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装配式吊顶转换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45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装配式吊顶转换层装置,包括沿垂直方向装配的角铁,其顶端通过预留孔固定连接一预制的锚板,并且使锚板通过若干紧固组件与楼板固定;还包括沿水平方向装配的横向角铁与纵向角铁,其各自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相邻的沿垂直方向装配的角铁垂直连接为一体的角铁框架结构,并且使吊件通过紧固件与横向角铁或纵向角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因采用现场焊接出现的安全问题、不稳定因素与高成本问题,还可进一步提升采用预制冲孔角铁构建的吊顶转换层装置其内部吊件装配区域不同方位的稳定性。此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即能体现出如便于装配、利于节能减排、施工质量可控性提高、可拆卸二次利用等优势。可拆卸二次利用等优势。可拆卸二次利用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装配式吊顶转换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吊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半装配式吊顶转换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吊顶是建筑装饰常见的环节,其同时亦为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根据装饰板的材料不同而区别分类,例如,石膏板吊顶、矿棉板吊顶、夹板吊顶、铝扣板吊顶、吸音板吊顶等。吊顶环节在整个建筑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施工时要遵循省材、牢固、安全、美观、实用等原则。
[0003]随着吊顶内的设备逐渐增加,吊顶工程空间的跨度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大宽度大空间的室内吊顶工程也越来越多。在施工时,建筑装饰领域的技术人员在进行吊顶装饰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吊顶天花标高与天花实际建筑标高相差较大的情况,往往使得天花吊顶吊杆的长度过长而超出一定范围,如此则吊杆容易晃动,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不符合规范施工的要求。
[0004]为了清楚了解因吊杆长度过长而给施工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以下举例说明,例如,对于吊顶以上空间的高度在3m

5m时,也是往往通过加长吊顶的吊杆长度来适应大空间,此吊杆主要用于承受其下方的吊顶龙骨、面板及灯具设备的重力作用,在垂直方向上承受向下的重力。然而,当吊顶面板因受外力作用或因室内开关门产生的负压导致面板承受自下而上的推力时,由于吊杆长度过长且稳定性欠佳,难以抵消该推力,长久以往便会导致天花板区域结构失衡,且无法安装灯光、音响或其它较大的设备。
[0005]本领域技术人员队对于解决吊杆易晃动以及致使包含全部装配装饰构件的整个天花板吊顶区域结构不够稳定、安全性较差的问题,目前所采用的解决方法是,按照规范要求为保证吊顶的安全性需设置吊顶转换层,通常所施以简易的技术手段为,使吊顶转换层连接原建筑顶面的工字钢构件,下端连接吊顶,这样可避免因吊杆过长而出现稳定性欠佳的问题。
[0006]本技术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也是针对近年来吊顶装换层结构的施工状况与应用的稳定性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虽然其应用场景逐步扩展,但对于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并无明显改观,大部分依然对转换层内的构件采用焊接方式,即便还有一小部分技术人员或许在不断尝试设计一些非焊接式的转换层装置,但最终也仅能实现非焊接式这个基本目的,虽可免去一些施工麻烦,然而,却忽视了对于吊顶转换层区域构造稳定性的保证,甚至所采用的转换层构造稳定性尚不如传统的焊接式转换层构造。
[0007]基于以上经常出现的结构不稳定的状况,本技术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进一步针对现有的吊顶装换层结构易导致这些状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
[0008]首先,现有的大部分吊顶转换层结构普遍采用角钢焊接制作,角钢需要现场切割、焊接、刷防锈漆,每一小片区域安装作业即需至少两人施工,不仅焊接的人工制作成本较高,角钢焊接自身成本也较高且耗能,与目前所倡导的绿色施工不符;可见,若坚持采用传统的角钢焊接方式形成吊顶转换层首先就面临着施工成本与施工质量问题。
[0009]其次,吊顶转换层的难点之一便是在于进行焊接时因焊工技术水平不一而容易造成虚焊、浮焊等质量问题,这里存在着明显的不可控性,使吊杆与角钢转换层若焊接则无法确保足够牢固,且一旦出现开焊状况,不仅直接破坏了影响吊顶区域的稳定,且施工人员亦不便于后续焊接恢复。
[0010]进一步地分析,即便技术人员可采用非焊接式的构件来形成相应的吊顶转换层装置以便克服以往采用现场焊接方式导致的缺陷,如果这些吊顶转换层构件设计的不够合理,依然无法确保能够解决构件连接稳定性的问题,特别是角铁用于连接吊件的一端,仅仅是单根角铁设置,且每相邻的两根角铁之间的关联性较低,一旦出现不稳定状况,还是容易引起晃动,导致整个吊顶转换层失去原有的平衡。
