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792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微创介入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所述三腔管体一端相应的三腔入口分别相应接入或伸入冷循环系统相应的接口以及导丝,其另一端相应的引出并贯通形成冷循环通道,其外表面设置可充盈的与冷循环通道贯通的冷循环球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一些患者个体病状的差异,从而导致无法将消融部位的邻近器官移开,进而导致伤及邻近器官的问题,具有不仅可应用于肝癌消融治疗时的周围组织器官的隔离保护,还可以用于其他体内肿瘤消融中周围组织器官的隔离保护的有益技术效果。中周围组织器官的隔离保护的有益技术效果。中周围组织器官的隔离保护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微创介入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消融治疗技术是目前微创介入中遵循精准医疗和微创医疗原理,利用医学成像技术在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数字血管减影和超声等影像引导下,将射频、微波、冷冻等的治疗电极精准穿刺并导入至肿瘤靶区,实施精准微创物理消融术,原位灭活肿瘤的精准微创手术。例如,射频消融治疗时插入到肿瘤组织的射频电极针发出射频电波使肿瘤组织的极性分子产生高速震荡,相邻分子互相摩擦和撞击而产生热量,治疗区域的温度可达到90

100度,甚至超过100度。而微波消融治疗则是采用微波天线针,经皮穿刺到肿瘤中心区域,在微波针的某一点上含有一个1毫米大小的“微型微波炉”,由它释放的微波磁场可以使周围的分子高速旋转运动并摩擦升温,从而使周围的肿瘤组织凝固、脱水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冷冻消融则是采用冷冻探针针尖温度迅速降至零下175 ℃。降温后细胞内和细胞外迅速形成冰晶,导致肿瘤细胞脱水、破裂。同时冷冻使微血管收缩,血流减缓,微血栓形成,阻断血流,导致肿瘤组织缺血坏死。
[0003]以上所述的射频、微波及冷冻消融治疗技术目前在国内已得到在广泛应用,如影像引导肝癌消融治疗技术发展已有30 余年历史,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定位精确、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广等优点。近年来我国采用消融治疗肝癌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消融治疗早期肝癌5 年生存率已达到与手术切除同样的效果,对于不适合手术切除的大肝癌与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应用也取得了很好效果,部分患者获得了5 年和10 年以上的生存期。肝癌是我国的高发肿瘤性疾病,我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人约39.5 万人, 死亡38.3 万人,并以5% 的速度增长,占全球发病人数的50% 以上。消融治疗技术的广泛采用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强有力的治疗手段,目前我国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手术量每年超过3万例, 并以每年20% 以上的速度增长。
[0004]然而,射频或微波消融技术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由于是通过热能破坏肿瘤,因而也可能对邻近的组织、器官或人体管道造成热损伤。如肝脏位于膈肌面的肿瘤如消融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也可能损伤膈肌;存在一定的危险,如采用射频、微波或冷冻物理热能(局部高或低温)消融治疗对于一些位于特殊部位的肝脏肿瘤,如位于肝门部、靠近膈肌或邻近大血管、肠管的肿瘤,则需要在采用保护性措施后方能进行消融治疗。否则肿瘤局部的热能将会造成对周围邻近组织、器官或管道的损害。如位于肝脏上方邻近膈肌的肿瘤、位于邻近胆囊或十二指肠及靠近肝门的肿瘤,则可因为热损伤造成结肠和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胆囊或膈肌损伤。既往曾有采用人工腹水增大腹腔脏器的移动空间及腹水可吸收部分热能的办法,此法患者常难以忍受,在一些因为既往局部炎症产生了粘连的患者,人工腹水则无法达到脏器移开避免伤及邻近器官的目的。
[0005]较理想的的办法是在消融治疗开始前,采用球囊物理隔离隔开邻近消融部位的肠
管、膈肌、胆囊等组织,并通过使球囊内液体循环,如此一来,在消融过程中,由于球囊的物理隔离加上球囊内液体的循环使球囊温度保持恒定,可达到保护消融部位周围组织的目的;
