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涛恭专利>正文

氢氧发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24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氢氧发生设备,包括外壳、水箱、氢氧发生组件和电控板,水箱内部设置有储水腔体和气液分离腔体,水箱的背部设置形成凹陷部,凹陷部中设置有连通储水腔体的循环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氢氧发生组件包括安装基板和两个电解模块,电解模块包括正极板、负极板、离子交换膜和钛网;其中,循环出水口与进水流道连通,循环进水口与出水流道连通,第一气孔与气液分离腔体连通,氢氧发生组件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凹陷部中,电控板设置在水箱的背部并位于氢氧发生组件的上方,电控板与电解模块电连接。实现提高氢氧发生设备的产气量,并实现氢氧发生设备结构紧凑小型化设计,以提高用户体验性。用户体验性。用户体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氧发生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电解
,尤其涉及一种氢氧发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利用电解水产氢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氢气的常规方式,中国专利号201910043216.9公开了一种氢氧发生器,其配置有氢氧发生组件以及水箱,水箱向氢氧发生组件供水,氢氧发生组件则通过正负电极来电解水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受氢氧发生组件中离子交换膜面积的限制,氢气产出量较低,为了增大氢气和氧气的产出量,则通常在氢氧发生器设置两个氢氧发生组件。虽然可以满足氢气和氧气的产出量的要求,但是,使得氢氧发生器的整体体积增大。如何设计一种满足产气量并实现结构紧凑小型化设计的氢氧发生器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氢氧发生设备,实现提高氢氧发生设备的产气量,并实现氢氧发生设备结构紧凑小型化设计,以提高用户体验性。
[000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氢氧发生设备,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水箱、氢氧发生组件和电控板,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储水腔体和气液分离腔体,所述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氧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水箱、氢氧发生组件和电控板,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储水腔体和气液分离腔体,所述水箱的背部设置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处设置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中设置有连通所述储水腔体的循环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所述水箱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气液分离腔体的氢气出口;所述氢氧发生组件包括安装基板和两个电解模块,所述安装基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电解模块之间,所述安装基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安装基板的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电解模块包括正极板、负极板、离子交换膜和钛网,所述离子交换膜设置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所述正极板上设置有第一透水孔和第二透水孔,所述钛网设置正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离子交换膜之间,所述钛网遮盖住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所述钛网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流水间隙,所述正极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透水孔连通所述进水流道,所述第二透水孔连通所述出水流道,所述负极板上设置有第一气孔;其中,所述循环出水口与所述进水流道连通,所述循环进水口与所述出水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气液分离腔体连通,所述氢氧发生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位于所述凹陷部中,所述电控板设置在所述水箱的背部并位于所述氢氧发生组件的上方,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电解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上还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流道,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流道;所述进水管通过水管与所述循环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通过水管与所述循环进水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发生组件包括还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恭
申请(专利权)人:张涛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