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49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箱、导水管、限位支撑架,所述废水收集箱内部包括依次分布的进水箱、沉淀箱、膜生物反应箱、污泥箱、中水箱,所述进水箱一侧顶部设有入水口,所述托架之间安装有抽拉式过滤箱,且抽拉式过滤箱的顶部以及底部边缘处皆设有防水橡胶条,所述一体式导水管的输出端与中水箱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沉淀箱的外部设有观察窗,可及时观察箱内的沉淀物,当沉淀物较多是可以通过拆卸观察窗的方式对沉淀物进行清理,另外在进水箱的内部设置的抽拉式过滤箱可以对进入到进水箱的废水进行初步过滤,从而避免大体积的垃圾对装置造成堵塞,进而保证了整个装置的过滤效率。进而保证了整个装置的过滤效率。进而保证了整个装置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收集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升,废水的产量也越来越大,如果不加以处理的话会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较大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甚至绝迹,工业废水还可能渗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如果周边居民采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会危害身体健康,重者死亡;工业废水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有些工业废水还带有难闻的恶臭,污染空气,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被动植物的摄食和吸收作用残留在体内,而后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从而对废水进行集中收集。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20827510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废水收集装置,包括主体和底托,主体的内腔中部位置竖向固定安装有隔板,进料斗的底部插接有过滤塞,隔板的一侧与主体的内腔一侧壁之间横向安装有挡板,进料斗的下方安装有石英砂过滤层,石英砂过滤层的下方安装有竹纤维过滤层,隔板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主体的内腔底端右侧放置有水箱,水箱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通过使用可抽出的石英砂过滤层和竹纤维过滤层。
[0004]现有技术中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所具有的缺点不足:
[0005]1、现有的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在工作时,遇到废水里含有大体积垃圾时不便于观察,不能够有效的解决,一旦囤积太多,容易造成严重的堵塞现象,大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
[0006]2、现有的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在工作时,往往不能将废水进行分类管理,容易造成污泥回流,处理过的水与未处理的水混合到一起,处理后水的质量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箱、导水管、限位支撑架,所述废水收集箱内部包括依次分布的进水箱、沉淀箱、膜生物反应箱、污泥箱、中水箱,所述进水箱一侧顶部设有入水口,且入水口下方进水箱的内壁设有托架,所述托架之间安装有抽拉式过滤箱,且抽拉式过滤箱的顶部以及底部边缘处皆设有防水橡胶条,所述沉淀箱位置处废水收集箱的顶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水管与进水箱的底部连通,且水泵的输出端与沉淀箱连通,所述沉淀箱靠近膜生物反应箱的一侧设有浸没口,所述膜生物反应箱位置处的废水收集箱的顶部安装有
鼓风机,且鼓风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膜生物反应箱内底部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方的膜生物反应箱内安装有膜分离设备,且膜分离设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体式导水管,所述中水箱一侧的废水收集箱上设有出水口,所述一体式导水管的输出端与中水箱连通,且一体式导水管上依次安装有自吸泵以及调节阀,所述膜生物反应箱内的底部安装有抽泥泵,且抽泥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污泥箱内的污泥管。
[0009]优选的,所述抽拉式过滤箱呈凹字型周边镶过滤网,过滤网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托块,且托块外部固定安装有握把。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撑架包括与一体式导水管固定连接的调节杆,调节杆的底部安装有套杆,且套杆的顶部与一体式导水管之间安装有调节杆,套杆通过底部的底板固定安装在废水收集箱的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鼓风机包括与限位支撑架固定连接的底座,且鼓风机的外表面安装有保护罩。
[0012]优选的,所述沉淀箱位置处的废水收集箱的正面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内侧边设有防水垫圈,所述沉淀箱位置处废水收集箱的顶部设有投药口。
[0013]优选的,所述自吸泵远离调节阀一侧的一体式导水管上安装有真空表,且调节阀远离自吸泵一侧的一体式导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通过在沉淀箱的外部设有观察窗,可及时观察箱内的沉淀物,当沉淀物较多是可以通过拆卸观察窗的方式对沉淀物进行清理,避免因沉淀过多而出现的堵塞,另外在进水箱的内部设置的抽拉式过滤箱可以对进入到进水箱的废水进行初步过滤,从而避免大体积的垃圾对装置造成堵塞,进而保证了整个装置的过滤效率;
[0016]2、本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通过在水箱内设置进水箱、沉淀箱以及膜生物反应箱的方式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将废水中的中水集中储存到中水箱内,并将废水中的污泥集中到污泥箱内进行储存,使得装置能够广泛适用于不同的废水收集场合,进而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0017]3、本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通过在膜生物反应箱的顶部安装有鼓风机且连接曝气管输出至膜生物反应箱,从而使沙砾碰撞摩擦去除沙砾表面的有机物,降低沉沙的后续处理难度,且提高了废水处理的质量,保证废水能够经过完善的处理后进行收集,使得废水能够达到较高质量的净化处理并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废水收集箱;101、进水箱;102、沉淀箱;103、膜生物反应箱; 104、污泥箱;105、中水箱;2、进水口;3、防水橡胶条;4、抽拉式过滤箱;401、握把;402、过滤网;403、托块;5、水管口;6、托架;7、导水管;8、水泵;9、投药口;10、鼓风机;1001、底座;1002、保护罩;11、
真空表;12、自吸泵;13、调节阀;14、流量计;15、限位支撑架;1501、调节杆;1502、套杆;1503、底板;16、一体式导水管;17、出水口;18、抽泥泵;19、污泥管;20、膜分离设备;21、曝气管;22、浸没口;23、观察窗;2301、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部”、“外部”“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内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废水收集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箱(1)、导水管(7)、限位支撑架(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收集箱(1)内部包括依次分布的进水箱(101)、沉淀箱(102)、膜生物反应箱(103)、污泥箱(104)、中水箱(105),所述进水箱(101)一侧顶部设有进水口(2),且进水口(2)下方进水箱(101)的内壁设有托架(6),所述托架(6)之间安装有抽拉式过滤箱(4),且抽拉式过滤箱(4)的顶部以及底部边缘处皆设有防水橡胶条(3),所述沉淀箱(102)位置处废水收集箱(1)的顶部安装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输入端通过导水管(7)与进水箱(101)的底部连通,且水泵(8)的输出端与沉淀箱(102)连通,所述沉淀箱(102)靠近膜生物反应箱(103)的一侧设有浸没口(22),所述膜生物反应箱(103)位置处的废水收集箱(1)的顶部安装有鼓风机(10),且鼓风机(10)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膜生物反应箱(103)内底部的曝气管(21),所述曝气管(21)上方的膜生物反应箱(103)内安装有膜分离设备(20),且膜分离设备(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体式导水管(16),所述中水箱(105)一侧的废水收集箱(1)上设有出水口(17),所述一体式导水管(16)的输出端与中水箱(105)连通,且一体式导水管(16)上依次安装有自吸泵(12)以及调节阀(13),所述膜生物反应箱(103)内的底部安装有抽泥泵(18),且抽泥泵(18)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污泥箱(104)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桓台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