[0006]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由于一些患者个体病状的差异,从而导致无法将消融部位的邻近器官移开,进而导致伤及邻近器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一些患者个体病状的差异,从而导致无法将消融部位的邻近器官移开,进而导致伤及邻近器官的问题。
[0008]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包括三腔管体,所述三腔管体一端相应的三腔入口分别相应接入或伸入冷循环系统相应的接口以及导丝,其另一端相应的引出并贯通形成冷循环通道,其外表面设置可充盈的与冷循环通道贯通的冷循环球囊。
[0009]进一步,所述三腔管体内分别包括导丝通道、循环水输入通道、循环水输出通道,并在其一端部形成导丝通道入口、循环水输入通道入口、循环水输出通道出口,其另一端部形成导丝通道出口、循环水输入通道出口、循环水输出通道入口,所述循环水输入通道入口和循环水输出通道出口分别接入冷循环水进水口和冷循环水出水口,所述循环水输入通道出口和循环水输出通道入口在三腔管体另一端部引出并贯通,所述导丝通道入口伸入导丝,所述导丝通道出口被封堵,所述三腔管体外圆周表面设置冷循环球囊,所述冷循环球囊分别与循环水输入通道、循环水输出通道相贯通。
[0010]进一步,所述循环水输入通道入口和循环水输出通道出口分别通过导管接头接入冷循环水进水口和冷循环水出水口;所述导丝通道入口通过导丝接头和应力缓冲管伸入导丝。
[0011]进一步,所述冷循环球囊一端形成一导管连接头,其另一端形成另一导管连接头,所述三腔管体通过一导管连接头伸入,并通过另一导管连接头伸出。
[0012]进一步,所述三腔管体分别与一导管连接头和另一导管连接头分别通过热收缩管或压接环环压式固定于三腔管体外圆周表面;
[0013]进一步,所述热收缩管采用局部加热方式分别与一导管连接头和另一导管连接头连接;所述压接环通过打环机采用逐步输小环的内径方式分别与一导管连接头和另一导管连接头环压式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冷循环球囊采用乳胶或高弹性聚氨酯材料。
[0015]进一步,所述三腔管体与各导管之间的连接采用热熔接或紫外固化胶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三腔管体的导丝通道、循环水输入通道、循环水输出通道的内径均为0.035英寸,所述冷循环球囊外径为20毫米且长度为30~60毫米。
[0017]有益技术效果:
[0018]本专利采用所述三腔管体一端相应的三腔入口分别相应接入或伸入冷循环系统相应的接口以及导丝,其另一端相应的引出并贯通形成冷循环通道,其外表面设置可充盈的与冷循环通道贯通的冷循环球囊,由于通过管体结构设计及构成变化及大球囊的采用,
引入一种具有可通过微创介入通道置入体内消融靶点附近,将消融部位与邻近肠管、胆道或器官隔离,继而充盈球囊将消融部位的邻近组织推开,并通过导管通道将冷水不断注入及流出使球囊的体积和温度保持恒定,从而通过球囊冷水隔离保护消融部位周围的邻近人体结构和组织免受消融过程中的高温或超低温的影响,达到保护周围组织及结构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的冷循环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的冷循环球囊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的在肝癌消融时隔离保护应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腔管体,所述三腔管体一端相应的三腔入口分别相应接入或伸入冷循环系统相应的接口以及导丝,其另一端相应的引出并贯通形成冷循环通道,其外表面设置可充盈的与冷循环通道贯通的冷循环球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管体内分别包括导丝通道、循环水输入通道、循环水输出通道,并在其一端部形成导丝通道入口、循环水输入通道入口、循环水输出通道出口,其另一端部形成导丝通道出口、循环水输入通道出口、循环水输出通道入口,所述循环水输入通道入口和循环水输出通道出口分别接入冷循环水进水口和冷循环水出水口,所述循环水输入通道出口和循环水输出通道入口在三腔管体另一端部引出并贯通,所述导丝通道入口伸入导丝,所述导丝通道出口被封堵,所述三腔管体外圆周表面设置冷循环球囊,所述冷循环球囊分别与循环水输入通道、循环水输出通道相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创介入的消融隔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输入通道入口和循环水输出通道出口分别通过导管接头接入冷循环水进水口和冷循环水出水口;所述导丝通道入口通过导丝接头和应力缓冲管伸入导丝。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经翔周燕周洪雨王东秦正义丁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