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造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53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合造粒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设备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与活动轮,所述活动轮位于支撑底座的外侧,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造粒主筒、驱动电机与调节手轮,所述造粒主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投料口、排气口,所述造粒主筒的内部设置有混料叶片、翻转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造粒设备,容器底部叶片的旋转会在中心形成抛物线状的流动,在周围形成双曲线状的流动,再搭配上容器上部同轴的交叉平叶片,增强这两个流动,使物料颗粒发生自转、公转随之均匀混合分散进行造粒,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造粒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造粒领域,特别涉及混合造粒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造粒设备是一种进行颗粒成型操作的支撑设备,混合造粒机一道工序便能实现混合、分散、造粒,为新型粉体加工技术

覆膜处理、粒子合成化应用的最基本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造粒设备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现有的造粒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流动的速度较慢,颗粒混合造粒的效果较差,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不能很好的同时进行操作,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混合造粒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混合造粒设备,容器底部叶片的旋转会在中心形成抛物线状的流动,在周围形成双曲线状的流动,再搭配上容器上部同轴的交叉平叶片,增强这两个流动,使物料颗粒发生自转、公转随之均匀混合分散进行造粒,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混合造粒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设备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与活动轮,所述活动轮位于支撑底座的外侧,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造粒主筒、驱动电机与调节手轮,所述造粒主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投料口、排气口,所述造粒主筒的内部设置有混料叶片、翻转叶片、空气密封与主轴,所述造粒主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造粒槽,所述造粒主筒的外侧设置有冷却夹套,所述造粒主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料装置,所述排料装置的下端开设有排料口。
[0008]优选的,所述造粒主筒与上盖之间设置有安装架,所述造粒主筒的上端通过安装架与上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与投料口、排气口之间设置有安装块,所述上盖的上端通过安装块与投料口、排气口的下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造粒主筒与排料装置之间设置有定位支座,所述造粒主筒的一侧通过定位支座与排料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造粒主筒的内部通过主轴与混料叶片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造粒主筒与冷却夹套之间设置有定位架,所述造粒主筒的外侧通过定位架与冷却夹套的内侧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与造粒主筒、驱动电机、调节手轮之间设置有安装支座,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支座与造粒主筒、驱动电机、调节手轮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与支撑底座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设备主体的下端通过
定位块与支撑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设备主体与活动轮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设备主体的下端通过定位块与活动轮的上端活动连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混合造粒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混合造粒设备,容器底部叶片的旋转会在中心形成抛物线状的流动,在周围形成双曲线状的流动,再搭配上容器上部同轴的交叉平叶片,增强这两个流动,使物料颗粒发生自转、公转随之均匀混合分散进行造粒,能够混合1/10000比率的物料,混合、搅拌、造粒可同时进行,集混合、搅拌、造粒、覆膜等多项功能与一身,仓体内没有障碍物,原料粘着少,容易形成流动层流,能进行粉体覆膜和液体覆膜,能实现直径10μm至4mm之间球状物料的造粒,电路控制,省时省力,减少人工,改善物理化学反应的条件,提高物料流动性,便于物料的输送以及贮存,保持混合物的均匀度,保证不发生偏析,整个造粒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混合造粒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混合造粒设备中造粒主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混合造粒设备中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设备主体;2、造粒主筒;3、驱动电机;4、调节手轮;5、安装槽;6、支撑底座;7、活动轮;8、排料装置;9、翻转叶片;10、混料叶片;11、投料口;12、排气口;13、上盖;14、造粒槽;15、排料口;16、主轴;17、空气密封;18、冷却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3所示,混合造粒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5,设备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6与活动轮7,活动轮7位于支撑底座6的外侧,设备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造粒主筒2、驱动电机3与调节手轮4,造粒主筒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盖13,上盖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投料口11、排气口12,造粒主筒2的内部设置有混料叶片10、翻转叶片9、空气密封17与主轴16,造粒主筒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造粒槽14,造粒主筒2的外侧设置有冷却夹套18,造粒主筒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料装置8,排料装置8的下端开设有排料口15。
[0021]进一步的,造粒主筒2与上盖13之间设置有安装架,造粒主筒2的上端通过安装架与上盖13的下端固定连接,上盖13与投料口11、排气口12之间设置有安装块,上盖13的上端通过安装块与投料口11、排气口12的下端固定连接,便于进行安装。
[0022]进一步的,造粒主筒2与排料装置8之间设置有定位支座,造粒主筒2的一侧通过定位支座与排料装置8的一侧固定连接,造粒主筒2的内部通过主轴16与混料叶片10活动连接,工作更加稳定。
[0023]进一步的,造粒主筒2与冷却夹套18之间设置有定位架,造粒主筒2的外侧通过定位架与冷却夹套18的内侧固定连接,方便进行冷却操作。
[0024]进一步的,设备主体1与造粒主筒2、驱动电机3、调节手轮4之间设置有安装支座,设备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支座与造粒主筒2、驱动电机3、调节手轮4的下端固定连接,工作更加稳定。
[0025]进一步的,设备主体1与支撑底座6之间设置有定位块,设备主体1的下端通过定位块与支撑底座6的上端固定连接,设备主体1与活动轮7之间设置有定位块,设备主体1的下端通过定位块与活动轮7的上端活动连接,支撑效果优异。
[0026]工作原理:本技术包括设备主体1、造粒主筒2、驱动电机3、调节手轮4、安装槽5、支撑底座6、活动轮7、排料装置8、翻转叶片9、混料叶片10、投料口11、排气口12、上盖13、造粒槽14、排料口15、主轴16、空气密封17、冷却夹套18,混合造粒机一道工序便能实现混合、分散、造粒,为新型粉体加工技术

覆膜处理、粒子合成化应用的最基本设备,物料通过上盖13投料口11加入到造粒槽14内部,在底部翻料叶片的旋转作用下,会在中心形成抛物线状的流动,在周围形成双曲线状的流动,再搭配上部同轴交叉的混料叶片,增强这两个流动,使物料颗粒发生自转、公转随之均匀混合分散进行造粒,造粒过程中,通过选择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造粒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设备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6)与活动轮(7),所述活动轮(7)位于支撑底座(6)的外侧,所述设备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造粒主筒(2)、驱动电机(3)与调节手轮(4),所述造粒主筒(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盖(13),所述上盖(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投料口(11)、排气口(12),所述造粒主筒(2)的内部设置有混料叶片(10)、翻转叶片(9)、空气密封(17)与主轴(16),所述造粒主筒(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造粒槽(14),所述造粒主筒(2)的外侧设置有冷却夹套(18),所述造粒主筒(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料装置(8),所述排料装置(8)的下端开设有排料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主筒(2)与上盖(13)之间设置有安装架,所述造粒主筒(2)的上端通过安装架与上盖(1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13)与投料口(11)、排气口(12)之间设置有安装块,所述上盖(13)的上端通过安装块与投料口(11)、排气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兴王小申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日加粉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