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地管道的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098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埋地管道的保温结构,涉及防腐工程,旨在解决保温结构不能单独对其损坏部分进行更换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与管体外周壁贴合的保温片,保温片呈弧形,相邻保温片的两侧可拆卸连接形成横截面呈圆形的保温层,保温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条,保温片远离凸条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凸条嵌入的凹槽,保温层外设有若干呈环形且用于挤压保温层的紧固组件,凸条上开设有通孔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插柱脱离通孔一和通孔二且凸条与凹槽分离,使得保温片分离,方便单独进行更换,通过紧固组件挤压若干保温片,从而固定保温片,且通过插柱与嵌入通孔一和通孔二内,提高保温片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保温片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保温片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埋地管道的保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防腐工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埋地管道的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保温结构是指由防锈层、保温层、保护层和防腐蚀层或涂色层所构成的结构。防锈层是指管道保温前,除去表面油污和铁锈后所刷的两道樟丹防锈漆。保温层是保温结构的主要部分,包在防锈层的外面。常用的是由保温材料制成的预制瓦(例如水泥蛭石瓦、泡沫混凝土瓦等),或用保温材料制成的管壳(例如玻璃棉管壳、矿渣棉管壳、聚氨酷硬质泡沫塑料管壳等),或用矿物纤维毡。工程上也有用硅藻土、石棉硅藻土等粉末状材料用水调成胶泥状,涂抹在管道表面上的。
[0003]目前埋在土地里面的管道会由于土地环境更为复杂且较为潮湿,使得管道表面较为容易受到腐蚀,因此在定期检查时会发现部分保温结构被腐蚀的现象,因此需要对管体外的保温结构进行更换,现有的保温结构与管道连接紧密不容易单独对损坏部分进行更换。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地管道的保温结构,方便更换受到腐蚀的保温结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埋地管道的保温结构,包括若干与管体外周壁贴合的保温片,所述保温片呈弧形,相邻所述保温片的两侧可拆卸连接形成横截面呈圆形的保温层,所述保温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条,所述保温片远离凸条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凸条嵌入的凹槽,所述保温层外设有若干呈环形且用于挤压保温层的紧固组件,所述凸条上开设有通孔一,所述保温片的弧形凸面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通孔二,所述紧固组件的内沿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嵌入通孔一和通孔二内的插柱。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们更换已腐蚀的保温结构时,通过松开紧固组件,使得插柱脱离通孔一和通孔二,从而方便保温片分离,而后通过凸条与凹槽分离,从而将保温片分离,方便单独进行更换,更换后,将凸条嵌入凹槽内,对保温片起到预固定的作用,而后通过紧固组件挤压若干保温片,从而固定保温片,且通过插柱与嵌入通孔一和通孔二内,提高保温片之间的连接强度。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若干呈弧形的固定片,所述插柱固定连接在固定片的弧形凹面上,相邻所述固定片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柱嵌入通孔一和通孔二内,从而对固定片起到预固定的作用,而后通过螺栓固定相邻固定片,使得固定片挤压保温片,提高保温片与管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片包括保温弧片一和保温弧片二,所述保温
弧片一和保温弧片二沿管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保温弧片一朝向保温弧片二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呈弧形且贴合管体设置的凸片,所述保温弧片二的两端开设有用于容纳凸片的卡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凸片嵌入卡槽内,从而提高保温弧片一和保温弧片二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保温弧片一和保温弧片二连接处的保温能力。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片的外壁上开设有沿管体的周向设置的限位槽,所述卡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嵌入限位槽内的限位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嵌入限位槽内,在沿管体长度方向上对保温弧片一和保温弧片二起到定位的作用,提高保温弧片一和保温弧片二之间的紧密性。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的外周壁设有防腐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腐层,提高保温片的耐腐蚀能力,从而减少土地对管体的腐蚀作用,进而提高管体的使用寿命。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腐层采用聚乙烯材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具有耐酸碱、硬度大、拉伸强度大的特点,从而提高保温片的防腐能力,且保护了保温片,提高了保温片的强度。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人们更换已腐蚀的保温结构时,通过松开紧固组件,使得插柱脱离通孔一和通孔二,从而方便保温片分离,而后通过凸条与凹槽分离,从而将保温片分离,方便单独进行更换,更换后,将凸条嵌入凹槽内,对保温片起到预固定的作用,而后通过紧固组件挤压若干保温片,从而固定保温片,且通过插柱与嵌入通孔一和通孔二内,提高保温片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2]图4为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图1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5]图中:1、管体;2、保温片;3、凸条;4、凹槽;5、通孔一;6、通孔二;7、插柱;8、固定片;9、螺栓;10、保温弧片一;11、保温弧片二;12、凸片; 13、卡槽;14、限位槽;15、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埋地管道的保温结构,包括若干呈弧形且与管体1 外周壁贴合的保温片2,保温片2的弧形凹面朝向管体1的轴线处设置,相邻保温片2的两侧可拆卸连接形成横截面呈圆形的保温层,保温层外设有若干呈环形且用于挤压保温层的紧固组件,保温层的外周壁设有防腐层,保温片2采用硬质聚氨酯塑料材质,具有绝热效果好、重量轻、强度大、施工方便等优良特性,防腐层采用聚乙烯材质,聚乙烯具有耐酸碱、硬度大、拉
伸强度大的特点,从而提高保温片2的防腐能力,且保护了保温片2,提高了保温片2的强度。
[0029]如图3、图4和图6所示,保温片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凸条3,凸条3呈弧形,且其弧形凹面朝向管体1的轴线处设置,保温片2远离凸条3的一侧开设有呈弧形且用于容纳凸条3嵌入的凹槽4,保温片2包括保温弧片一10和保温弧片二11,保温弧片一10和保温弧片二11沿管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保温弧片一10朝向保温弧片二11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呈弧形且贴合管体1设置的凸片12,凸片12的弧形凹面朝向管体1的轴线处设置,保温弧片二11的两端开设有用于容纳凸片12的卡槽13,凸片12的外壁上开设有沿管体1的周向设置的限位槽14,卡槽13内壁一体成型有沿管体1的周向设置且呈弧形的限位条15,限位条15嵌入限位槽14内。
[0030]如图2、图4和图5所示,紧固组件包括若干呈弧形的固定片8,固定片8 的弧形凹面朝向管体1的轴线处设置,相邻固定片8通过若干螺栓9固定连接后呈环状,固定片8的弧形凹面上焊接有呈圆柱状的插柱7,凸条3上开设有通孔一5,保温片2的弧形凸面开设有与凹槽4连通的通孔二6,插柱7嵌入通孔一5和通孔二6内。
[0031]在人们更换已腐蚀的保温结构时,且腐蚀处为保温弧片二11时,通过拧松螺栓9,使得若干固定片8分离,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地管道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与管体(1)外周壁贴合的保温片(2),所述保温片(2)呈弧形,相邻所述保温片(2)的两侧可拆卸连接形成横截面呈圆形的保温层,所述保温片(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条(3),所述保温片(2)远离凸条(3)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凸条(3)嵌入的凹槽(4),所述保温层外设有若干呈环形且用于挤压保温层的紧固组件,所述凸条(3)上开设有通孔一(5),所述保温片(2)的弧形凸面开设有与凹槽(4)连通的通孔二(6),所述紧固组件的内沿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嵌入通孔一(5)和通孔二(6)内的插柱(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管道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若干呈弧形的固定片(8),所述插柱(7)固定连接在固定片(8)的弧形凹面上,相邻所述固定片(8)通过若干螺栓(9)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益民朱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成防腐保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