移变化的监测过程不够完整,容易忽略掉施工过程中的地中变形的影响,也会对监测造成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中位移计埋设辅助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中位移计由于安装缺陷容易引起监测误差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提供一种地中位移计埋设辅助组件,其包括供位移计放入的外套管和可拆卸连接于外套管上的盖板,外套管的底板上设置有供位移计的测杆锚头穿出的槽孔,盖板与位移计之间预留有线缆存放腔,盖板上贯穿设置有线缆过孔,盖板上固定有悬挂丝。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外套管和盖板的保护下,可以将位移计埋设于地面以下的钻孔中,然后通过注浆将外套管固定在钻孔中,避免了安装在地面会影响施工以及容易损伤位移计的问题,使得位移计能够更好地工作,使其监测数据更加准确。
[0008]线缆过孔用于供位移计的部分观察线缆穿过以输出开挖前的地中变形数据,位移计的另一部分观察线缆存放于线缆存放腔中,待地表土开挖后输出另一组地中变形数据,从而得到施工过程的地中变形的影响,提高地中位移监测的准确性。
[0009]悬挂丝的设置使得在将装有位移计的外套管放入到钻孔中时,可以根据悬挂丝的长度来调节位移计的放入深度,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不再放长悬挂丝而固定位置,便于通过注浆将位移计固定在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地中位移计埋设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外套管;2、盖板;21、转动部;22、固定环;3、槽孔;4、线缆存放腔;5、线缆过
孔;6、悬挂丝;7、钢架;8、位移计;81、测杆锚头; 82、第一观测线缆;83、第二观测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13]如图1所示,该地中位移计埋设辅助组件包括供位移计8放入的外套管1 和可拆卸连接于外套管1上的盖板2,外套管1和盖板2的材质均优选PVC (Polyvinyl chloride)。盖板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外套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盖板2螺纹连接于外套管1的顶端下方,使得在连接盖板2的过程中,钻孔侧壁上的土体有了外套管1上部的定型不会松散,提高了在连接盖板2的过程中操作的方便性。盖板2与外套管1的螺纹连接处可以加防水垫圈或堵漏剂来防水进入位移计中。
[0014]盖板2的顶端固定有转动部21,转动部2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可以为菱形滚花等增大摩擦力的纹路。通过转动部21便于手动旋转盖板2,提高操作的方便性。
[0015]盖板2与位移计之间预留有线缆存放腔4,盖板2上贯穿设置有线缆过孔5。线缆存放腔4在开挖前用于存放第二线缆83,线缆过孔5用于在开挖前供第一线缆82穿出。
[0016]盖板2上固定有悬挂丝6,盖板2的顶面上固定有供悬挂丝6绑接的固定环 22,悬挂丝6的一端与固定环22连接。悬挂丝6为钢丝或钢丝绳等强度高的建筑用绳索。用于在埋设位移计8时控制埋设深度,并通过与地表的钢架7绑接来固定位移计8的位置,然后通过在外套管1外部注浆稳固位置。钢架7横跨于外套管1上方且固定于地表。
[0017]外套管1的底板上设置有供位移计8的测杆锚头81穿出的槽孔3,槽孔3 为条形孔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测杆锚头81的穿出位置,测杆锚头81穿出后便于插入土体中来传递土体的变形。
[0018]外套管1上方横跨有固定于地表的钢架7,悬挂丝6远离盖板2的一端绑接于钢架7上。
[0019]上述的第一观测线缆82和第二观测线缆83均能够输出位移数据,第一观测线缆82主要用于输出地表土开挖前的地中变形数据,第二观测线缆83主要用于输出地表土开挖后的地中变形数据。在将第二观测线缆83放于线缆存放腔 4中之前,应对第一观测线缆82和第二观测线缆83进行调零,在开挖后打开盖板2取出第二观测线缆83连接观测设备,使监测工作在开挖前后得到衔接,以便于对比找到通过第一观测线缆82和第二观测线缆83分别测得的两组变形数据,从而得到在开挖前至开挖后这段时间,施工对地中位移的影响,从而在后续的监测数据中将这部分影响进行分离,以便于得到更加科学的监测数据。
[0020]本地中位移计埋设辅助组件用于将位移计8装入其中并埋设在钻孔中,预先需要对槽孔3处和线缆过孔5处进行密封处理使其满足防水等级,防止水等物质进入位移计8中造成损坏。根据钻孔深度,计算大致的注浆量,使得砂浆灌至刚好漫至外套管1的底板上的槽孔3处,待灌浆凝固后,可撤走钢架7,整理第一观测线缆82延伸至地面上,对钻孔进行简单的回填处理,然后逐一用读数仪器通过第一观测线缆82对位移计8进行第二次调零,此时可以得到一个第一观测线缆82和第二观测线缆83的零点差,后续可为第二观测线缆83的真
实零点提供校准。监测准备过程至此结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中位移计埋设辅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供位移计放入的外套管(1)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套管(1)上的盖板(2),所述外套管(1)的底板上设置有供位移计的测杆锚头穿出的槽孔(3),所述盖板(2)与位移计之间预留有线缆存放腔(4),所述盖板(2)上贯穿设置有线缆过孔(5),所述盖板(2)上固定有悬挂丝(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中位移计埋设辅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套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盖板(2)螺纹连接于所述外套管(1)的顶端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山江佐阳侯峰章慧健卢小军张为光陈韵谢少新肖艳霞杨宝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