[0011]综上分析,目前的吊顶转换层装置无论是出于构建方式、还是出于自身构造,在应用于天花板吊顶空间时均出现了稳定性较差、以及装配成本偏高的问题。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正是针对以上问题展开相应的解决方案,提出一种半装配式吊顶转换层装置,其由预制冲孔角铁构建吊顶转换层装置而避免因采用现场焊接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与高成本问题,并且在该非焊接式结构的基础上,于预制冲孔角铁下方吊件装配区域从三个维度设置相应的固定结构,从而提升采用预制冲孔角铁构建的非焊接式吊顶转换层装置其内部吊件装配区域不同方位的稳定性。当然,经过实践应用表明,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部分解决或完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半装配式吊顶转换层装置,其在非焊接式结构的基础上由预制冲孔角铁构建而成,且于预制冲孔角铁下方吊件装配区域以三个维度设置相应的固定结构,从而既可避免因采用现场焊接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与高成本问题,还可进一步提升采用预制冲孔角铁构建的吊顶转换层装置其内部吊件装配区域不同方位的稳定性。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半装配式吊顶转换层装置,其由单人或多人采用非焊接式装配形成,以便提高楼板下方吊顶空间施工装配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该吊顶转换层装置包括若干带有预留孔的预制角铁,此预制角铁包括:
[0016]沿垂直方向装配的角铁,其顶端通过预留孔固定连接一预制的锚板,并且使锚板通过若干紧固组件与楼板固定;
[0017]沿水平方向装配的横向角铁与纵向角铁,其各自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相邻的沿垂直方向装配的角铁垂直连接为一体的角铁框架结构,并且使吊件通过紧固件与横向角铁或纵向角铁固定连接。
[0018]通过对以上技术方案进一步施以不同的技术手段,可在同一个构思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技术方案,用于进一步提升吊顶转换层装置的功能性或应用性,包括:
[0019]对于角铁,其具备两翼片,且使预留孔均匀分布于每个翼片表面;
[0020]对于吊件,其通过吊筋紧固于其中一横向角铁或纵向角铁的预留孔,并且预留孔的孔径与吊筋尺寸相匹配。
[0021]对于沿垂直方向装配的角铁,其与顶端的锚板、以及下端的沿水平方向装配的角
铁之间均为非焊接式装配连接。
[0022]为了进一步增强吊顶区域的平稳度,每一段沿垂直方向装配的角铁、其下端的横向角铁以及纵向角铁,这三者之间通过紧固件两两固定连接构成三维立体式固定结构,同时使吊件平稳固定。
[0023]在以上所实施的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需求另做相应的设置,包括:
[0024]根据技术人员各自不同的装配习惯,其中的紧固组件可优选采用膨胀螺栓;
[0025]根据技术人员各自不同的装配习惯,其中的紧固件可优选采用六角螺栓;
[0026]根据技术人员各自不同的装配习惯,其中的角铁可优选采用镀锌角铁;
[0027]根据技术人员各自不同的装配习惯,其中的锚板至少具有两个用于与楼板固定的孔位。
[0028]进一步地,针对横向角铁、纵向角铁,各自均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与若干沿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装配式吊顶转换层装置,其由单人或多人采用非焊接式装配形成,以便提高楼板下方吊顶空间施工装配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转换层装置包括若干带有预留孔的预制角铁,所述预制角铁包括:沿垂直方向装配的角铁,其顶端通过所述预留孔固定连接一预制的锚板,并且使所述锚板通过若干紧固组件与楼板固定;沿水平方向装配的横向角铁与纵向角铁,其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相邻的所述沿垂直方向装配的角铁垂直连接为一体的角铁框架结构,并且使吊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向角铁或纵向角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装配式吊顶转换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具有两翼片,且所述预留孔均匀分布于翼片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装配式吊顶转换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件通过吊筋紧固于其中一横向角铁或纵向角铁的预留孔,并且所述预留孔的孔径与吊筋尺寸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装配式吊顶转换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沿垂直方向装配的角铁与顶端的锚板、以及下端的沿水平方向装配的角铁之间均为非焊接式装配连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要现伟杨家利邹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港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