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19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的装置,包括集液瓶、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扣盖及第二扣盖;集液瓶为多个,每个集液瓶均通过其瓶口可拆卸的密封安装于第一扣盖的底部;第一管路包括一条主管路及多个分支管路,主管路与多个分支管路均连通;第一扣盖设有与集液瓶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二通孔;每个分支管路与一个第一通孔连接,第二扣盖与第一扣盖贴合连接,并且两者可相对运动;第二扣盖上设有一个第三通孔,在第二扣盖与第一扣盖产生相对运动时,第三通孔可与每个第二通孔连通;第二管路的一端与第三通孔连通。该装置可以一次性实现多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的采集,而且不用换管,安全性极高,同时操作简便。操作简便。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fluid,BALF)的规范化采集和送检流程,是获得正确BALF微生物学和细胞学结果的前提,而通过不恰当的操作方式获得的结果易误导临床诊疗。
[0003]目前对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采集,尚无与纤支镜配套使用的BALF收集器,临床工作中,使用纤支镜采集BALF标本时,多为使用普通吸痰盒临时手工改造,现有的普通吸痰盒一般包括瓶体、收集管、负压吸引管、密封盖和备用密封盖,负压吸引管与负压设备连接,收集管与纤支镜的吸引口连接。在标本收集时,最先吸出的BALF可能混有非病变处病原菌,会影响检测结果,所以一般第一管为废液,吸满后需关掉负压吸引设备,取下第一管,换一个新收集管后,再重新启动负压吸引设备,再收集第二管、第三管、第四管,每换一次管都需要关掉再启动负压设备,显然这种操作过程非常繁琐,增加了操作时间,使得纤支镜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增加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瓶、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扣盖及第二扣盖;所述集液瓶为多个,每个所述集液瓶均通过其瓶口可拆卸的密封安装于所述第一扣盖的底部;所述集液瓶的瓶口及所述第一扣盖下侧设置互相配合的卡扣;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一条主管路及多个分支管路,所述主管路与多个所述分支管路均连通,所述分支管路的数量与所述集液瓶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扣盖设有与所述集液瓶数量相同的孔对,并且所述孔对与所述集液瓶一一对应的连通,所述孔对包括一个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二通孔;每个所述分支管路与一个所述第一通孔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扣盖或每一个分支管路上,设有每一个分支管路的标识;所述第二扣盖与所述第一扣盖贴合连接,并且两者可相对运动;所述第二扣盖上设有一个第三通孔,在第二扣盖与所述第一扣盖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三通孔可与每个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通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与气管镜相接,所述第二管路与负压吸引设备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盖与所述第二扣盖均为圆形且两者可相对转动的扣合连接,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一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通孔沿第二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圆周与所述第二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菲温若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