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防水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大部分住宅为整体式地下室配多动高层住宅的形式,住口的四周以及地下室顶板需要设置沉降后浇带。
[0003]相关的地下室在顶板上侧一般都设置有防水层,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加工完成后,再进行浇筑。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施工过程较长,后浇带的防水层长期暴露在外,容易落入淤泥或落叶等杂质,影响后续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防水层表面落入杂质,本申请提供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上侧开设有一倒梯形的凹槽,底层的上表面固接有能够防水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表面对应凹槽的两侧均固接有主体结构,两所述主体结构之间设置有一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有一盖板,所述盖板的长度与凹槽的长度相同,所述盖板的两侧能够抵接于两所述主体结构的上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浇筑于底面的底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的上侧开设有一倒梯形的凹槽(11),底层(1)的上表面固接有能够防水的防水层(12),所述防水层(12)上表面对应凹槽(11)的两侧均固接有主体结构(13),两所述主体结构(13)之间设置有一保护装置(2),所述保护装置(2)包括有一盖板(21),所述盖板(21)的长度与凹槽(11)的长度相同,所述盖板(21)的两侧能够抵接于两所述主体结构(13)的上侧,所述盖板(21)的两端均沿凹槽(1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夹板(231),所述盖板(2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螺杆一(232),所述螺杆一(232)螺纹连接于夹板(23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板(231)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能够遮盖凹槽(11)两端的转板(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24)的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夹板(231)的下侧,且所述转板(24)远离铰接于夹板(231)的一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彬,朱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乾建建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